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清晏非常关心受伤的三爷。有没有可能是遇到傻姑才受伤的?虽然没见过傻姑和别人打架,但作为浮光的女儿,不应该只会轻功。然而,傻姑口中的“奇哥哥”呢?
他不认为是三爷。
虽然没有证据,但凭直觉,他认为“奇哥哥”应该与傻姑年龄相近,即年龄相差在五岁以内。
如果船上没有“奇哥哥”,傻姑为什么要喊?
他觉得突破口在三爷身上。
他松了一口气,不打算继续追着货船跑。他的精神无法承受持续的追踪。而且,他还要考虑秦十六们的感官。
他问秦十六:“你懂四海货运局吗?”
“我不太了解这件事。我只知道这件事。“秦十六严肃地说:“顾兄,四海货运局有什么问题吗?”
“我只是想查点东西。四海货运局业务庞大。许多商人用他的货船运送货物。俗话说,生货不如熟货。他一定有一批老客户。我在找其中一位顾客,他30多岁,有一张女人味十足的脸。他被称为“三爷”。“说完,顾清晏笑着看着秦十六: “这件事就交给你们去查,好不好?”
“没问题,这个不难,顶多花点钱。”我问的不是秘密。我找到四海货运局的一个管事,打听了一下,可能我问了。
“平水县有货运局分局。我们在渡口等着。你快回去吧。“顾清晏是清楚的,必须找出。毕竟三师傅是从平水县装的货。
秦十六和孙明去打听消息,剩下的人找了一家食品店等着。
你也不能在餐厅里闲坐。顾清晏点了一桌菜,只是要求对方稍后再做。秦十六和秦十六返回的时间是不确定的。等他们到了,又可以做饭了。此刻,他们只喝水解渴。
半小时后,秦十六回来了。
“顾兄,我拿到了。”秦十六擦了擦汗,直接毫无悬念地说: “我找了一个海事局的小管家,他负责清点船上的货物,经常和那些商人打交道。我提起“三爷”,他马上问我是不是桃源镇罗家的明三爷?我不知道明三爷黑三爷是什么,但是管家描述了明三爷的年龄和长相,就像顾兄说的一样,我觉得应该是他。“
顾清晏皱起眉头: “什么是罗家的明三爷?”
秦十六拍了拍脑袋,连忙解释说:“我也问过这个。桃源镇罗家经营的染坊生意很大。这个明三爷是罗家大师的妹夫。罗家师傅很信任他,把大部分生意都交给了他。“四海货运和罗家也有长期的联系。罗家的布料由四海货轮运到各地。“
“桃源镇……”顾清晏没听说过这个地方。
秦十六说: “我也不知道桃源镇在哪里。乘务员说,在平阳府,他不知道具体情况。“
平阳府?
这个地名有点熟悉。
顾清晏想了想,无意中看了看祁慕寒的眼睛。恍然大悟: “记得福光曾经在平阳府剿匪。”
祁慕寒点了点头: “如果傻姑真的了解明三爷,那么也许她的家就在桃源镇。”
顾清晏的内心还是有疑问的: “那么,假设明三爷的伤害与傻姑有关,为什么明三爷要攻击傻姑呢?傻姑的经验与明三爷有关吗?对方知道宝藏的事吗?如果你知道,不动心是不可能的。既然动心,就一定会想要。除非他已经拿到了,否则他怎么会愿意去杀傻姑呢?“
即使傻姑再疯狂,因为对宝藏的贪婪,一定会锁住傻姑,想办法找出宝藏。
或者,对方已经得手了,否则无法解释两人见面时凶手被杀的原因。
幸运的是,他们的目的不是宝藏。宝藏只是奖品。有之天经地义,有之不令人失望。现在我们需要弄清楚明三爷,或者说罗家,在傻姑中扮演什么角色。
“好了,吃完饭回来,准备好,明天动身去桃源镇。”
回到渝郏渡口,天已经黑了。以为自己不会回来了,准备关店睡觉。一回来,顾平赶紧去厨房往火里加水,准备热水洗。顾青问他去哪儿了。本来说要去王府崖,但这么晚回来显然是不对的。
顾清晏简单说了两句话,又补充道: “明天我就要出城了,你跟大哥姐姐谈谈。到平阳府南边,一起去,让大哥别着急。“
“平阳府,到目前为止?二哥,你这是先斩后奏啊。“顾青觉得,如果大哥提前知道,肯定会阻止。
“你和小青看店。”顾清晏真的很累了,不再聊天,等水烧得差不多了,洗洗就上床睡觉了。
第二天,我收拾了一个简单的行李,换了衣服,但我在想,我应该弄一个便携式藤盒。
在陈,秦十六到了,孙明没来。
“没有负责神断局的人,我做不到。我留下了孙明。“秦十六在这段时间使用孙明相当方便。他想带上孙明,但除了孙明没人能撑起场面。他好不容易弄到一个神断局,总不能出远门丢了样子吧?
