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结再三,陆知宣还是决定坚强的走进去。
不就是被自己的小女人打一顿嘛,他认了!
陆知宣忐忑的敲了敲夏慕晴的房门:“晴晴乖乖,把门打开,你自己一个人生闷气,把自己气坏了怎么办?为夫皮糙肉厚,你打我吧。”
夏慕晴:……
这男人什么时候回来的,自己刚刚矫情的话都被他听到了?
夏慕晴又气又恼,羞愤得脸都红了,抄起手边的枕头就朝陆知宣脑袋上砸去。
“你还知道回来!”
陆知宣:……
小女人生气了,要怎么哄,谁能教教我!
夏慕晴的脾气来得快也去的快,她也知道自己是无理取闹,轻哼一声,让陆知宣认个错就没事儿了。
并不知道自己具体哪里错了的陆知宣嘴角一抽,乖乖的在夏慕晴面前低眉顺眼:“晴晴我错了,以后再也不会不告知你我的行踪就随意离开了。”
陆知宣交代了一遍自己消失的这段时间都做了什么,才被夏慕晴放过。
“这么说,你已经查到了努哈尔达昭躲藏的地点?”
陆知宣点点头:“是的,具体的位置我已经禀告给皇帝陛下了,不过努哈尔达昭虽然是败军之将,灰溜溜的从北狄逃到大云的,可他身边的亲信不少,无法暗杀,只能等他主动出现,暴露了全部的兵力后,一举歼灭。”
而努哈尔达昭在北狄混不下去,急需在大云朝站稳脚跟,故而一定会选择直接发起攻势。
思及此,陆知宣面露嘲讽:“如果努哈尔达昭肯安分一点,野心小一点,靠他的兵力,夺取大云朝的一城,守城而居,我们倒是那他没办法,可惜,他的心实在太大了,他想获得整个大云朝,是真当我大云朝无人,是软柿子谁都可以欺负的吗。”
夏慕晴一下子抓住了关键,既然是想要整个大云朝,这么说……“努哈尔达昭就在京城里!”
唯有一下子掌控了京城,逼宫皇帝,努哈尔达昭才能一举获得大云!
“嘘,别那么紧张,我不会让你们有事的。”陆知宣揉揉她的脑袋,让她放轻松:“努哈尔达昭离开北狄后,就直奔京城来了,只不过他的兵马不敢明目张胆的出现,所以躲藏在了别的地方,我这些日子就是去调查他兵马的所在,暗中除掉一些。”
然而努哈尔达昭的兵马人数众多,且很谨慎,陆知宣能下手的机会不多,除掉的人自然也少。
但他总算是弄清楚了努哈尔达昭的人马数量,心里有底,待打起来的时候也不慌。
“你猜猜努哈尔达昭在京城是藏在了什么地方?”
夏慕晴摇摇头:“努哈尔达昭要逼宫夺权,肯定不敢贸然行动,需要朝廷中的盟友,难道说他和皇后的孔家联合在一起了?”
“差不多,但他和孔家并不是联盟,而是相互利用的关系。”陆知宣道:“努哈尔达昭想夺取大云称帝,孔家同样打的是这个算盘,就看谁的谋略能更胜一筹,但努哈尔达昭更谨慎,并没有将自己暴露在孔家面前。”
“和孔家接洽的一直是祥云公主,而努哈尔达昭就藏在祥云公主的府邸!”
夏慕晴捋了捋,祥云公主从展逸谋反之后,好像就和孔家接触了,而孔家借着展逸搭桥,也和努哈尔达昭的势力联络上……
所以努哈尔达昭早就盯着朝廷的动向,孔家以为自己是狩猎的螳螂,却不知早有黄雀落在孔家背后,注视着孔家的一举一动。
“那我们怎么办!”夏慕晴有点慌,孔家就够不好对付的了,现在又来个了努哈尔达昭,和祥云公主狼狈为奸。
“放心,有我呢。”陆知宣眼中锋芒毕露:“就在这几个月间,事情就能结束了。”
夏慕晴不清楚陆知宣和皇帝都准备了什么,但听陆知宣的语气,便知朝廷的准备并不逊色于孔家和努哈尔达昭,她要做的只是相信她,然后坚持反抗孔家和努哈尔达昭就是了。
两人温存一会儿,便去向方雅请安,陆知宣也考教了夏明修的学习进度。
陆知宣摸摸下巴:“真意外,没人教你,你的进度竟然这么快,看来明年该考虑让你进太学院,准备院试了。”
夏慕晴目瞪口呆:“拜托,明修还没六岁呢,这就要他去考科举,担子未免太重了!”
“晴晴,他四岁就考过了童生,六岁去科举已经不早了,你的儿子比常人聪明,不能用常理来推断。”
如果不是今年朝野未能平定,陆知宣都想让夏明修今年就去考院试。
早点考取功名养家糊口,他才好意思向皇帝恳请解甲归田,和夏慕晴去过甜甜蜜蜜的二人世界。
不知道在自家老爹心里,自己只是个养家糊口的工具人,夏明修倒是无所谓,他聪明早慧,与其和普通孩子一样荒废时间,不如力所能及的提前科举,更早的成为有用的人。
春闱的三天对旁人来说,很快就过了,然而对应试的举子而言,委实难熬。
好不容易答完考题,被放出考场,一个个脚步虚浮,宛如精气被吸干。
秉承着同乡情谊,夏慕晴来到了考场外来迎接杨祺。
苏南风也跟了过来,只是她想等的另有其人,即便因为要迷惑孔家的缘故,她不能接走他,哪怕仅仅能看上一眼,也是好的。
夏慕晴也不说破,在接到杨祺后,让杨祺上马车休息,放任苏南风站在马车外去寻找向素生。
相互喜欢的人,约莫都有一种,从千万人中,一眼望到心上人的能力。
苏南风在向素生走出考场的瞬间,便望见了他,而向素生察觉到落在自己身上的视线,也循着目光望去,眼神温柔。
只是向素生不敢过多的泄露自己的情绪,没多久,他便被守在一旁的孔家人带走了。
苏南风只能忍着不追上去,可还是会担心:“嫂子,他们不会为难素生吧?”
夏慕晴淡道:“放心,他们也很紧张向素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