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清风默了一瞬,他看了比赛,也能知道她现在必定情绪低落,苏怀朗还有她的队友们大概已经用各种方式安慰过她、跟她说过没关系了,但对于有着奥运冠军目标的苏霁月而言,她的失落并不是这些安慰能消除的。
她需要个人的空间,那么他尊重她。
池清风应了一声:“好。”
*
母亲出差,苏霁月回到家,一个人从当天晚上一直在床上躺到了第二天的中午,一个字也不想说、一动也不想动,手机关机,谁也不理,让自己从世界消失一般。
比了这么多年的赛,苏霁月当然知道胜负乃兵家常事,所有人都在安慰她偶尔失误总是难免的,可苏霁月的心底却有一个挥之不去的声音在问她:这真的是偶尔吗?
虽然大家一直对此避而不谈,但这段时间以来,她的状态已然与之前大不相同,失误的次数大幅上升,在世界杯开始之前,她还可以做最后的挣扎,告诉自己比赛和训练的状态不同,她是有经验的运动员,到了正式比赛的时候会激发出更好的状态,然而这一次的比赛却狠狠地打碎了她的妄想……
想到这里,苏霁月阖眼,一声叹息。
昏昏沉沉地过了许久,直到下午一点的时候,许是训练的生物钟作祟,虽然人的状态还没恢复,但苏霁月终究还是爬了起来。
她还是国家队的运动员,下一站比赛指日可待,就算没胃口也要吃饭、没心情也要训练。
力量、平衡、柔韧度,苏霁月没有给自己休息的时间,等到终于完成所有内容,她躺倒在地板上,因为疲累大口喘着气,脑海中有很多的念头闪过,到了最后,终只是对自己一声怒吼:“加油!再来!”
白俄罗斯站,苏霁月决赛第一轮落地失误,未能进入奖牌轮;
瑞士站,苏霁月再次在奖牌轮落地失误,排名第六;
美国站,苏霁月在资格赛摔倒在雪坡上,没能进入第二天的比赛。
从赛场上下来,队医早已在一旁等候,查了体也拍了片子,好消息是除了轻度的关节腔积液,苏霁月的膝关节状态尚可,而坏消息也是这个。
没有伤却依旧连连,不管她怎么努力,落地的那一瞬间却依旧是失控的,她仿佛中了一个魔咒,不管她怎么挣都挣不脱。
接连的时候也给苏霁月带来了很大的质疑,空中技巧一向是我国的优势项目,每一次的比赛,雪迷们期待的早已不是一枚奖牌,金牌才是大家心中的目标,不仅于此,两面甚至三面五星红旗一起升起,那是大家最大的向往。
苏霁月是上个赛季拿下了四站世界杯分站的冠军,外加世锦赛的冠军,是被所有人抱以厚望的选手,这个赛季的战绩却惨不忍睹,几站比赛下来,竟然连进入奖牌轮都困难,如果不是金晓筠在白俄罗斯、瑞士连下两枚银牌,又在美国站拿下冠军,女队的战绩怕是难以交差。
背负了多少的期望,此刻就要面对多大的失望,网上各种社交媒体还有网站评论区里都可以看到对苏霁月表达失望的发言。
全队回到国内,苏怀朗也收到了局里领导的意见:“如果苏霁月的膝伤还没有恢复可以先不要上比赛,难得的参赛机会可以给年轻队员去锻炼一下,多培养一些像金晓筠这样日后挑大梁的选手,急于求成对苏霁月也没有好处。”
苏怀朗沉默了一瞬,“霁月她毕竟还在术后恢复寻找状态的时候,也需要多参加比赛才能找到感觉,我们再观察一下,如果确实有问题的话,教练团队也会按照您说的,根据队员的状态调整上场人选的。”
从领导办公室出来,苏怀朗去找了池清风。
池清风打开家门,苏怀朗也没有进屋,只是站在门口,虽然为难,但终究还是问了出来:“清风,之前霁月的手术你确定没有任何问题吗?”
虽然知道池清风不会想害苏霁月、虽然也知道池清风是一个厉害的医生,可是苏霁月现在的状况,让他止不住的担心。
到底是哪里出现了问题?
