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诡异红绸
鹿梨2020-05-21 22:263,003

  一听到“死”这个字,老妇人神情愈发癫狂,她口中喃喃道:“没死,我的儿子没死,对,他不会死的,你们都是骗子,骗子!”

  铁匠怜悯地叹口气,妇人紧紧拽住赵锦的衣摆,语气可怜,央求他:“将军,求求你,救救我的儿子。”

  “老人家,”赵锦蹲了下去,与她平视,问她,“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是近几天来,唯一一个愿意听她说话的人,妇人激动不已,忙磕头,告诉了赵锦事情的真相,“我家本是靠打猎为生,就在前天,我夫君说儿子年纪不小了,该学着为家里分忧,便带着他一同上山打猎。不知为何,过了半天还没回来。以往到了正午,就该回来吃饭了,我等了许久,也没等到他们。我心想,可能是捕到了好东西,或是遇上了一点小麻烦。”

  “捕猎时,常不小心掉到别人布下的陷阱里,这都是很平常的事,我便没放在心上,以前这种情形也出现过。”

  “没想到,到了晚上,我在家里燃着灯等他们,夫君满身是血的回来,却只有他有一人。我问他‘儿子呢’,他支支吾吾半天,起先说是掉坑里,又说走丢了,前后不一。后来,我苦苦逼问他,才问出了缘由。他们遇到了一头狼,是一头已经成年的狼,凶狠无比。我夫君为了活命,竟将儿子扔出去做挡箭牌,好拖延时间,让他能逃跑。”

  妇人语气凄厉,怨恨不已:“这个畜牲!那可是我们的孩子啊!他的亲生骨肉啊!”

  听者落泪,赵锦神情黯了下去,没有说话,打铁的老匠人,听了这番话,也愣住了,一时忘了,方才还在嫌恶这个老妇人。

  妇人哭得撕心裂肺,狠狠揪住胸前的衣裳,嗓音哽咽,“我的孩子,他才十三岁。”

  “十三岁?”赵锦一愣,上下打量一番妇人,她分明是个五十来岁的老人家,若是有个这么小的孩子,理应只有三四十岁。年纪上,不大符合。

  “我如今三十岁,”妇人摸了摸鬓发,满目凄然,眼尾旁,道道泪痕,“我因过度伤心,头发一夜变白,人也苍老许多。我夫君害怕这事传出去,又见我姿容变老,整日在家酗酒,把我关在房里,喝醉了便用棍子打我,他昨夜喝多了,如今还未醒,我就是趁这个时候,才偷跑出来。”

  遇狼时,用亲生骨肉的性命,换取自己一命,苟活于世,如此行径,可恨又可耻。虎毒尚且不食子,何况为人父母,竟冷血无情,自私自利至这等境界。

  同样是做人爹娘的,娘亲为了孩子,能伤心过度,一夜发白,而当爹的,却狠心弃子而去,两厢对比,真叫人心寒。

  赵锦将妇人扶起来,问她:“你儿子在哪座山上?”听这话,像是要管这事。

  妇人指着东南方,激动地说:“在京郊的‘湘山’。”之所以叫湘山,是因为湘秦氏一族,曾世代居住于此,遂取湘字,定名为湘山。湘秦氏选这个地方定居,全然是因山上野物多,不用出山,便可饱腹。

  加之青霜剑在手,飞禽走兽畏惧,不敢来冒犯,遂平安享乐,生活自在。只是后来,虽避世于此,仍是被心怀歹念之人,翻了个底朝天,被誉为一座“神山”的地方,最终成了,无人问津的荒山。

  山里走兽凶狠,地势复杂,除了家里穷得叮当响的人,没有谁愿意搭上性命,但也有极少数人,为了它们的皮毛。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自然也养一方万物。“湘山”里的野物,皮毛油光水滑,用来做大氅、披风、内裳,都是极为珍贵的稀罕物。

  “湘山,”赵锦神色凝重,这可不是个易进易出的地方,心下有几分犹豫,但到底年少轻狂,又见妇人模样可怜,帮她一把也好,“你放心,我一定会将你儿子带回来。”

  闻言,妇人感激涕零,连连磕了三个响头,随后离开。若是夫君酒醉醒了,发现她偷溜出去,又是一顿暴打,得赶紧回去。直到妇人走远了,铁匠才回过神来,“您是武安将军?”

