“你这么快把我叫回来做什么?”
“做什么?”祁临衡挑眉问道,“我自己的妻子,大晚上不回屋里,我去叫两声还不对?”
苏愿暮讪讪地笑了两声,“我这不是好长时间没见姨娘了么,娘儿俩难免就多说了两句,你看你这小气的样子。”苏愿暮坐过去挨着祁临衡,用胳膊肘杵了杵。
祁临衡没搭理她,假装还在生气,苏愿暮只好继续跟祁临衡陪笑脸。最后看见不奏效,索性从背后挠他痒痒,祁临衡笑的倒在床上,连连求饶。
“还敢不敢生气了?”
“不敢了不敢了。”
“那还不求饶?”
“我错了夫人!以后再也不敢了!”
苏愿暮这才收了手,没想到瞬间就被祁临衡掌握了主动权,一把将她拉过去按在身子底下。祁临衡居高临下地看着苏愿暮,嘴角扬起一个坏笑,“夫人现在该换你求饶了呦!”
“哼!”苏愿暮把脸转向一边,完全不受祁临衡的威胁。
祁临衡惩罚似的在苏愿暮脸上亲了一口,“求不求饶。”
“士可杀不可辱!”苏愿暮表现得如同一个烈士一般。
祁临衡继续着惩罚,这次从脸换到脖子,力气使得重了些,苏愿暮的脖子上立马就显出一个红色的痕迹。
苏愿暮还想继续倔强着,但是这次祁临衡没有问她,而是直接咬住了她的耳垂,苏愿暮瞬间觉得全身酥酥麻麻的。
祁临衡看着苏愿暮满脸通红,半天说不出来话的样子,也就决定不再捉弄她了,良宵苦短,还有很多要做的事情。
看着时机差不多了,祁临衡一把拉过被子,把他和苏愿暮盖了个严严实实,留下满室春光。
第二天,苏愿暮果然不负众望,又起晚了,等她起来的时候,祁临衡已经吃过早饭出去了。
苏愿暮让秋菊去接安姨娘过来一起吃早饭,秋菊捂着嘴偷笑,揶揄道,“我的世子妃呀!您也不看看现在都日上三竿了,安姨娘要等到这会儿吃早饭早饿坏了。”
苏愿暮有点尴尬地嘿嘿笑了两句,既然已经不早了,索性她也就不吃了,等着午饭的时候一起吃算了。
于是梳洗收拾好以后,就去找安姨娘,她今天要带安姨娘去铺子里走走。平时安姨娘在苏府,,活动的范围基本上就是跨院,都没有什么机会看看外面的世界。
今天苏愿暮就想带安姨娘出去走走,去看看临安城繁华的街道,也顺带去铺子里看看最近的生意怎么样。
安姨娘知道苏愿暮的计划后,当然是一口应允。母女俩换了身寻常人家的衣服,看起来就是一对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母女。
苏愿暮第一次和安姨娘出来,感觉就像前世和妈妈一起出门逛街一样,一路上看到什么都很要兴奋地给安姨娘介绍一番。
“姨娘姨娘,你看,这是卖零嘴的。”
“那个,那个是卖胭脂水粉的。”虽然安姨娘一再表示不用进去了,但还是被苏愿暮拽进去,逛了一圈,买了几样新的脂粉,老板看见苏愿暮出手阔绰,更是把娘儿俩天上地下地夸了半天。
“夫人真是好福气,有这么孝顺的闺女,早早就享受上女儿福了。”安氏被店老板称赞得合不拢嘴,一高兴又多买了几样东西。
两人出来的时候,跟在后面的秋菊手里已经拿了沉甸甸的一篮子东西了。
走过这条街道,下一个转弯的地方就是苏愿暮的喜铺了。苏愿暮来到这儿的第一笔钱就是靠着安姨娘打的络子挣来的,后来之所以能开起铺子来,也多亏了有安姨娘的手艺。
后来苏愿暮出嫁的时候执意要把喜铺的股份分一些给安姨娘,但被安姨娘以不善经营给推辞了。但尽管如此,在苏愿暮心里,始终认为这铺子有一多半是属于安姨娘的。
这也是为什么她一定要给安氏争取一个自由人的身份,这样哪怕有朝一日安氏脱离了苏府,靠着铺子的收益,也足够过一个富足的晚年。
见到从外面进来的苏愿暮和安姨娘,叶管事忙让人去倒茶,自己则是亲自去招呼。
铺子里的秀娘和客人都不少,但大部分都不认识苏愿暮,光以为叶氏才是喜铺的当家人。此刻看到叶氏对苏愿暮母女态度如此恭敬,还以为这是哪家大户人家的夫人和小姐呢!
但转头再看看她俩的穿着打扮,也不像是大户人家出来的,一时之间,店里的人都向她们都来好奇的目光。
为避免人多眼杂,叶管事将苏愿暮她们请到后院的厢房里。
“世子妃今天怎么有空过来了呢?”叶氏知道苏愿暮前段时间为水果铺子忙前忙后,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来过喜铺了。
“今天正好有空,就带姨娘过来瞧瞧,自打这铺子开了到现在,姨娘还没有来看过呢!”苏愿暮笑盈盈地说着,口气如同是多年的朋友一般,并不像是一般的东家和管事。
叶氏从她们进屋就留意到了安姨娘的不同,她还记得第一次去苏府的时候,安氏满脸都写满了作为一个妾室的心酸与无奈,那种对命运的逆来顺受,叶氏在很多同样遭遇的女人脸上都曾看到过,所以并不陌生。
但是今时今日的安氏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刚刚进来的时候叶氏就已经看出来了,像是重新对生活燃起了希望一般,原来那张苦涩木讷的脸上也重新有了神采。
尽管安氏只是一个姨娘,可是苏愿暮对这个姨娘的感情非同一般,连带着身边的人也无一敢小视安氏。
“最近铺子里的生意如何?”
“回世子妃的话,十月是成亲说媒的旺季,最近来咱们店里的客人都快把门槛给踏平来。之前的老客户对咱们的评价特别好,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的,现在整个临安城都知道咱家的绣品是数一数二的。”
苏愿暮一开始就把品质定在了一个很高的等级,为的就是以质量取胜,做一个好口碑出来,后来的事实证明她的决策是对的。
“既然大家信任我们,愿意来咱们铺子。那咱们也得给大家点回馈不是?这样吧,凡是十月光顾的客人,两人结伴,各减三成,你觉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