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小组讨论的现状,和梁文瑞想象中完全不同。
看着就很好说话的张聖同学,笑容满面、语气温柔体贴,用词十分懂得照顾人感受、滴水不漏。梁文瑞和他说话的时候,分贝都会情不自禁降低一些。
但在面对朱朝阳的时候,这位张同学虽然语气一如既往地和缓,却总能在朱朝阳的每一句话里,宛如鸡蛋里头挑骨头一般,硬生生挑出点不对来反驳回去。
校方在公布组队名单的同时,也公布了供大家选择的五道题目。
第一题是高压油管的压力控制,要求参赛者在数学学得扎实的同时,需要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至少得搞懂压强,所以一开始,梁文瑞就直接略过了这题。
第二题则是同心鼓,梁文瑞光是看着题目描述,就觉得这个充满团队协作精神的高难度合作项目,是他这种宅男一辈子都搞不懂该怎么运作的。当然,如果另外两个人都选了这个题目,他也不是不能配合。
剩下的三个题目分别是司机载客模型、空气质量模型和超市销售模型,梁文瑞的心里更属意这三个题目,毕竟这看着离他们的日常生活也比较接近,建模的时候不至于毫无思路。但最终选题这方面,还是朱朝阳和张聖的建议比较重要,梁文瑞看了看两个人,最后选择了对自己比较熟悉的那个人下手。
“咱们来定一下选哪个题目吧!所以,你们觉得选哪个题目比较好呢?”梁文瑞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是眼神热切地看向了朱朝阳,希望他能带带头。感受到梁文瑞的眼神,朱朝阳也不好接着沉默。
“我觉得后三题都还可以,也比较容易出思路。”
还没等梁文瑞欣喜地附和,他就听见张聖开口说道:“但这种简单的题目,选择的人应该很多吧。答案多了,也就更容易会被比较出来哪里做的不好。”
虽然是反驳的话,但张聖语气温和,梁文瑞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错觉,而朱朝阳脸上的笑也就没发觉不对,反而被张聖说服了,跟着赞同地点点头。
“那就选第二题?”朱朝阳被反驳了也不齐,笑容依旧和煦如春风,并且立场好不坚定,迅速地就更改了自己的意见。
“这题不适合我们这个团队吧?”
听着是反问句,但看了看张聖的神情,梁文瑞就知道这个选项又被pass掉了。
朱朝阳到这个地步了,居然还没急眼,不紧不慢地说了一句,“那就是定第一题了?”
“第一题难度会不会太大了呢?咱们的对手是大二大三的学长学姐,他们底蕴可比我们深,大三还要学习大物呢。”
面对朱朝阳这个问话,张聖叒给出了有理有据的反驳。
当事人看着不急不躁,倒是围观者梁文瑞呼吸一窒。
这两人到底怎么回事啊?被迫观看一出大戏的梁文瑞苦恼地揪了揪自己现在还算是浓密的头发,他老觉得张聖刚刚有在内涵他们这个团队没有团魂——虽然目前看来确实如此,他们的团魂比没有物质的爱情还脆弱,都不用风吹,自己就能塌了。
看到这,梁文瑞是真的想不太明白,朱朝阳是如何劝服一看就不太喜欢他的张聖加入这个小组的,总不能可能是张聖欠了朱朝阳巨款还不起吧?
于此同时,他也十分搞不懂,朱朝阳为什么要费尽心思非让一个讨厌自己的人和自己一组。更不可能是朱朝阳欠了张聖巨款还不起吧?
实在不能怪他脑洞太大,这两人摆明了一副互相折磨到白头的架势,难道是因为数学系特有的友谊,他一个计算机系的看不懂吗?梁文瑞百思不得其解,最后也只能说服自己,是数学系太奇怪了。
数学系:觉得自己风评被害,真的有被冒犯到。
眼看着两个人不约而同地沉默了,梁文瑞只能硬着头皮开口,“那所以,我们到底选哪一个呢?”
明白张聖就是在针对自己出这口气,朱朝阳十分识时务地摆出一副任打任骂的包子脸,哪怕张东升对他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朱朝阳依旧老老实实地凑上去。
“小张老师,您说呢?您说做哪个,咱们就做哪个。”
感觉也差不多了,张东升看了看疯狂挠头的梁文瑞,终于大发慈悲地松了口。
“就选第一题吧,难度虽然比其它四道题大一点,但是有难度才能出成绩来。”
在张东升放过折腾朱朝阳后,三人终于敲定了题目。眼看着尘埃落定,终于把这件事情搞定了,身心俱疲的梁文瑞长舒一口气。
他也不管自己是不是表现得太过于明显,一边背包一边喊着马上就要进行篮球队训练要迟到了。接着梁文瑞完全没有想要装模作样地听剩下两个人说什么的意思,立刻头也不回一溜烟就跑远了,只给朱朝阳和张东升两个人留下一个潇洒的背影。
拜拜了您嘞,数学系的私事还是得数学系自己解决,爷溜了溜了。
眼看着梁文瑞走了,张东升也没打算留下,他现在看见朱朝阳就来气。但很显然,朱朝阳并没有打算像目送梁文瑞一样,目送着张东升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