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荨见到李承基也下了马车,掌柜的见到上官荨几乎要跪下,“太…东家,我对不起你。”
百姓们见到有个貌美的女子出现在身边,根本不会将她与在宫中锦衣玉食的太子妃娘娘联想到一起。
上官荨过去抓了一把连黄亲自检查,这批连黄竟然全部都输假货,没有一个是真药材。
掌柜已经跟了萧淑婉十余年,转而又跟了她。一家老小都在萧家做事,可以说是萧家最忠实的人。他根本不可能会动歪心思陷害杏林堂,这样对他没有一点好处。
上官荨抖抖手,将连黄丢下,“这位公子,我十分理解你的心情。我们药材出现问题责任全部在杏林堂。”
“我们愿意以十倍补偿您你我们杏林堂药材的花费,而你的父亲也可以送到杏林堂医治,直到他好为止,你看如何?”
蓝衣公子心里简直就要乐开了花,没想到只是简单说几句话而已,竟然能让得了那么多的便宜。
有便宜不占王八蛋,蓝衣公子故意装作难以抉择,“好吧,那就放你们一马。”
反正事情已经闹开了锅,整个上京城消息灵通的人应该都能知道这件事,他现在应该也是达到了那人要的效果。
隐卫在暗处将一切都观察在眼底,待人群散后,隐卫回到五皇子府将一切汇报给李承奉。
李承奉挥退隐卫,“行了,本殿下知道了。”得意的笑道:“李承基,你在谨慎也能让本殿下找到空子钻。”
李承基回京多事,他为人谨慎又警觉,连他手下的人也跟他是一副德行。像个结实的铁桶一样,连跟头发丝都插不进去。
他左右思索,既然李承基避着,那他就创造麻烦,将麻烦的对象换为上官荨,反正他们夫妻一体,怪谁都可以,没想到还真让他成功了。
李承奉摩擦着大拇指上的扳指,“李承基,你就等着被父皇厌弃吧。”
张谋士站在一旁道:“五殿下,您现在还是在嘱托那些大人们一番,明天别再露了馅,一定要捧太子。越是将太子往上捧,皇上就会越加厌弃他。”
李承奉不耐烦的点头,“知道了,本殿下会记得的。”
看李承奉这幅样子,张谋士还是不放心,又嘱托道:“五殿下,您明日万不可冲动,莫要与太子发生冲突。”
李承奉像赶苍蝇一样,“行了,说了多少遍了,本殿下都能背了。行了,没什么事你就先走吧。”
张谋士无奈,在心中轻轻叹口气,只好依言退下。他若是在说,就不是雪中送炭,而是火上浇油了。
只希望明日早朝之时,五殿下能控制住情绪,不要让太子看出破绽,又反将一军。
上官荨和李承基乘着一辆马车折返皇宫,反握着他的手道:“承基,我给你惹来了麻烦。”
李承基失笑的搂住不安的上官荨,“荨儿,此事怪不得你,是有人故意设下圈套,引得你往里面钻。”说到此处,李承基的眼神冷了冷。
上官荨也从慌乱中镇定,笃定道:“一定是李承奉做的事。”上京中也只有李承奉最有动机做此事。
李承基看向别处,不知在想什么,“荨儿,杏林堂可能出现了内鬼,你还是让掌柜仔细查查要紧。”
上官荨点头,“我会的。”那么多的假连黄能同时出现在杏林堂,一定是有有人替他们打着照应。
只是数月未曾亲自打理杏林堂,居然还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养出了个内鬼。上官荨恨恨想到,一定要将此人查出来,她不会放过这人的。
如果帧数李承奉干的此事,那明日早朝,他必定会提出此事,还会使劲的在太子身上抹黑。
“承基,你明日多多提防李承奉,明日他一定会将此事在父皇面前放大。”
李承基给了上官荨一个安慰的笑,“荨儿安心,他还耐不了我怎么样。”
第二日上早朝时,苏公公尖刺着太监嗓,“有事上奏,无事退朝!”
李承奉站出队伍,“父皇,儿臣有本要奏!”
皇上掀开眼皮看了她一眼,漫不经心道:“准。”
李承奉拱手道:“谢父皇。”
“儿臣昨日途径朱雀街之时,忽闻有人在杏林堂前闹事。儿臣好奇前去一探究竟,发现杏林堂竟然在卖假药!而杏林堂就是太子皇兄的产业。”
“而且太子皇兄还将此事压了下来,父皇,药铺卖假药那就是在残害认命。太子皇兄这不是打着皇族的旗号欺压百姓,为皇家丢脸!”
