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纵死不改
秦川南山2020-08-02 14:243,700

  “老将军病情如何?”唐雎在帐外问请来的大夫。

  “风邪入体,操劳过度,公子您用的药都很好,好好养着就行。”军医回答。

  唐雎想了想,问,“现在能赶路吗?”

  “能。”军医不解,但还是回了一句。

  杨伟德年逾花甲,离城要塞条件艰苦,唐雎不想他在这里再消磨时间,人生短短几十载,他最后的愿望不是战死沙场,是回去颐养天年。

  “公子,”蓝田玉道,“没有调令,三品大将怎么能回京。”

  唐雎回道,“一来一回三个多月,黄花菜都凉了,老将军操劳过度,一日不走他就一日在这里耗费心血,若是撑不下去怎么办,我好歹挂着个公主的名号,王上还能把我吃了不成。”

  “公子,问问老将军吧。”蓝田玉说。

  唐雎垂眸,“都是武将战死沙场是天大的荣耀,我却从来不这样想,我希望你们能够赢得胜利,也能够卸甲过自己想过的日子。”

  蓝田玉听着她的话有些怅然,身在军中,生死早就置之度外。

  杨伟德在帐中已经醒来,听到了唐雎的话,在里面说道,“小殿下请进来吧。”

  “将军。”唐雎担忧地看着他。

  杨伟德喝了口茶,说道,“小殿下,老臣早已将性命交付在这离城要塞,小殿下不必为老臣担忧。”

  “将军……”

  杨伟德笑着说,“刚才听小殿下说期望我等沙场血战之人能有个好归宿,老臣心中十分感动啊。”

  唐雎道,“将军好好歇息,会好的,我已经写信快马给父王送去了。”

  “多谢小殿下。”

  “将军什么都不要多想,扶罗虽出兵,却意在北齐,只是想威胁晋国拿些好处,唐雎自幼跟着父亲出入朝堂,这点事情应付得来。”唐雎尽量让杨伟德安心,唐雎虽然倍感压力,不过她确实厉害,多少年的书不是白读的。

  杨伟德点点头,闭上眼睛休息去了。

  蓝田玉靠在外面,看见唐雎出来,跟在她后面朝大帐走去。

  “殿下,他们都说王上仁慈,您觉得呢呢。”蓝田玉忽然问他。

  晋王将他们留在离城要塞,难道他不知道这里会有危险吗。

  他当然知道,所以会留下对匈奴经验丰富的杨伟德留守,也告诉他可以调兵附近几郡的兵力。

  但他还是这么做了,为了邢野一战的得胜,为了顾全晋国大局。

  “他是王,”唐雎回头,郑重其事地对蓝田玉说,“对唐雎来说,他是个好父亲,对晋国来说,王上是很好的王上,你明白吗。”

  “不明白。”蓝田玉回答。

  唐雎眸色深沉,弯下腰把趴在她腿上的幼狼抱在怀里,抚着它柔软的毛,“君王有君王的选择,我还是公主,我也有自己的选择,稷,你现在只有服从的命运。”

  蓝田玉单字“稷”,唐雎这两日叫他的字。

  “稷,明白了。”

  唐雎点点头,“知道就好,斥候应该回来了。”

  “现在可以确定扶罗调兵遣将,公子计划如何应对?”

  唐雎冷笑,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斗了这么多年,老子还怕他不成,你回头拟一份名单上来,看看哪些人能用。”

  “是,”蓝田玉把人脑子里过一遍,已经有人选了,然后道,“公子,这里除杨将军之外,级品最高的将军是曾经秦川大营调过来的罗定罗将军,他与杨老将军不合,他儿子成亲,后日便探亲过来,公子要想办法应对他。”

  唐雎揉着小狼白白的软软的肚子,“我爹就有一个女儿,他但凡长点脑子,就不敢跟我过不去。”

  蓝田玉看着她漫不经心的神情,不禁想到,恐怕满天下也只有这位小姑奶奶才能说出这样的话来,没办法,谁让人家会投胎哪。

  邢野战场,深夜。

  战事已经暂时停止,战场也被打扫过,然而邢野城下依旧飘着若有若无的血腥味。

  晋王刚刚吩咐军医,天气越发暖和,一定要处理尸体,防止有疫情发生。

  “会有人过来吗?”徐秀问晋王。

  “孤曾与韩嘉共事,他会过来的,”晋王回答,“累了先去休息。”

  徐秀摇头,“臣跟着王上。”

  一盏茶之后,徐毅带着穿黑色斗篷的人进来,雷斌站在那个人身后,抬头看第一次这么近的看晋王。

  徐毅熟练地把雷斌拎走,留下三个人共处一室。

  韩嘉没有行礼,脱下斗篷后,他静静地看着晋王和年轻的丞相,许久后他说,“此等战略这般熟悉,我便知道是王上的手段。”

  “不错。”晋王伸手请他坐下,徐秀在一张桌案上亲自倒了茶。

  饮酒共醉时,他听晋王说过,韩嘉是韩氏一族中唯一值得敬重的人,他是晋国这一代当之无愧的真正的大将军。

  韩嘉还是站着,他沉声问,语音有些哀伤,“真的容不下韩氏了吗?”

