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说的越来越过分,最后连把长孙无忌请回来的话,都敢出口。
见他们如此,李豪心中冷笑的,脸上却不露声色地摇摇头。
“诸位同僚,长孙太尉现在告病在家,这点小事还是不要去麻烦他了,不过我与你们的看法不同,不一定要掘开河堤,也能去救洪水。”
李豪顿了顿,伸出手:“把纸给我,我来写办法,出了问题,我一人担当!”
那人跟旁边人对视了一眼,接着趾高气昂的把折子从桌子上滑到李豪的手边。
他就不信李豪能有什么办法,在他看来,李豪现在所说的这些,只不过是一时嘴硬罢了。
不过等到了后面,看李豪还能嘴硬到什么时候,要知道,折子始终是要给李世民看的。
李世民也经历了不少的洪灾了,哪次都是那样处理的,李豪异想天开,肯定会受到责罚。
他们到那个时候再集体在早朝上多说两句,长孙无忌官复原职的日子就不远了。
对于他们的心思,李豪也掌握了十之八九,不过李豪并没有挑明。
事实胜于雄辩,跟他们说这么多废话,一点用处也没有。
李豪只需要把事实甩到他们脸上,他们就没什么话说了。
……
李世民这两天的心情时好时坏,喜忧参半。
他与长孙无垢的关系已经降到了冰点。
即便长孙无垢再是他最爱的皇后,现在也不得不如此。
可是前些日子,她做出的事情实在是触碰到了李世民的底线。
用那种手段陷害李豪,这是李世民以往想都不敢想的。
这一天的早朝上完,李世民回到后宫,转眼间有几个太监抱着一大堆的折子递了上来。
看到那如同小山一般的奏折,李世民皱紧了眉头,这应该是中书省递上来的。
按照往常来说,这些折子虽然名义上要交由他审阅。
可是一般来说,长孙无忌会把所有的事都安排的好好的,他不必劳心劳力。
可是前些日子长孙无忌告病在家,这些事情交给了李豪。
李豪究竟能不能办好,他心里也没底,还是需要确认一番。
想到这里李世民勾勾手,那些太监顿时会意把折子放到了一旁,递上了第一个绿色的折子。
出于便捷的考虑,这些折子一般都会在封皮上下文章,用于区别哪个重要,哪个不重要。
带颜色的折子一般代表灾情,绿色的折子代表水灾。
看到这里,李世民有些疑虑,水灾并非小事,李豪究竟给了什么意见?
是要掘开河堤泄洪吗?
以往水灾发生的时候,长孙无忌给的也都是这个意见李豪。
如果再给这个意见,那他心里说不定要对李豪失望一些了。
李豪是个经常会创造奇迹的人,掘开河堤是个中规中矩的办法。
别人用来没什么问题,可是李豪用来,就打破了李世民一直以来对李豪的印象。
想到这里,李世民展开折子看了一眼,前面是灾情的概括。
看到灾情大小,李世民颇有些不喜,这并非小事,怎么到现在才呈报于他?
根据折子上的日期,李世民知道,这折子已经两天了。
灾情无小事,尤其是水灾,一日便可急行千里。
有可能今天这个灾情还在洛水,明天灾情就跑到下游去了。
摇摇头,他把折子翻过了一页,上面正是李豪的解决意见。
只不过看到上面的内容,李世民大吃一惊。
“这,这,真是异想天开!用洪水去灌溉田地?亏他想得出来!”
洛水是黄河的支流,按照以往处理的经验,出现这种灾情,必须要把灾情扼杀在洛水之中,绝不能影响到黄河流域。
洛水决堤,最多也就淹个洛阳城,可如果黄河决堤,整个中原大地很有可能会变成一片泽国。
在历史上,这次灾害虽然李世民全力去防备去应付,同样在洛水这里布下了手段,可是仍旧影响到了黄河。
导致坏陕州河北县及太原仓,毁河阳中潭,李豪折子上的内容。
竟然是要引这些水去灌溉农田,李豪未免也太异想天开了吧?
把折子放在桌子上,李世民浓眉紧锁。
“这不是在胡闹吗?洛水为何会暴涨,就是因为连天大雨,河道都容不下,田地哪里装得下水?”
李世民下意识地觉得这个办法不靠谱,就想给李豪打回去重新制定。
但是一想到这可能是李豪第一天上任,第一次批阅,第一次替他分忧,他就有些于心不忍。
迟疑了半天,他摇摇,头把这个折子扔到了一边,打算先看看其他的之后再说。
若是其他的折子都像这个水灾的折子一样异想天开,胡闹无比。
那他可能真的要考虑考虑是不是要把长孙无忌请回来,重新担任太尉了。
虽然他近些日子,对长孙无忌越来越烦躁,越来越不喜欢,可是说到底,他还是要以国事为重。
长孙无忌虽然时常动些不该有的心思,可是李世民也不得不承认,他治国的确有些手段。
打开了第二个折子,倒不是灾情了,是个请求嘉奖的折子。
在河东道,一个小县城里,有一男子丧母,悲从心来。
哭声三日不绝,数次昏厥,自那以后,茶饭不思,最终饿死。
当地县令上报朝廷,请求嘉奖,以全孝道。
这种折子往常李世民也见过不少,长孙无忌的意见都是能奖就奖。
毕竟大唐以孝治国,此时不奖,更待何时。
李世民也颇为认同。
不过李豪的意见何长孙无忌截然不同。
看着上面的内容,李世民再次皱紧了眉头。
“不该奖,应当惩罚当地县令。”
看着李豪的意见,李世民勃然大怒。
水灾的事情就算了,李豪可能没什么经验。
可是这种事情居然还能有别的意见,而且截然相反,李豪到底是什么意思?
“难不成是想哗众取宠?”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下意识的就想让太监把这些折子通通拿回中书省去,让李豪重新批定。
如果再不成,就让长孙无忌回来,可是就在他发怒的时候,把折子拍到了桌子上。
一阵震荡,折子竟然翻过了一页,上面还有李豪为什么这样想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