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为她讨封赏
笑九丘2020-08-02 20:224,009

  重逢平王与公孙青,唐衣十分激动。以师父这么云淡风轻的性子,又是人到中年,还能与当今平王爷结成夫妇实属可贵!

  临行前,公孙青与唐衣说道:“衣衣,你的事情为师已然尽知了。那刘家小子既然如此无情无义,我公孙的弟子却也不能受这般委屈。”

  “你欲以军功换武王殿下的支持,实在难为你了!不过,为师也深深为你感到自豪呐!”

  唐衣肃容道:“师父您是赞成弟子和离么?”

  “是。人生不过短短数十年,何必要强忍着自己,弄得一生都活的不痛快!”公孙青洒然说道:

  “只是哪,衣衣。女子本不易,若是独自一人生活更不易。和离过的女人如果想自立女户便是千夫所指,二嫁妇更是可能遭到万人唾弃。你可想好了面对这一切么?”

  “弟子已经想过了。若是非要逆来顺受才可以得到百年之好,那弟子宁愿不要。”唐衣说完,长长出了口浊气。

  “好!”公孙青笑了:“不愧是我公孙的弟子。我果真没看错你。世人皆知男子无风骨者不成,却不知女子有风骨者更为难得!”

  师徒二人尽情的倾诉了番离别后的情形。最后公孙青殷殷叮嘱她:“如果有二嫁的那一天,一定要告诉为师来道贺。”于是师徒依依不舍别离。

  离开宣江府再次上路,这次的速度快了许多。武王殿下的身上还揣着小叔爷委托他转交给平王妃的手书。这个烫手山芋,注定要交给武王这个侄孙儿接管了。

  与此同时,齐王则风光无限的接了朝廷大任,前往贵州处理难民及善后问题。一时间,百官们中间又有些人摇摇不定起来:看起来,似乎圣上也挺器重二皇子齐王殿下呢?

  齐王得意,连带着孙贵妃也又得意起来,好几次当着人便给了李昭仪好些不善言语,颇让李妃下不来台。李昭仪当着众人面表现的若无其事极尽谦逊隐忍,实则回到宫里便开始发脾气摔东西了。

  这个姓孙的蠢妇!

  以为她儿子以后必定会当上皇帝不成?如今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呢!

  心腹宫婢过来劝慰主子:“娘娘,您这么多年都忍过去了,好歹大殿下这么争气,只须再忍她几时便可,反正以齐王那点材料,圣上必定不会让他担了大任。”

  “又是忍!”

  李昭仪恨得直咬牙:“因着圣上宠爱,老娘都忍她了几十年了,如今已经没有余下的耐心再继续忍她了!”

  心腹劝道:“可是她毕竟地位在您之上,您只好暂且避让她些。”

  “哼哼。”李昭仪冷笑一声道:“未必。你去安排下,改日本宫要回我娘家一趟。有要事。”

  她最后三个字拖的很长,语气充满了诡异的意味。心腹不禁打了个寒颤,什么都不敢再说,立刻下去安排了。

  外人都道落霞宫里的李昭仪娘娘,是个最通情达理又极心善的宫妃了。但只有落霞宫内部亲近李昭仪的宫女才知道:论起狠毒和狠辣,李娘娘实际上才是个中翘楚!

  临近长安的地界时,武王冯恪主动对唐衣提起:“此次回到京城,本王必定让刘家答应你的和离要求。只是和离之事虽然好办,不知唐大小姐你下一步准备如何呢?”

  唐衣闻言抬头,迎着冯恪明亮的目光道:“多谢王爷!接下来小女子想立女户,届时还要去官府备案。”

  前朝的大儒晏夫子曾说:女户者居家营生,最为难事。托之宗族、亲戚,宗族亲戚未必贤,贤者又不肯预人家事。惟妇人自识书算,衣食自给,则庶已焉。不然,鲜不破家。

  极言女户之难。

  所以女子轻易不与夫家闹翻。即使许多和离后的妇人,要么二嫁要么便是回了娘家,自立女户者着实不多见。

  武王冯恪听了,斟酌一番看着她道:“唐大小姐,其实本王一直有个问题想问你,却怕唐突了你。只是前些日遇见了平王和令师父,才下定决心想问个清楚。”

  “请殿下尽管问来。”唐衣微笑说道。

  “唐大小姐,你有没有想过和离后再嫁个良人呢?”武王冯恪试探的问。

  “若是真有良人当然可以考虑啊。”唐衣只当对方是闲聊:“可是王爷也说了,我届时只是个和离妇人,真有良人也看不上我呀!”

