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衣一眼看到长公主身边的和顺郡王,便不由得呆住了:老天爷,这不是梦中前世昭庆帝驾崩后,接替皇位的新皇——元和帝么?
怎么他的封号却是和顺,却多了位元和郡主?
似乎许多事情,都有些不太一样了。
只见长公主不徐不疾,打量了众女眷一圈,视线仿佛若有若无的在唐衣身上停了一下,然后朱唇轻启:“各位夫人小姐们平身,请入席罢。”
“谢长公主!”
唐衣刚随众人入座,公主府的丫鬟们便端着各色菜肴,茶点水果鱼贯而入,一丝不乱,场面好不壮观。
宴席此时方正式开始。
元和郡主看着所有女眷均已入座,便宣布宴席开始,然后就有舞姬随着乐声入场,在空阔的地方翩翩起舞。
“母亲大人,往年都是看些歌舞表演,今年咱们换个样儿如何?”
元和从小被驸马爷和长公主宠溺,也只有她才敢说这些话了。
“哦,元和已经看歌舞看腻了么?那你想换什么样儿的呢?”长公主听了元和郡主的话,果然摆手让跳舞的舞姬下去。
“今日来赴宴的都是各家贵女小姐们,咱们虽然身为女子,但是女儿却知道,其中很多姑娘的才华也不比那些男子差呢。不如让各位小姐做些诗词或者弹奏个曲儿,岂不比单看歌舞有趣儿?”
元和郡主虽然年小,骄傲任性,但她却是长公主的贴心小棉袄。她心里最清楚不过,长公主今天这个宴席,还有另外一层用意,就是想借此观察长安城各家贵女的品貌。
儿子和顺郡王已经及冠了,该开始挑郡王妃了。长公主对元和这个提议颇为满意,但嘴上还是要埋怨两句:“就你事多。也罢,便依了你吧。”
“准了。既然小姐们要施展才华,必定也要分个个高低上下。凡是今晚表现好的的,重重有赏!”
“多谢长公主!”
听说公主有赏,大家都是心中一喜。她们看重的都不是长公主赏赐的物事,而是能得到长公主的认可。
若得了长公主的青眼,无论是对女子自己,还是对家族,都是莫大的荣耀呢。
“长公主,佩娥颇练过些年小篆,想要些纸笔写些小篆的寿字,恭贺长公主寿辰。”
李佩娥收到母亲李夫人的眼神,便从座位上站起,向长公主施礼说道。
“李小姐有心了,元和!”长公主平日也颇于书法有些研究,听到李佩娥这么说,便点头同意。
很快丫鬟们便搬了书案和纸笔上来。
李佩娥乃是礼部侍郎的千金,她的书法是她的祖父亲自教导,颇有些造诣,这是长安贵女们家户喻晓的事情。此时她说要写字,不少小姐们都纷纷伸长了脖子,想要见识见识她的字。
李佩娥不慌不忙,提笔在宣纸上发挥了一会儿,几个小篆的“寿”字便已经写好了。
“落笔有力,笔画轻重有别,转折处有棱有角,收笔干劲利落,好字!”
说出这番话的是吏部右侍郎长孙垢的嫡女长孙云云,云云今年十四岁,但却身材高挑,足足比同龄人要高上一头,且性格爽朗,举止大方,贵女中人缘极好。
“这字颇有功底,确实不错。李小姐小小年纪便写得一手好字,李夫人教女有方呐。”长公主看了李佩娥写的字,赞许的点了点头。
“长公主谬赞了!”李侍郎夫人听到长公主的夸赞,嘴里谦虚着,脸上却不由得浮起得意之色:长公主这么高的评价,可是难得的。
“佩娥姑娘开了个好头,各位小姐可也不要吝啬藏私哦。”元和郡主看到李佩娥得到平阳长公主的赞赏,连带说话的语气都更轻快起来。
“听说唐大小姐多年来不大出门,一直在家跟着公孙大家进学,不知今天我们是否能够沾长公主的光,见识一下唐大小姐的高才呢?”
李佩娥此时已经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被平阳长公主称赞之后不免心内极为得意,挑眉看着唐衣那边说道。
“是啊,唐府一直不怎么让唐大小姐出来见我们,若不是在家苦心钻研学问,难道是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么。”
燕氏此时也想起唐衣在厅堂让自己难堪的事情,内心的不悦重新燃起,便开口挤兑她道。
“李夫人言重了!我唐家之人光明磊落,有什么见不得人的!”
袁夫人没想到燕氏竟然当着长公主和诸多贵妇人的面,公然挑衅唐家。
“既然如此,那就请唐大小姐上来展示一下嘛。好歹也是唐府的嫡小姐,公孙大家的弟子呢,就算咱们这些人不配瞧唐大小姐的才艺,公主的面子也不给么?”
燕氏说着就用帕子掩了掩嘴上的笑容。
这话说的真够损的。
“是啊,是啊!”李侍郎夫人也来劲了:“唐小姐,何必谦虚呢。”
“侍郎夫人言之有理。”
……
一些与她两人交好的贵夫人,也帮腔说道。
唐衣听着周围议论纷纷,冷笑一声,自己还没开口说话,这些人就自己下了定论,觉得自己一定会出丑似的,真是可发一笑。
“好了,唐小姐如果不愿意,就不强人所难了。”
长公主听着众女眷的议论,面露不悦。这个唐衣恐怕是个不登台面的。
长得容貌如此平平。好吧,且不说长相,被燕氏如此这样打压也不敢出来说一句话,当真是个胆小懦弱之人。
公孙大家也是名满天下的人物,怎的收了个这般模样的徒弟?
唐衣自然也从长公主的神情中看出来,她一定是认为自己不敢迎战。可是呢,自己要让她们全都失望了。
“长公主,小女子并没有不愿意,只是刚刚李夫人她们和李小姐咄咄逼人,都没有给小女子说一句话的机会,所以才一直没有说话。”
唐衣说着话,扫了那几个女人一眼,只见她们听到自己刚刚的话后,脸色都是精彩,愣是没有说出一个字来,不由得在心里冷笑了声。
唐衣又淡淡地看了长公主一眼,直接从座位上站出来:“如果长公主不嫌弃,小女子想把寿词写在纸上,还请公主赐纸笔。”
“哦?准了。”长公主看着唐衣挑起了细眉。原来唐衣并非懦弱,敢出来迎战,这倒是出乎她的意料。只是她这么做,不会是死要面子吧。
唐衣从容不迫地走到书案前,以左手拿起刚刚李佩娥用过的毛笔,铺开宣纸。她泰然自若的调整了呼吸后,便开始下笔,一口气写下四个大字后停下来。
只见宣纸上龙飞凤舞四个字“寿比南山”,正是公孙大家赖以成名的书法!
“小女子惭愧,自知粗鄙,便只好下功夫钻研先生书法,还让长公主,郡主和各位夫人小姐见笑了。”
唐衣不卑不亢的站起身,坦然向长公主和四周团团行了一礼。
“这字……写得好啊!公孙大家多年不写字于人前了,今日一见唐大小姐的字,仿佛公孙亲临啊!”
长孙垢的夫人忍不住站起身来,指着那字激动的说道。
“是啊是啊,果真不愧是公孙大家的弟子!”
于是乎众人交口称赞,现场一片溢美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