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小公子有何见解?”孟晟铭屁股都快坐不住了,额头冒汗的同时,好似看到了宋雪一闪而过的笑容,轻声相询。
“鉴于本案的实际情况,死者危害乡里,死不足惜,若是由此案牵连出死者之前的罪行,追究其家里,教养不当,危害一方,该经济赔偿的赔偿,该斥责的斥责,不可弥补的,酌情对其家人进行处理。”
“本案凶手就算是英雄救美,但是杀人就是杀人,以命偿命理所应当,若是他真品行端正,颇有美誉的话,大可让当地百姓自动联名请命,饶恕于他。此番处理,既不影响律法公正,又能情理兼顾,大人看可行否?”别看宋三年龄小,可是说这些话那是有理有据,张弛有度。
孟晟铭深深看了一直保持沉默的宋雪一眼,起身面对宋三。
“小公子此决议甚妙,公子才思敏捷,明辨是非,公正严明,让老朽深感佩服。”孟晟铭双手合抱,微微拱手以示敬意。
“小子无状,只是发表个人看法,不当之处,还请大人见谅。”宋三话是这么说,只是看那雷打不动的神态,哪像真正谦逊的人,一看就是不对心的客套话。
“公子所言甚是,以后还请公子多多……提议。”孟晟铭这一番话,不止面对宋三母子,也到了御书房。
“联名请命,特赦凶手。”他可真敢想,司空肇幽幽长叹背后是不自觉的骄傲和满意。
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能有这份见解,已经算是天下罕见了。
更何况,面对宋雪,面对孟晟铭,他依旧能坚持自己的想法,并且据理力争,这份毅力和勇气,让人惊叹。
“皇上,请恕臣妄言,宋三公子,实乃大才。”因为宋三的身份太过特殊,明知道是帝王血脉,可是人家又没有公开承认,所以,孟晟铭只能婉转夸赞。
“宋雪对孩子的教育颇有一套。”司空肇不由想到之前有人送到他桌上的关于双胞兄妹的评语,文武兼具,傲视群芳。
“有空把他带来朕见见。”一直按奈的心思一旦被挑动了,就再也埋藏不住了。
“是。”孟晟铭躬身领命,想到父亲的交代,他也算是曲线完成了。
宋三在大理寺,渐渐的不在打下手了,专门挑正结案的案宗看,好似他是监督官一般。
只不过,他很清楚自己的身份,对于他觉得有异议的案子,他做出标记,整理出自己的意见,直接呈到孟晟铭桌上,搞得大理寺的官员,如临大敌,也搞得孟晟铭胆战心惊,只因为宋三提出的越多,说明他这个大理寺卿越失职。
不过这种状况很快就随着小家伙们的转移阵地,轮到其他地方的人苦恼了。
自家人所在的领域都去了个遍,自然就打起了相识之人的主意,刑部也就成了他们接下来所去的地方。
经过了大理寺对案情的了解,再亲自接触案情的侦破和线索搜集,这又是司法的另一个领域,看似是一条线,但是和大理寺又不同,两者之间又联系又有区别,有统一,又有侧重。
太过血腥的场面,林止君是不会带他们去的,他们接触到的还是一般的案情侦讯情况。
对于男孩子来说,或许英雄是每一个男孩心底最纯真的梦,特别是看到年龄比自己小,有身陷囹圄的对象的时候。
一个六岁的小女孩,因为想要得到来自长辈的关注,竟然把自己的小堂妹推入池塘淹死了,还振振有词,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反怪小堂妹总是比自己让祖母喜欢,让爹娘关注。
这样的案子,虽说是个孩子,按常理也当以谋杀罪论处,只是毕竟人还小,可是看她的样子,就算面对刑部官员的时候,依旧不懂畏惧,只是又哭又闹,好像这样做就能让她摆脱一切困境。
“宋三觉得此案该如何了?”其实这个案情真没有那么多的勾心斗角,就是两个小女孩子家的事情。
案情已经完结,幸存女孩的家人当然希望女孩子能够从这大牢回去,但是死去孩子的父母,又如何面对这丧女之痛?
“按律法,可有孩子杀人不用处死的说法?”宋三眉头微蹙,这是个空白,也是他知识的空白,因为他好像没有找到相关的律法条文。
“没有。”林止君不由感叹,真不愧是宋雪的儿子,一来就抓住了点,朝廷真没有相关的法令条文。
这案子也很少见,就算会有,但是几乎都以家规处理了,很少甚至没有闹到公堂的。
这回这个是特列。
“法令面前,没有特权,其实包括年龄,只是一个孩子处斩,临刑还哭闹不好看,所以必须让她知道自己错在何处?何不以流放量刑,一生不得脱离奴籍,这种死罪可免,活罪难逃的方式更为可行。”宋三这话说的,林止君很是满意,早就听过宋三的丰功伟绩,亲自见到了,还真没让自己失望。
看着旁边几个佩服不已的小子,特别是自家小子那宋三好厉害的眼神,林止君就无奈。
“一个女孩子,如果流放的话,估计活不到流放地,这一路上,千里迢迢,还得带着刑具,很难熬的。”林止君再度点明了流放的结局。
“流放路上死亡多吗?”没想到宋三又抓住了一个点,林止君眼前一亮,冲着他点头:“一般老弱病残,都很难到达目的地。”林止君并没有隐瞒,这就是现实。
“押解犯人属于典狱司的职责,如果死亡人数过多,那么就是典狱司的问题……”宋三想到了这些,可是就不知道后面的话怎么说。
他该回去问问娘亲,这种问题怎么解决。
“流放当中的人有罪该万死的,也有可能是受冤待反的,一旦死了就什么机会都没有了。”宋三能想到的就是这个,他讲不出什么人权,讲不出犯人也有相应的生存权益。
这是宋三自回京以来,首次碰到的他觉得棘手的问题,当然前提是他对这块没有具体研究过,所以他该好好研究一下。
或许有些人天生就对某些问题有着敏锐的直觉,不用他去刻意表现,他已经收获了一些忠实的拥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