李承奉这一长段话说的抑扬顿挫,慷锵有力。将所有的人注意力全部回绕在他的身上。
李承基丝毫不见慌乱,“父皇,此事儿臣可以做解释。”他现在已经基本认定这件事就是李承奉在后面搞的鬼。
皇上道:“朕给你机会,说吧。”
李承奉低着头,让人看不清他的神色。父皇真是偏心,他都已经将话说到这样的份上,一顶欺压百姓的帽子扣下来,他会愿意给李承基机会辩解。
“父皇,杏林堂在整个上京都是有口皆碑,断然不会出现假药。而那闹事的男子,杏林堂也给了补偿和交代。”
“为什么杏林堂会出现假药,这件事还在调查之中,希望父皇在给儿臣点时间,儿臣定将此事调查清楚,给百姓们一个说法。”
皇上满意的点点头,不错。这个杏林堂虽然在民间,但是他也是听闻过的。而且据他所知,杏林堂是上官荨未嫁进皇家之前的产业,跟太子没有任何关系。
李承奉这一招,用的委实蠢了一些,一眼就能让人看出痕迹来。若有用心人,一定能顺着披露查出点什么来。
皇上已经决心将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准备训斥太子几句,便将此事翻篇。
“太子忙于户部的事,对于这点小事出了批露也是有情可原。但是,这不能作为你的借口,下了朝之后赶紧将此事查明,还百姓一个公道。”
李承基的腰弯的更低了,谦卑道:“是,儿臣多谢父皇明鉴。”
刚准备下朝,钱大人就站了出来对着李承奉训斥道:“太子殿下只不过疏忽了一件小事罢了,五皇子又何必斤斤计较,有失皇族气度。”
“五皇子的气量委实小了点,乱一些小事都在斤斤计较。”又有王大人跳出来。
“五皇子也只能当一个闲散王爷了,连这点小事都计较个半天,哪里比的上太子殿下的肚量。”
“太子殿下人中龙凤,贵为一国储君,气度自然是不用说。”
……满朝尽是明里暗里讽刺李承奉的大臣,关键这些大臣之前还都是五皇子党的人。
太子党的人面面相觑,有些不知所措。他们已经做好了要和五皇子党对撕的准备,这剧情反转的有些太离谱了点。他们还什么都没说,五皇子党的人到开始斗了起来。
“皇上,微臣觉得五皇子的品格有失,应当撤去他在礼部的职务。”太子党的许大人拱手道。
这一句话引起数几个大臣呼应,“臣等恳请皇上撤销五皇子殿下在礼部的职务。”
皇上龙目半张,锐利的目光扫视着底下的大臣们,仔细的将他们的脸印在脑海中。他的线报前几日还报这些人都是五皇子的人,今天他们摇身一变又成了太子的人。
他是不会怀疑线报中人会有人叛变,这些人都是他亲自训练的,根本不会有这个问题。
究竟是太子隐藏的太深,还是五皇子故意在蒙骗他。一时间,皇上到有些分不清了。
李承奉知道他们这些人说的话都是他提前安排下去的,但是看着他们脸上的表情酷肖李承基在无声大嘲讽他不堪一击。
直起身子来,李承奉就指着李承基的鼻子道:“太子皇兄,我看您这就是被我戳中了心事,心虚了吧!大丈夫能屈能伸,你这样敢做不敢当,真是让皇弟觉得不齿!”
“父皇已经决定给你时间调查所谓的“真相”,而你却还在不依不饶的不放过皇弟,你才是真小人,假君子!”
这已经上升到了人身攻击,一直默默不说话静等后果的太子党沉不住气,开始奋力抨击李承奉,言官更是将他从头骂到了尾。
太子党与五皇子党的人合力嘲讽抨击李承奉,李承奉只有一张嘴,根本对付不了这么多人。很快就见颓势,要败下阵来。
李承基这才明白李承奉的意图,他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李承奉前面拉扯了半天,让他以为是在用杏林堂在父皇面前抹黑他,其实不然。
父皇现在生性多疑,恨不得将威胁到他龙位之人全部除掉。最见不到成年皇子与朝中大臣走近,而他此时拥兵自重,对于父皇来说是最大的威胁。
上官晔与太傅典义也想到了这一层,想要阻止那些为太子出头的官员,发现已经晚了。
在抬头看向坐在龙椅的皇上,已经饱含震怒,脸都要气黑了。整个人身边都环绕着一种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平静。
“够了!把承天殿当成了什么地方!这里是让你们吵架的?有没有把朕放在眼里?一个个是想反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