  赵锦颔首,草草应了声,环视一圈,手头上没有武器,又不想耽搁,回府浪费时间,且,若是遇上二哥,或是段楦,估计此事就泡汤了。遂问铁匠:“可否借我一把剑?”

  铁匠自然应允,他点下头,放下手中拿着的锤子,返身闪进铺子里,不多时,手中握着一把泛着冷光的剑,递给赵锦,“这可是我铺子里的招牌,是这些年来,锻造得最好的一把,将军是为了救人,不论救没救成,就凭你这侠肝义胆,我老秦白送给你。”

  他想起方才那事,又说道:“先前是我眼拙,下次将军你来,保管什么我都告诉你。”

  在铁匠拿出剑的一霎那,赵锦眼前一亮,这剑,算是这些日子以来,他见过锻造得最好的一把。剑身欣长,质地普通,却泛着冷光,铁匠骄傲地说:“别看这剑很普通,等到用时,自会晓得它的好。应付一般的豺狼虎豹,足够了,只要不是什么万兽之王,保管一剑毙命。剑身削铁如泥,管它什么硬骨头,照砍不误。”

  “多谢,”赵锦握着剑,很轻,不似寻常剑般沉重。他掏出钱袋,要付银子,却被铁匠拦住了,一来二去,便也作罢。

  拿了钱后,他便动身去往“湘山”。这山说是在京郊,其实离长安街甚远,徒步大约要走两三个时辰,太费劲。赵锦借了一匹马,骑马半个多时辰,来到了湘山山脚下。

  山脚下,立了块石碑。尘土飞扬,四周杂草丛生,无活物可寻,果真一片荒凉之景。拂开碑上的厚灰,依稀可分辨出“湘山”二字。

  沿着山口往里走,只有一条路,道路越来越窄,两侧灌木丛生,叶子上长有细刺,密密麻麻,树丛高大,遮挡住了视线。一时,所见之景,只有前方。因山上特殊的地形,来这打野的猎人,都会在沿路做记号,一般的山,多是在石头、树干上刻图案,或是撒粉末,留下带有标志的物什。

  湘山不同,猎人们留下的记号相似,是一条绸缎,颜色各异,但材料一样。这种绸缎,韧性甚好,不易扯烂,绑在枝桠上,任凭风吹雨打,或是什么别的怪异变化,依旧不消失。

  很早以前,有个猎户,不知道规矩,带了把小刀,就来到了湘山。他本是想在石头上刻十字,然而,山上石头甚少,几乎没有,全是高大的树丛。

  于是乎,他便在枝干上刻十字。兜兜转转,在里面走了许久后,野物一个没见到,却好似遇到了“鬼打墙”,觉得在绕圈子。但四周没见到留下的记号,猎户想,可能是自己想多了。

  没想到,他在一旁的树叶子上,发现了一滩血迹,而这血迹,正是他方才被叶子划伤,留下的。这就奇怪了,枝干上没有十字图案,但这个地方,他确实来过,毕竟,血迹可以证明。

  种种迹象表明,他的确一直在绕圈,走了许久,却又走回来老地方,而记号,却凭空消失了。这个故事,流传很广,是猎户亲口所说。他想明白这点后,觉得很害怕,而自己的精力,在一点点流失,便原地歇了一会儿,打算等人来。

  一不小心,睡了过去。等他醒来的时候,又发现一件坏事,身处依旧是原来的地方,而叶子上的血迹,消失了。他顿时毛骨悚然,怎么也想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

  所幸,他遇到了人,这人知道规矩,便顺手,将猎户救了出去。至此,再无人敢不带红绸上湘山。这个规矩,其实一直在江湖上流传,却鲜少有人相信,直到这事发生,后来又有几桩,不听劝告,人消失的例子,大家才渐渐相信,并遵守这个规矩。

  自然,赵锦身上,也带了几根红绸,以防万一,往往这种流传的事,可信度更高,还是谨慎为上。

  果然,走了没多久,便看见一根红绸,绸缎颜色鲜亮,四周又尽是绿叶,一眼望去,大红大绿,委实诡异,顿觉头皮发麻,后背生凉。绸上打了个结,手法巧妙,末端指着的地方,便是前进的方向。

  随后,每隔七十步,便有一根红绸。沿路走下来,越来越深,寒凉之感,愈发严重山中寂静,连鸟叫都不曾听到。赵锦顺着西南方,一步一步数着,大约一百五十步时,红绸并未出现。

  也就意味着,红绸,它在某处地方,断了。

继续阅读:39. 嗜血狼王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公子知锦砚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