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豪四处看着,发现有一人的眼神不太对劲。
明明一直在低头,却时不时的瞥自己一眼,眼神之中还有些许不屑。
看到这里,李豪算是明白了,心中冷笑不已。
长孙无忌果然狡猾,之前卫泽所探查到的那些消息。
怕是他故意散播出来,用于麻痹李豪的,真正的阴招在这里等着呢。
撇了他们一眼,李豪站了出来,开口道。
“诸位同僚,我第一天来上任,还有事情不太明白,以后还要托你们多加照顾。”
闻言,他们面面相觑,不知李豪葫芦里在卖什么药。
但他们也没有迟疑太久,当领头的微微点了点头的时候,他们便低下头纷纷道。
“言重了,微臣们没有这么大的胆子,敢对太子照顾,只能说尽心尽力,以报皇恩。”
“不过,太子还是闲话少说,公事为重,还请太子速速决断,按照大唐律法,折子上京三天之内必须要有答复,否则便是懒政怠政。”
“微臣们可担当不起这个罪责?太尉在家中两天,太子也两日没来。”
“这其中有些折子,必须在今日便批下去,做好答复,现如今时候已经不早了,太子还是抓紧时间吧。”
一番话下来,说的他们大公无私,可实际上他们心中怎么想的,李豪自己有数。
“想给我一个下马威,也不撒泡尿照照你们的样子,以为我会被这么点小事难倒,哼!”
在心中念叨了句,李豪径直走到了主位旁边,坐了下去。
卫泽紧随而来,站在李豪身旁,连忙从旁边拿来一个折子,递到了李豪手中。
展开一看,李豪浓眉紧锁。
这是一封关于水灾的折子。
上面说洛水近日暴涨,有决堤之险,下游有数万之民,已经淹了六百余家,两岸还有数百户人家没有撤离。
这就是折子的全部内容,按道理来说,李豪现在应该想个办法。
周围的那些官员偷偷地瞟着李豪,都希望看到李豪出丑。
水灾的折子往往是最让人头疼,也是最不好做决断的,无论怎么决定,都会被人骂。
长孙无忌还在的时候,接到这个折子,一般都会找个人出去顶锅,把他身上的责任摘得干干净净。
可李豪初来乍到,却没有人会帮他顶锅,这个责任,理所应当的要落在李豪肩膀上。
李豪现在是太子,按理说应该是个完人,德行不容有失。
万一李豪要是置之不理,那就是不爱民如子,是个极其严重的指责。
可李豪要是决定掘开堤坝,那便是不把两岸的数百户人家当人看,派他们去死。
同样也会有损李豪的名声,到那个时候,不仅长孙无忌能官复原职。
他还可以拿此大做文章,大肆宣扬李豪铁石心肠,冷血无比。
到那时,攻守互换,只是一念之间。
这也是长孙无忌的这些手下把这个折子放在第一个的原因所在。
撇了他们一眼,看着他们的眼神纷纷退缩,李豪冷笑一声,把折子拍到了面前的桌子上。
“洛水暴涨,你们有什么办法没有?”
他们面面相觑,最终眼观鼻,鼻观心,一个说话的也没有。
见他们这个样子,李豪闭上眼睛,心中一阵愤怒。
自己跟长孙无忌的确有仇,的确巴不得他死。
可是这些官员,吃的可是大唐的俸禄,不是长孙无忌的俸禄。
他们竟能眼睁睁的看着水灾的折子放到这里,将近两天不管不顾!
就为了为难自己!
李豪服气了。
果然,只顾自己利益,罔顾国家安危的蛀虫什么时候都有。
深吸一口气,李豪开口大喊道:“洛水涨了,那就去救,不能让它继续暴涨下去,危害下游的数万百姓!”
闻言,那些官员心中一喜,在这个时代,要想去救水灾,只能掘开河堤。
让水泼到两岸去,才能使下游免遭灾难。
可是两岸可还有数百户的人家,李豪这么做了,倒是正儿八经的上了套。
今日他们立下大功,长孙无忌如果知道,一定不会少了对他们的奖赏。
顷刻之间,一人站了出来,对李豪抱拳道:“诺,我们这就去起草折子,将河堤掘开,以泄洪水!”
说完,他拿出了纸笔,就要往上写,不过在最后一刻,李豪却打断了他。
“慢着,我说的救是这种救吗?”
他们面面相觑。
“不是吗?”
李豪一拍桌子站了起来:“废话,当然不是!你们要救洪水,只能掘开河堤吗?”
李豪的威势压得他们喘不过来气,犹豫不决的回答道。
“是啊,都是掘开河堤,才能使下游免遭遇难,从来都是如此做的。”
李豪已经受够了他们这副态度,抄起面前的折子,就朝刚刚说话的那人砸了过去。
“我问你,从来如此,难道就对吗?下游的百姓是人,两岸的百姓就不是人吗?难道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他们被洪水淹?”
突然间的一声怒吼,把他们吓的腿都发软。
不过他们之中,却有人很快的回过了神来,转念一想,发现了不对。
这明明是李豪的责任,怎么被李豪一声怒吼,转到了他们头上来?
抖了抖身子,他鼓起勇气,跟李豪对视一眼,开口道。
“那依照太子的看法,咱们该怎么做?是您说要去救河堤的,现在您又说不能掘开,那下游的百姓要怎么做?洪水要泄到哪里去?”
话音落下,其余的官员纷纷眼前一亮。
是啊,明明是李豪的责任,现在同样是李豪出尔反尔,他们怕个什么劲。
想到此处,他们纷纷鼓起勇气,跟李豪针锋相对。
“对,殿下,您说该怎么办?不掘开河堤,那要怎么去救下游的百姓?”
“是啊,殿下,您不能只说不做呀,去救河堤,怎么救?谁去救?通通都是问题,您可不能把担子一甩就完了。”
……
李豪只是冷笑着看着他们,但他们却把李豪这副表现当成了心虚,口中的话越来越过分。
“殿下,往常太尉还在的时候,都会迅速的做下决断,您如此优柔寡断可没什么好处。”
“对,要我说还是把太尉请回来,替太子做决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