  他们这段时间一起并肩作战,彼此早已经比较互相了解,唐衣也敢偶尔跟武王爷开个玩笑了。换作以前,那是万万不能想像的。

  但武王显然想要的更多。他温和的看着面前自嘲的女子道:“何必妄自菲薄?本王觉得你是个极好的女子。如果没有其它打算的话,你嫁给本王如何?”

  “咳!咳!”

  唐衣猛地一下子岔了气,她弯下腰剧烈的咳嗽起来。武王冯恪若无其事的轻轻拍着她的背帮她顺气。

  同样被惊吓过度的,还有身后离得较近的鲁峰等将官。几乎本能的鲁峰迅速看了眼元和郡主的轿子——

  自从回程开始,元和郡主便不再骑马,嚷嚷着水土不服浑身难受,她要坐轿子。也幸亏如此,元和郡主没听见武王殿下这句惊世骇俗的话。

  他已经尽量平和的说出来,可还是吓着她了。

  咳嗽的脸都通红了,唐衣还缓过气来,自嘲的笑道:“王爷身份尊贵,以后这种玩笑还是少开的好。”

  “现在说句实话也这么难了吗?”武王冯恪也自嘲的说道:“本王自认长得还不算磕碜,好歹还是个皇子身份,一年的薪俸也够养活……”

  “是小女子身份低微,不敢肖想王爷您。”唐衣打断武王的话道:“我相信若是您王爷殿下真想娶王妃了,只要放句话出来,多的是家世好身份高的贵女上赶着来。”

  “唐大小姐,你倒是看得清楚。”冯恪笑了起来,随即摇头道:“论起家世身份,谁家的姑娘能比得上本王?本王见过的燕赵美女不知多少,美貌对我来说并不重要。”

  “本王想娶的女子,只是想真正与她厮守一生,荣辱与共白头到老。其它任何事情,都无关紧要!”冯恪斩钉截铁的说道。

  唐衣愣了下。

  这位殿下莫非是来真的?可是……唐衣看了看自己,无论如何也想不出来自个有什么好,值得人家王爷跟自己屈尊说这些?

  元和郡主的轿帘子掀起了一角,她狐疑的看着这边,因为听不见两人在说什么,她心里急得不行。

  大表哥对这姓唐的有意思,她早看出来了。若是自己还没当上王妃,先叫别的什么女人进了表哥府里当了侧室,那可真是她元和郡主的失败了!

  武王冯恪颇有深意的留下一句:“唐衣,你一定要等着本王。”说完,随即打马往前面去了。

  唐衣还在惊异,却见副将鲁峰也打马过来,也颇含深意的对自己说了句:“唐大小姐,您是有福之人啊!”

  鲁峰是武王府最早的一批侍卫,后来因功劳一步步升上来的。他可谓是武王的心腹之一,对自家主子的性子十分了解。

  这位唐大小姐,只怕以后要成自己主母的。

  武王回京了。

  这个消息立刻像长了翅膀似的,飞遍了长安城。

  “哎!你们听说武王殿下回来的事了吗?”

  “切!现在谁还不知道啊!才短短几个月,就已大败敌军!”

  “是啊,是啊,真不愧是武王殿下!”

  “听说大殿下已经班师回朝了!”

  “武王殿下可是个文武双全的奇才啊!我朝唯一能与殿下媲美的也就只有年轻时的威武大将军了!”

