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一看,傻姑似乎并不危险,只是刚被发现的时候,它试图用轻功逃跑,然后跟着秦十六去神断局。它一直都很诚实。但事实上,傻姑之所以如此“老实”,只是因为她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疯子。
傻姑的疯狂受到了强烈的刺激。
平时,她看起来像正常人,却忘记了过去,这是大脑的潜意识保护机制,因为过去的经历太痛苦,超出了她的承受限度,以至于她“忘记”了。这种遗忘不是真正的遗忘。当看到满月宝宝时,触动了她的记忆,所以她会把孩子偷走。提起红烧肉,她就会想起爸爸。她会对那件白色的连衣裙感到熟悉。甚至,当她听到小菊说起神奇的顾神断时,她会在脑海中看到宝藏。
这些都是她压抑在记忆深处,时不时会被勾住的东西。
傻姑做了至少两年的乞丐女子,混在一群乞丐中。谁知道她是个年轻女子?可能没人没打过她。但最后一个想占她便宜的乞丐断了腿。
傻姑是一个武术练习者。即使神志清醒,她仍本能地对危险保持警觉。所以,两年来她一直很安全,可以保护小女孩。
那么问题来了。发现小女孩不见了,傻姑一定会去找她。她是怎么受伤的?如果皮外伤还好,但是烧伤很奇怪。
傻姑的轻功很强,一般人根本无法困住她,而要让她的脸被烧伤,更需要困在密闭的空间里。欺骗也好,迷药也罢,最关键的问题是,谁还要付出这样的努力来对付她?
是带走小女孩的人吗?那个人是别有用心吗?
更何况是傻姑的熟人?或者,换句话说,一个敌人?
目前还没有证据,一切都只是猜测。
顾清晏没有说这些话。虽然弄清楚这件事留下的谜团并不舒服,但却让他嗅到了危险的味道。解开谜团的冲动并没有使他失去理智。
秦十六什么都不怕,但前面说的也不敷衍。想要查看宝藏,首先要确定傻姑的家在哪里。
这对于秦十六来说并不容易。
回到渡口,秦十六为筹钱发愁,根本没有留下的想法。但傻姑拒绝离开。
“寻找宝藏!爸爸留给我的宝藏,我要找到它!“傻姑说着,盯着顾清晏,没有请求,没有哭泣,略带沙哑的声音平静而执着,尤其是那双眼睛,冰冷,不像疯子的眼神。
顾清晏并不害怕。他曾见过傻姑在晚上表现出这种状态,半疯半醒。
“你家在哪里?”顾清晏试探性地问。
傻姑茫然眨眼,答非所问: “我在找奇哥哥。”
秦十六叹了口气: “自从她开始说话,不是爸爸和宝藏,就是奇哥哥。顾兄,你认为这个“奇哥哥”是她丈夫吗?“
因为傻姑之前曾接二连三地偷走孩子,并没有伤害过孩子,秦十六怀疑傻姑是孩子失去的刺激。它原来找了一个有经验的婆婆给她看。不过傻姑对陌生人的防御性还是很强的。近距离看可以,但是脱掉她的衣服是不行的。所以,丈母娘只能判断七八分。傻姑并不完美,80%的人都生过孩子。
还有,傻姑看着21岁或12岁,早在15和古普塔结婚。
祁慕寒突然说:“先让她住客栈,我让人看看她。”
顾清晏自然没有异议。
秦十六想了想,同意了。
期待已久的端午节终于到来了。
顾清晏直接关了店,锁了起来,把兄弟俩带回了村里。临行前看了眼客栈,好几天没见祁慕寒了。自从上次在碎石滩之后,对方的心情一直不太好。我大概猜到了原因,但有些事情他是无能为力的。
顾清晏向章中打招呼,让对方帮忙照看店铺。毕竟渡口的人都很忙。万一有人溜门撬锁,他也不怕丢钱丢物。他怕把房子弄得乱七八糟,收拾起来要花很多时间。
他们在端午节前一天回去了。
我先去了城里,跟顾云打了个招呼,然后买了几个五毒饼。顾家这些外来者想要生存,就得挤在一起,走得很近。端午节期间,每家每户互赠五毒饼。
粽子不用买,每家买回材料自己做。
不过,我看到店里的各种香包都别具一格。顾清晏买了五个。香囊内装朱砂,雄黄,香火,鲜艳绸缎或纱线作囊,精致均匀的绣花图案,再用五颜六色的丝线作弦扣成绳,挂于腰间。香味四溢,可辟邪除瘟疫。
这是各种毒虫,毒蛇,蚂蚁出没的时候。雄黄是毒虫的克星。
这些香囊是十件一件的。为收到这些香包而苦恼。
“二哥,我们不需要,穿这个太……”两人一脸嫌弃,眼里是欣喜,心里却是痛苦。
