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者的父亲李老六是一个怯懦的中年人,面对苏荷和狄谨修,他沉默地坐在一边,闷着头不说话,眼神茫然而又呆滞。
死者的母亲坐在一旁抹眼泪,哭诉着自家女儿的不幸。
还好,都是一个街坊的邻居,二老早先曾找苏荷看过病,所以此刻他们才没有阻止苏荷进门。
“潘大娘,你知不知道蕊姑娘平时跟哪些人接触过,可曾有心上人?”苏荷问得直接。
“苏姑娘,我家蕊儿很乖的,平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哪跟什么人接触过啊,更别说什么心上人了!”潘大娘叹了一口气,又啜泣起来,“前些日子啊,蕊儿刚满十六岁,虽说有几个媒婆子上门来提亲,可都被蕊儿她爹给拒绝了!你说说,我家姑娘冰清玉洁,怎么会被那天杀的狂徒盯上,糟蹋成这个样子啊!”
“潘大娘,那,蕊儿姑娘她这段时间有没有出过门,您知不知道她都去过哪些地方呢?”苏荷继续问道。
“没,没有出去过吧。”潘大娘看了李老六一眼,也不太确定。
“娘亲,姐姐前段时间去过安国寺烧香。”站在一旁始终不做声的小男孩突然出声。
苏荷转头望去,只见小男孩粉琢玉器,胸前戴着一串大大的银项圈,煞是可爱。
“对对对,安国寺,他不说我还真没想起了,好像还真去过几次,说是去,去拜佛烧香。”潘大娘擦了把眼泪,“可佛祖也没有保佑保佑我那可怜的孩子啊,唉!”
正说着,门突然被大力推开。没等老六抱怨外头的人不请自来,便见程月萧携随从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
“你怎么在这儿?”在看清屋里的人后,程月萧明显一愣,随即,又换上一副嫌弃的表情,“命案自有我大理寺负责,狄公子大可不必费心。”
狄瑾修见状,自知此地不宜久留,于是起身,对老六和潘大娘施了一礼,带着苏荷等人,告辞离开。
与程月萧擦肩而过的一刹那,他突然微笑道:“希望程兄早日还死者一个公道。”
程月萧猛然回头,却只看到一抹青色背影。
出了李老六家,天突然下起淅淅沥沥的小雨,狄鸣和向暖撑开油纸伞,为各自的主子撑上。
隔着雨帘,苏荷淡淡看向狄瑾修:“你跟那位程少卿有仇吗?”
“仇?哪有什么仇什么怨,只是那家伙小心眼,怕我抢了他的功劳罢了。”狄瑾修难得嘚瑟一下,“既然又多了一条线索,要不要去一趟安国寺?”
“正有此意!”
苏荷转头,眼底满是笑意。
安国寺在洛水南岸的宣风坊,是隋唐两朝的皇家寺院。洛阳城寺院众多,这皇家寺院也对普通百姓开放。
安国寺占地数十亩,僧房百间,在洛阳城算是大寺,主持大和尚叫僧辩,也是洛阳城四大法师之一。
雨依旧未停,寺院内人烟稀少,反倒给闹市中的庙宇,添了一丝安宁清净。
四人路过一片池塘,塘中有不少放生的乌龟,大龟驼小龟,小龟驼小小龟,一层层垒起来,如同一座座精心雕刻的浮屠。
狄瑾修一边走,一边给苏荷介绍安国寺的历史典故。不知不觉,苏荷身旁的向暖变成了手中的狄瑾修,油纸伞隔开水雾,仿佛笼着出一个温情的小世界。
前院和后院隔着一座石拱桥,栏杆上刻着一朵朵汉白玉雕刻的莲花,此桥故名莲桥。
正说道兴处,却见迎面走来一位香客。
那人身材颀长,撑着一支画着水墨荷花的白色油纸伞,乌黑浓密的长发垂下,遮挡住他的脸。
风拂过,他一身白衣如雪,就连衣服的下摆都不曾溅上一滴污泥。
苏荷总觉得此人有些奇怪。似谪仙,纯洁不染尘世烟火。
就在几人错身而过的瞬间,她扭头,看到了白衣男子的侧脸。
“丰神俊秀,温润如玉”。
她脑海里突然蹦出来八个字。
“古公子!”她情不自禁喊了一声。
那人脚步微微一顿,却并未止步,缓缓下了莲桥。
“怎么,你认识那位公子?”狄瑾修也停下来,望着那人消失的背影,问道。
“不认识,可他给我一种很奇怪的感觉。”苏荷一手点着下巴,再度陷入沉思。
“什么奇怪的感觉?”狄瑾修追问。
她在画烟术中虽未看到杀害蕊儿姑娘的男子样貌,却依稀记得,蕊儿抚着那人的脸,喊出了一个名字。看口型,似乎就是古公子。
她将自己的猜测说给狄瑾修听,却被他一一否认,“发这个音的姓氏可多了去了,有古,也有顾,谷,辜,固等等,好多呢。”
“嗯,有道理。”苏荷受挫般叹了口气,甩掉纷杂的念头,四个人继续往安国寺的后院走去。
禅堂坐落在院子正西,内有一座三丈高的大佛,法相庄严,俯瞰众生。
大佛之下,一名男子盘膝而坐,双手合十,表情平和又虔诚。
他突然睁开眼,抬起头来看着佛像,嘴里喃喃道:“佛陀,请告诉我,救一人,而杀一人,是善,是恶?”
佛陀依旧笑而不语,面容慈悲。
“是善不是善,是恶不是恶。是善是恶,皆为一念。念者,烦恼也。”
一个白须白眉的大和尚从佛像身后走出,慈眉善目,一手掐诀,一手轻轻地捻动胸前的佛珠。他就是这里的主持大和尚僧辩法师。
“大师,我……”那人准备说话,被僧辩挥手制止。
“众生一切见,如来皆见;众生所有心,如来皆知。不必说,不必想,如若放下,便不为恶。”
僧辩法师说完这句话,便迈出佛堂。此时苏荷和狄瑾修恰好进来,为显恭敬,两人连忙退出门槛,双手合十道:“见过大师。”
僧辩大师点点头,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又双手合十回礼:“阿弥陀佛。”离开了这里。
狄瑾修带着苏荷进了佛堂,恭恭敬敬请了三炷香后,拉着苏荷走向一旁的蒲团,双膝跪下:“《金刚经》有云:凡有所相,皆为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既然我们看不清,观不透,不如也来求一求如来,据说,这安国寺的如来最是灵验。”
苏荷冲他浅浅一笑,没有反驳,倒是真的跪倒在佛前。
身旁响起一个清雅的嗓音,“《金刚经》亦有云:世间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电亦如露,应作如是观。”
来趟寺院也有人莫名搭话,狄瑾修好奇扭头,便看到了身旁的男子,“哟,这不是崔公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