他们不是没有设想过术后苏霁月的竞技状态会下降,但就算是下降,也不该是像现在这样眼中的情况,四站世界杯最好成绩是进入最后一轮,再这样下去,别说拿到奥运冠军了,只怕连奥运参赛资格都很难拿得到!
虽然医学检查表明苏霁月手术后韧带的基本功能已经恢复,但运动员毕竟和其他人不一样,术中一点小变化又或者是几毫米的偏差或许不会对正常人的基本功能产生影响,却足以毁掉一个成熟的运动员。
苏霁月术前动作以轻灵见长,最出色的就是平衡力和控制力,可是现在……
苏怀朗想着,眼前浮现的是苏霁月一次次摔倒在雪坡上的场景。
他看着池清风,想要一个答案。
池清风抿唇。
他能够明白苏怀朗此刻质问他的心情,以他们之间尴尬的关系,若非逼不得已,苏怀朗也不会在这个时候跑来他家,将这句话问出口。
其实,又何止是苏怀朗?
这段时间苏霁月的比赛他都看了,不止一遍,他反复得去观察苏霁月落地时的状况,他也很想知道究竟是什么让一向成功率很高的苏霁月在于她而言难度并不算大的动作上反复失误。
雪面不平、风力太大又或者是动作完成的不到位,落地的角度太差等等原因都好,可是更多的时候,他看到的是她先软下去的右膝,还有随之失去平衡的身体。
谢嘉朋是个外行,不懂空中技巧,只是看着这个动作都忍不住在一旁歪着脖子问他:“小学妹这右膝看起来有点问题啊,这个角度应该不至于又这么大的冲击力,怎么……奇怪,清风,你给小师妹手术的时候没遇到什么问题吧?”
是啊……
真的很奇怪,现在距离去年手术已经十个月由于,霁月她一直那么努力的在训练,为什么状态却还是差了这么多?
手术真的没有任何问题吗?
在这个时候,他也忍不住在心里质问自己。
他在脑海中努力回忆着当时手术中的每一个细节,“我……”
可还没等他说出什么,只听身后有人叫他:“爸,你为什么要问池学长这种问题?”
池清风回头,和苏怀朗同时看向屋里,是原本在里屋休息的苏霁月不知道走了出来。
问池清风这种问题还被自己的女儿听了个正着,不仅是对池清风的不信任,也是表明了他对苏霁月很不满意并且十分担心,他只怕会对苏霁月的心态有影响,有些慌乱地解释道:“也没什么,我就是过来看看你们,随便问了这么一句,你们在休息我就先走了。”
他说着,转身要走,却又突然想起了什么,回过头来,“对了,霁月,教练团队商量了一下,决定由陈教练每天下午的时候带你针对落地进行特训,从明天开始,你做好准备。”
苏霁月应了一声:“好。”
苏怀朗又看了一眼池清风,欲言又止,终是一叹气,离开了。
苏霁月看得出池清风的面色有些沉重,虽然自己的状态也并没有多好,还是强撑出了一点笑意,挽过池清风对他道:“池学长,刚刚我爸问你的话你不要多想,我爸只是看我最近状态不太好,因为担心才会想些有的没的。”
池清风自然不会因为苏怀朗的一句话而如何,但苏霁月的状态却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现实,他有些担忧道:“霁月,你的膝盖……”
“我的膝盖没事,你看,活动的好好的”,苏霁月说着,抬起右腿反复屈伸给他看,“可能就是还需要时间恢复和适应吧,我爸刚才也说了,他们要我针对性的特训,相信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然而事情却并没有苏霁月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韩国站,虽然因为赛场雪质并不算好,同场的选手失误较多,苏霁月一扫之前资格赛出局的颓势,成功挤进了奖牌轮,但最终三轮动作没有一次完全站稳,最终排名第六,再次在奖牌轮垫底。
这一场比赛中令人惊喜的是进入最后一轮决赛的中国女选手总共有四人,除了苏霁月、金晓筠,还有两名00后的小队员。
“女队在更新换代了。”
这是看完这场比赛,解说员激动而感慨的评价。
而苏怀朗也接到了领导的电话:“让苏霁月先休息吧,现在队伍里的小队员状态不错,这个赛季最后一站世界杯俄罗斯站,让年轻人上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