  “韩氏连孤的阿雎都容不下。”晋王抬头冷声说道。

  归根到底,晋王放纵唐雎是有理由的,他对女儿心怀愧疚。

  “王上不用提这样的借口,唐雎公主女孩子一个,韩氏没有如此下流。”韩嘉说道。

  晋王淡漠回答,“你父亲还活着的时候,自然不会,他死了之后,韩江野心勃勃,甚至意图取而代之,韩嘉,我知道你的为人,你生在韩氏一族,果真可惜了。”

  韩嘉觉得胸口一阵刺痛,确实,他兄长那个人……韩嘉闭上眼睛,随即又睁开,“若非生在韩氏,世上也不会有韩嘉啊。”

  晋王看着颓废沧桑的韩嘉,想起当年的少年英雄,白色战袍在风中上下翻飞,他的那把剑比寻常人用的要长出一段几乎可以在马上和拿着长枪的人拼杀。

  记忆中孤鹰一般的男人早已随风而逝,渐渐被风霜侵吞,只剩下苍白无力的,颓老的身躯。

  “四年前,韩嘉心有不甘,带人投奔北齐,那时候韩嘉不想死,一直想见王上一面,想问一句为什么。”

  韩嘉慢慢坐下,长叹了一口气,他是韩家最不聪明的人了,大哥手段谋略出色,三弟声色犬马享尽人间富贵还把晋国唯一的公主给睡了。

  其实晋王也是知道他的性情,所以才敢对韩氏下狠手,因为晋王知道,韩嘉造不了晋国的反,他不是没有本事,他是无心。

  “现在我忽然明白了,”韩嘉嘴角弯了一下,嘲讽道,“没有什么好问的,这有什么好问的。”

  “当年我就该举兵造反,坐实这个罪名,反正百姓也不关心王位上坐的是谁,他们只关心怎么过得好而已,王上杀我的家人,我却像个傻子一样担心晋国百姓的安危……可笑啊可笑。”

  徐秀大怒,起身喝道,“放肆,韩氏一族……”

  “子章,你听着就好。”晋王吩咐。

  徐秀咽下后面的话,没有再说,只看着韩嘉。

  “成王败寇啊,成王败寇,没有为什么,这就是世道,这就是人心,这就是天道啊。”韩嘉道,可惜他明白地太晚,手握兵权还葬送了一家人的性命。

  韩嘉跪倒在地,“求王上放过跟韩嘉离开的三万将士,求王上!”

  “如果他们放下兵器……”晋王说。

  “求王上明诏,”韩嘉抬头,满目血色,他压低声音,“韩嘉不敢相信……不敢相信王族的承诺,王上的血是冷的,求王上明诏,韩嘉愿一死以报。”

  三万人,晋王确实要考虑这个问题,不过他还是说,“你也说了,本王的血是冷的。”

  韩嘉挺着身子,道,“王上,他们都是老兵,年纪最大的已经过了五旬,最小的也三十了,他们是和匈奴拼杀过的那一代将士啊王上!”

  晋王想了很久,他看着韩嘉,这个人的膝盖很硬的,当年他们见面的时候,韩嘉经常借着甲胄在身的原因不跪拜,今天,他的膝盖这样轻而易举地就弯了。

  时光催人折腰,没有办法的事情。

  徐秀低声道,“王上。”

  “日后他们就留在邢野城,若是愿意脱离军籍,可以回晋国,如何。”晋王说。

  韩嘉一拜,多谢王上。

  他起身,从胸前拿出一张叠的厚厚的羊皮纸,捧到晋王面前,说,“这样的事情,韩嘉以前不会做,不过韩嘉一直觉得,邢野是晋国的,北齐应该滚出去。”

  那一刻晋王好像在他沧桑的脸上找到了曾经桀骜不驯,当师百万的男人,可惜一闪即逝,什么都没有留下来。

  深夜里,韩嘉穿过晋国大营,握着那边长剑一路返回邢野城下。

  副将焦急等候,正要悄悄打开城门让韩嘉进来的时候,常氏父子过来了。

  辅国将军一脸难看,二话不说道,“拿下!”

  副将大喝,“来人,保护将军!”

  “果然叛军就是叛军。”常家老二咬着牙说,这等两面三刀的小人,根本不值得信任,就该让他们通通死在战场上!

  韩嘉朝副将使了个眼色,副将明白,他们回归晋国的事情已经成了。

  副将心中一冷,韩嘉拔出一把短匕首,横在脖子上,道,“诸位,在下去找兄长了。”

  他的侄儿韩远已经送到大虞安置好,唯一的侄女如意现在是夏朝的贵妃,虽然过得艰难,但是好歹还活着,三万将士的去留已经安排好。

  想要的答案只有四个字“成王败寇”,他现在才知道,这世间只容得下强权,要么就默默忍受一声,要么就破釜沉舟站在最高的位置上,跟着最聪明最厉害能走到最后的人。

  一蓬鲜血飙出,溅在副将脸上,副将晃神,随后在血腥味中大喊,“晋国的兄弟们,北齐常氏一族野心勃勃,杀了一直拼杀在前线的将军,北齐容不下我们,我们回去吧!”

  “回去吧!”

  “回去吧……”

  邢野大营瞬间成为一片混乱嘈杂的地方,两万人蓄势待发,顷刻间涌出城门,朝晋国营地奔去。

  四年前他们追随将军义无反顾,四年后他们用生命给他们换来回晋国的机会。

  有些事情啊,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

  晋王早有安排,说是三万人,其实现在就只有两万多了,许多人在韩嘉当沥水将军的时候,留在那里或者去了大虞。

  邢野战场以奇怪的方式发生了逆转,晋国的胜利似乎指日可待。

继续阅读:第二十二章北方局势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朝凰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