思前想后,只能留下孙明。
他安慰自己,此行是为顾清晏跑腿。
这次南下,他们发现有一艘货船要南下搭乘。船走得快,无论刮风下雨都很平稳。巧合的是,还是四海货运局的船,但这艘船并不是直达平阳府的。
中途换船花了四五天,终于到了平阳府。
向平阳府问起桃源镇,有人知道了,就给他们指路。
原来,桃源镇在群山之中,入口处有两座山并存,底部有一条葫芦形通道。穿过山口,是一大片湾口山谷。每到春天,满山都是野桃树,花开得五颜六色,美不胜收。小镇在山谷中间,像世外桃源。
一行人刻不容缓,找了一辆马车,直奔桃源镇。
车夫是当地人,一个强壮的人。郜阗和他一起坐在车头上,绕着桃源镇闲聊。
车内四人不说话,傻姑睡着了,其他三人听司机说什么。
“你们这些外地人大老远跑到桃源镇找亲朋好友?”车夫用普通话说得不太流畅,嘴里问。不等郜阗回答,他干脆说:“桃源镇以前不叫这个名字。我父亲是一名司机,我是子承父业,所以对平阳府周边的乡镇非常了解。桃源镇是个偏僻的地方。别说你们外地人,就是他们当地县城的人,也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地方。“
郜阗顺着话题问:“哦,你以前叫什么名字?你为什么要改名字?“
“以前叫葫芦镇。镇子的入口是一个葫芦嘴。小镇真的很小,整体上人也不多。镇下的村庄散落在深山中。那里的人很穷。吃饱肚子是好的。“他补充说,”如果人们穷了,他们就得想办法活下去。又有山了,很多人上山掉进草丛里。你应该听说过,20年前,包括桃源镇在内,大凉山有很多土匪窝点。“
“说起镇子改名,也是当年山匪被镇压后的事。不知道先帝是怎么听说葫芦镇的,也不知道为什么。他竟然说“葫芦”二字不好,改名桃源镇。“车夫说着笑着说:”我们都这么说,官方也没有辟谣,但真假很难说。毕竟,官员们没有做过牌匾什么的。但我觉得应该是真的。天下是皇帝的,一般人,哪怕是最大的官员,也不该随便给一个镇改名吧?“
车里的秦十六说:“没那么绝对。在我看来,应该不是先帝改的名字,但很可能是错误的。“
我也这么想,皇帝把一切都管理得多么好,哪里一个小镇就会引起皇帝的注意。
顾清晏拿起车帘冲向司机,“给我们讲讲镇上的情况。”
“桃源镇今非昔比,别提有多热闹了。要说桃源镇最大的人家是罗家,不仅县城开大染坊,平阳府也有商铺。家里不知道买了多少田。他们家还有几座山卖木材,木材运到运河里。其他的都离罗家很远。自从镇子热闹起来以后,府城里一些有钱的领主又在镇子里设立了其他的法庭。现在有更好的,专门用来消暑的。“
“罗家里有谁?”眼看着司机的话题跑偏了,顾清晏又发出了声音。
“罗家啊,罗大人有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都是老婆生的,但外人都知道罗大人对明姨娘宠爱有加。可惜这个明姨娘没有给罗少爷加一个儿子半。否则,这家罗家的庞大家族企业不会给任何人。“说起有钱人家的里屋,车夫说,都在往上涨。
秦十六忍不住脱口而出: “之前管家告诉我,明三爷是罗大人的妹夫!”
我不怪秦十六的怪脸。在古代,大老婆和凡人是有区别的。第一个妻子的哥哥是姐夫。姑姑们的兄弟俩根本不是婆家正经的亲戚。秦十六是每个人的孩子。没有人敢挑战这样的规则,所以一时令人惊讶。
顾清晏对此并不在意,他的心微微一动,问道:“罗家大师多大了?您的姓名?“
“有多大?总有一个二十五六个,有老婆孩子,还有个名字…… 比如罗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