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容是京都出了名的大家闺秀,在向来严苛的陶太傅的教导下,陶容原本是要走上“母仪天下”的道路的,可陶太傅却怎么也没有料到,陶容在这一年“疯狂”地爱上了赵思承……
陶家在陶太傅这一代才开始没落,太傅之位是闲职,无权无势,只有名声上的好听。若陶太傅愿意平淡度日,这个职位也能让他风光终身,只可惜陶太傅心比天高,一心想让自己的女儿攀上太子这门姻亲。
陶太傅并非胡思乱想,而是真切地感受到了太子待陶容与旁人的不同。
太子十二岁之时,太皇太后就往他身边送了几位貌美的“宫女”,这样的事在宫中不过稀疏平常,可太子却当众发了怒,差点拿刀将那位“勾引”他的宫女砍死,一时间被家中父母教唆去往太子身上靠拢的官家小姐都“一涌而散”。
太子在旁人面前极为冷淡,但有一次让人拿宫中最好的伤药去给不小心摔到膝盖的陶容……
陶太傅刚好撞见了此事,心中那种不明的野心再次浮现,光明正大地摆在脸上,他开始更加认真地教导陶容,不是为了她知书懂礼,而是为了让她拥有成为“一国之母”的能力。
“容儿,你笑什么呢?”陶夫人今日盯着陶容看了许久,察觉她盯着缠着毛线的手的视线时不时地涣散几分,嘴角露出微笑,脸颊微红。
陶夫人是过来人,又想到前几日在宫中宁徽公主叫陶容过去叙话一时,想当然地以为陶容唇角的笑意与太子有关。
“没什么。”陶容脸上的笑意立即敛下,恢复往日的沉着娴静。
“等到过几日我与你父亲离京以后,你要照顾好府上,家中的大事小事都由你操持了。”
“不过你也不必太过紧张。我与你父亲很快便会回来了。”
“……”
“此次是个锻炼的好机会,以后你若是有幸进了宫,要料理的事比咱们府上多得多……”
陶太傅和陶夫人总是三句话不离“陶容入宫”,陶容想破了头也不明白她们哪来的这般自信。
“知道了。”
三日后,陶太傅和陶夫人启程回了家乡,徒留陶容一人在京都。
正值月末,陶家的庄子上的帐最为混乱,陶容这几日忙地脚不沾地,由着管家领着自己亲自去翻阅账本和抽查庄子上的情况。
陶容的外族家还算有些小钱,光陶夫人的嫁妆里陪嫁的店铺就有二十间,这些如今都交给了陶容打理,陶容从小跟在陶夫人身边耳熏目染,这些事对她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
家大业大也有些坏处,比如许多家仆都以为朱家不会关注到自己而惯常偷奸耍滑,陶夫人为此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愿多与他们计较,可陶容却不是如此好说话的人,她早想整治一下了。
“城郊的那个庄子这两年的收成怎么这么差?”陶容翻了翻账本,不解地问了问管家,陶家的管家是自幼就跟在陶太傅身边的老人了,陶容没想瞒着他。
陶管家眼神闪烁不定,陶太傅和陶夫人自是不许家中隐蔽之事让陶容得知,而自己自然不能在她面前表现出来……
陶管家陪笑道:“这个老奴也不知,寻常这些事都是夫人亲自过问的,老奴没有多问过。”
陶容瞧了一眼陶管家,伸手随意地拨弄了一页账本,闲闲道:“左右今日闲着也是闲着,你且命人备辆马车,我亲自去一趟。”
陶管家刚想开口阻拦,但又觉得再开未免有些刻意,于是只好应承了下来,随着陶容一同过去。
陶容在账本上看到,除了这处庄子,其他的庄子收益基本上一致,虽然也没有多少银子,但最起码能够维持陶府上下的生计。
马车刚稳妥地停下,陶容就忽得听到附近有一声马的哀啼声,在这平静和谐的地方极为响亮。
陶容坐在马车上皱了皱眉,然后吩咐陶管家带着其他人先去里面看看,等到人都走后才从马车上下来,顺着方才声音的方向走去。
陶容越走越近,孩童痛嚎的声音越来越大,陶容不自觉地将脚步放慢,试探着往前走去。
拐角处有一个正单膝跪在地上的黑衣男子伸手将四脚朝天的孩子抱起,一旁的树干上拴着马绳。
陶容就站在离他们五步远的位置,也不靠近。
赵思承每月底都会来此看自己母亲最亲近的陪嫁丫鬟难产生下的“遗腹子”像是察觉到背后,今日刚到此便看到小孩子欢喜地往这边跑,险些撞上自己驾着的马……赵思承敏锐地察觉到有人正在盯着自己,刚扭过头来就看到陶容正俏生生地站在自己不远处。
像是被人戳破隐情一般,赵思承眼底莫名闪过一丝难堪,不动声色地将董元挡在身后,眼底带着刻意的轻佻,“哟,今日陶小姐怎么来这‘荒郊野外’‘了?”
人人都有不为人知的秘密,陶容也是如此,她不愿做揭开别人伤疤的恶人,见状只微微点头,装作如往常一般,“赵公子,的确很巧。”
没想到陶容竟如此淡定,赵思承嘴角的笑意几近破碎,心底里对方才自己一瞬间的自卑而感到难堪。
可他有他自己的自尊,不会将此表露出来,尤其现在还是在陶容的面前。
赵思承文质彬彬地一笑,“在下先走一步。”
明明陶容和赵思承并不熟悉,但看到他如此态度,心中没由得地生出一丝清凉之意,其中还掺杂着莫名的委屈,于是转身就走,后面的步伐越来越快……
因着此事,陶容再无关心庄子上的事的心情,失落地坐在马车上没有动弹,等到陶管家出来催促时候才想起正事。
“……其实今年是因为季节的原因,收成才不好的……”庄子上为首的管家朝着陶容陪笑道。
“……”
陶容没有接话,淡淡地点点头,将视线从花梨木桌面上的细雕珊瑚上移开,这里委实不像寻常的庄子,反而像是有人常在这里居住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