半岁的孩子收到礼物很高兴,觉得价格太贵。最后,他觉得那些香囊是妇女和小女孩戴的。他们很不好意思把它们挂在身上。
“钱已经给了。如果你不想带走,就带回家吧。挂在床上可以防蚊子。“顾清晏说着,挑了一张松绿色的素颜系在腰间。
住在渡口里,是水,植被,还有一个米店,真的很吸引蚊子。
端午节香包里装着三种东西。价格除了受香包材质的影响外,主要取决于香包中中小物品的质量,尤其是香包的品种和质量。顾清晏没有研究这些,听着店家的介绍,选了一个轻的。
据说这种香药也可以内服,他也不敢随便尝试。
现在家里什么都不缺了。有各种各样的衣服和布料。有来自何家的整套珠宝和节日的食品。他们三人出城回村,丝毫没有耽搁。
顾云负责公职。明天到处都是游客。衙门一定很忙。顾云跟冯捕头打了个招呼,然后被分配到大岩湖考察,以便参加桃花村龙舟队的比赛。
“二哥回来了!兄弟三和兄弟四!“她一进村,就遇到了顾宛。她身边围着几个同龄的孩子,每人提着一个竹篓,或者一个装菖蒲,艾草的篮子。
这也是端午节的习俗。门楣上挂艾草,菖蒲,与香囊作用相同。
“走,回家去。”顾平上前接过顾薇背上的小竹篓,装满了一筐艾草,沉甸甸的。
顾宛点点头,对旁边的小女孩说:“今天我不能和你一起玩了。明天我们一起去大雁湖,给你带个大姐包的猪肉粽子。很美味。“
“嗯。我爸爸包红枣粽子,我给你带一个。“小女孩比顾宛矮两分,但小脸是圆的。和顾宛一样,她的头发也梳成了两个小发髻。不同的是,顾宛戴的是漂亮的小绢花。那个小女孩用红绳扎着头发。
两个小姐妹约好了,分头回家了。
反而顾青说:“吴小玉的爸爸要娶新媳妇了?”
顾宛点了点头: “听小玉的,端午节后结婚。”
“听说是大鱼村,也不知道是什么人家。”顾青卷着馅饼嘴,纯粹是因为提大鱼村不开心,不喜欢吴嘉欣这个没见过面的媳妇。但与他没有关系,就是他听到才说话。
顾清晏没有置评。
在接见部分村民的路上,一一打招呼。
令人惊讶的是,顾家大门周围竟然有很多人。虽然顾宛在,但人群的中心不是她,而是刘家的大儿媳刘菊花。刘菊花的脸红了,笑了一圈阿姨和小老婆。群众也在欢声笑语,向她表示祝贺。
顾宛正担心如何脱身,刚见顾清晏几个回来,立刻说道: “二哥回来了。女士们阿姨们,时间不早了。我该做饭了。我们为什么不都坐在屋里,中午到我家吃饭呢?花园里有许多菜肴。“
谁都知道这是客套话,也是主人家送客的委婉方式,因为没有人会厚着脸皮去别人家做饭,尤其是到了该回家安排饭菜的时候。
刘菊花坚持多说: “大姐,我很想留下来试试你的手艺,可惜家里人还是指着我吃喝,我却不能留下来。是后天。别忘了,告诉你大哥和二哥。不来就不给我们老刘家面子。“
顾宛只能笑着应付: “嫂子,你放心。我最喜欢有人聚餐的时候。嫂子,别以为去我家的人太多了。“
刘菊花嘴角冒烟,笑得有些不自然: “不弃,不弃。那么就同意了。“
人群散去,顾家几个进了堂屋。
顾宛看着他们买回来的东西,委屈地说: “猜猜刘家的大媳妇来这里干什么。请我们全家吃饭。他们的旧刘家后天将在渡口的店里开张。我也不是那种小家子气的人。他的家人想去渡口做生意,但我阻止不了他。祝贺两家人多年的友谊也是应该的,但跑到我们家门口炫耀值得吗?“
顾清晏猜到了。
刘家大概是为了避嫌。商店在渡口的西端,而顾家商店在东端,彼此相距甚远。顾清晏不去看,顾平偷偷去看,回来后说刘家店远不如他们家。黄泥砖,老木头,盖着茅草顶,收拾得相当整齐。
“刘家餐厅”,店前竖着挂着一块木板,上面写着四个工整的大字。刘家不会读,更不用说写了。一定是付钱写的。
顾清晏拿出香包送给顾宛和顾薇,上面有粉红色的缎子和绣有花草的蝴蝶。
“谢谢二哥!”顾薇放不下。
顾宛也是一个明亮的眼睛,心喜欢。
“对了,吴小玉的父亲要结婚了。你知道他嫁给了谁吗?“顾宛看起来很奇怪。
“是的,是大鱼村版的。”顾平应答。
“你知道刘家的媳妇讨厌她吗?”也许顾宛也觉得提起来很好笑,很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