  ……

  大街小巷议论纷纷。关于武王殿下出征西戎的事迹,早已传开,现今京城里人尽皆知。

  此时一辆马车缓缓驶出城门,在一个湖畔停下,随后,马车上下来一位高傲尊贵的女子,进入了一个华丽、典雅的名为“揽月”的阁楼。

  刚踏入阁楼门,一阵淡雅的檀木香扑鼻而来。里面一楼摆放着各种的珍贵木质雕刻的精美器具,二楼则是精致华贵的金珠首饰,而三楼便全是各种色泽不凡的玉制精品了。

  店伙计跟在来人的身后点头哈腰,像这样档次的金楼,长安除非是极有身份的贵女,一般人都很少出入。

  但是,这里却不是此位贵妇第一次来。

  华贵女子的婢女拿出一个刻着图案的镂空玉佩,在负责招揽客人的伙计眼前晃了一下,那伙计便急忙殷勤的说道:“请贵客随小的这边来。”

  他带着尊贵的女客一阵左拐右绕后,来到了一个更为富丽豪奢的大厅里,里面的物品件件价值连城,随便一颗珠子就可以让普通人家一生衣食无忧。

  女子却是随意的挑选着,那优雅纤细的玉指在这些昂贵的物品上来回翻动,一会儿凝着那好看的柳叶眉,一会儿舒眉微笑。

  婢女静静的看着女主人不敢打扰。她知道这礼物是要送人的,而此人目前在长公主心里地位至关重要。

  没错,她便是大长公主冯玉容了。

  经过一番精心挑选,长公主白皙的手心里放了一枚夔龙黄玉珮,她微微眯着眼眸看着玉佩,眼底满载期翼,淡淡的笑着道:“这个东西,才当的起我儿的身份,送出去也好看。”

  她知道自己女儿的心思。武王冯恪的身份配的起元和,也是个有出息的。元和挑选上了这个女婿,长公主府对此非常满意!

  与此同时,武王冯恪已经洗去风尘,进宫等待圣上召见了。

  昭庆帝上朝了。

  他最近身体愈来愈差,经常失眠惊梦,醒来便是浑身大汗。而更糟糕的是他还出现了溺血的情况。御医不得已,已经暗暗对太后透了底:圣上眼下这个情形,只怕便是一两年的时间了。

  太后听了也知道没法子,只叫太医院封锁了消息,不许叫任何人知道。

  不过昭庆帝今天上朝气色还好。

  他坐在龙椅上,微笑着看向朝堂上站立两排的文武大臣,又和蔼慈祥的看着底下英武不凡的大儿子,不由豪兴大发张口吟道:

  “将军少年出武威,入掌银台护紫微。平明拂剑朝天去,薄暮垂鞭醉酒归。爱子临风吹玉笛,美人向月舞罗衣。畴昔雄豪如梦里,相逢且欲醉春晖。”

  众臣子纷纷迎合赞叹不绝:“好个相逢且欲醉春晖!好个相逢且欲醉春晖!”

  “皇上圣明!武王殿下”

  昭庆帝满意的捻须微笑,志满意得。这个大顺江山,是他冯家辛苦建立的。虽然子嗣单薄,好在帝王家的子嗣贵精不贵多,恪儿和奕儿两个都是极优异的好男儿,冯家后继有人矣!

  “恪儿,此次你立下了大功!不过你如今已经是一等王爵了。说说看,想要父皇给你什么封赏呢?”昭庆帝慈祥的看着大儿子。

  一等王爵。

  再往上一步,就是皇帝了。圣上此言是何意?众臣都盯着武王殿下,等着看他讨要什么封赏。

  “父皇。”

  将所有人的表情尽收眼底,武王冯恪带着丝笑意再拜道:“儿臣为父皇、为我大顺子民做事,不敢居功。即使有些微末功劳,也是父皇福泽保佑,再加上天保佑我大顺的福气呐。”

  众臣松了口气。

  “不过说到封赏,儿臣倒要为一个人向父皇讨个封赏呢。”冯恪说着脸上浮起了些许温柔之色。

  “哦?”

  昭庆帝大感意外,兴致勃勃的问道:“不知皇儿想为谁讨封赏呐?”

  冯恪便趁机说道:“此次儿臣之所以打败西戎,其中除了白起将军调度有方,还有一个人居功甚伟:正是此人以身为饵前去西戎内部,不顾危险挑起了西戎王室内乱,从而令我方大获全胜!”

  “竟有此事?”

  昭庆帝赞叹道:“真乃壮士哉!不知此人如今何在?”

  “此人,”冯恪说着笑望了一眼文臣行列中的户部尚书唐庭之,这一眼颇有深意,只看得唐尚书心里发了毛。

  “此人,便是唐尚书之女唐大小姐,名唤唐衣!”

继续阅读:第一百一十二章 名动长安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贵女翻身指南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