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的步伐仍旧蹒跚,因胳膊没了,拄着拐都格外费力。
男子蹙眉:“不是让您好好歇息吗,下床或许会牵动伤口的。”
“再怎么休养都这样了。”他摇了摇头,饶是如此,声音还是铿锵有力,“要救救其他地方的人啊!您与穆姑娘,值得被一城的人相送!”
按他的气性,不可能行跪拜大礼,但也不会对二人的离去无动于衷。
稍加思考也能想通,没有他的煽动,人也不会来太多。
穆槐用口型说了声谢谢。晏霖则递出个笑来:“秦知府也是,现下的百姓也不好过。”
秦瓒为官的忠义坚不可摧。根本无须他多加叮嘱。
老者点了点头,二人亦没有多话,再不回头。
走多远都能听见送行的声音,似乎还传来女子不舍的啜泣。
穆槐别过眼去,不敢去瞧那些深情脉脉的人。晏霖见状调侃道:“触动心弦了?”
她牵起一个笑来:“我还从未见过这样的饯别场面呢,自然感动了。”
男子嘁了一声,隐约能听见他说句“小家子气”。
少说也有几百人送行,好些人一同送别数里,岂能是小家子气四字能概括。
再者……穆槐瞄了一眼他的侧颜,假装没看见他脸上动容的笑意。
在踏上归途前,晏霖又补上了句话。
“回去,也好解解本殿疑惑。”
他有意无意地提到之前的事。比如,那玉。
话音刚落,却见女子方才还风和日丽的神色,瞬间由晴转阴:“不是我做的!”
那这么激动做什么?晏霖眉宇间略有无奈:“本殿也没说是你做的。”
穆槐紧紧抿唇,这才意识到方才的失态。她头也不回地上了马车。
顺带扔下了一句话:“若真想找信息,那便回京找相府嫡女!”
虽然知道她对嫡女态度特殊,但总把事往她身上推,也是头一回见。
不过,或许那人身上真有什么秘密。晏霖凝眉,心中已有了念想。
归途比来时更劳碌,一晃便是二十日,穆槐待得昏昏沉沉,却又时时被寒风吊着精神。
坐着不动尚且如此,更遑论成日在外头冻着的人了。
冬日万物凋零,穆槐只能通过人迹与冰封的河流,判断依稀的方位。
这样单调的旅途不知持续多久,景致终于由荒凉的郊野,转为繁华的闹市。
因为天气严寒,行程的路子格外慢些。到了京城时,已是十二月下旬。
到晏府门前时,是清晨。
奔波劳碌数日,穆槐虽身子乏,却睡不过去,十分清醒地感知到,轿子停了下来。
刚停,帘子便被挑开,与此同时还有青衣男子的声音:“穆姑娘……”
“我醒了。”她与沈青定定对视。
沈青讪讪道:“还以为睡着了呢。”
她哑然失笑,当即便下了轿,周围的环境陌生又熟悉,昨夜的大雪尚未完全停止,一片白茫,似是要将世间所有繁声,都阻隔干净。
穆槐牵了牵唇角:“下雪了。”
男子的声音忽地在背后响起,在雪景中却不显突兀。
“往年的初雪,没有这样大。”
“河东应下了好几场了。”穆槐转过身,“若还是按之前的速度开粮仓,饿死的人更多。”
以往的她是最爱看雪的,披着外袍抱着暖炉,与同好诗文的小友在亭中赏雪,诗情画意,好不快活。
可事到如今,雪还是往年的雪,她却再难生出喜爱之情了。
男子凝视了她片刻,忽地嗤笑一声:“你要是想看,大可留在这里。”
说完这句话后,不知从哪拿出件外袍来。伸手递给了她。
那衣裳呈棕褐色,在大片雪白中十分打眼。她不打猎,也瞧不出那是什么兽的皮毛。
女子没接,看着那明显具有安全感的衣裳道:“第五件了。您近日给我添了五件衣裳。我有那么脆弱吗。”
“有。”晏霖不由分说答道,“出行第五日亥时三刻,发烧的是谁。”
穆槐承认很佩服他的认真态度,可没必要把时辰也记得这样细吧?
支支吾吾了半晌,才不情不愿答道:“我。”
“那这衣裳就不多余。”男子声若清泉。女子发愣的时候,衣服已到了她手里。
她理亏地住嘴。思绪不禁回到了那个夜晚。全身冷热无常她还自我感觉良好,还是晏霖最先看出异样。其他那群人,都以为那潮红的脸颊是冻出来的。
当时的意识只能勉强清醒,抬眼帘都成了费劲的事情。起初自己一直说没事,但男子显然不甘心,还特地请了个郎中。
在确诊后还被晏霖怒斥,身为御医这都看不出来,是不是太蠢了点!
穆槐只得窝在厚衣裳里挨训。最近还是太把自己当回事……差点都忘了“天生体弱”这茬了。
头脑昏昏沉沉的,但还是当即拒绝了众人停留半日的请求,本来就够慢了,她可不想因自己耽误了行程。
不过幸好,她病的时辰没有很久,当晚服了姜汤,睡了一觉后,次日便好了大半。
饶是如此,晏霖还挑歇息时间一日三次地问,连沈青都说,穆姑娘没这么娇气的。
回忆结束,她牵了牵唇角:“以后不会了。”
晏霖哼了一声:“那小心着点。省着本殿担心。”
穆槐没再顶嘴。但好像,也不是她想让对方担心的呀?连大夫都说只是普通发烧,而男子差点就彻夜照顾了。
她顿了顿,还是开口道:“是我的错。但殿下也不至于抓着不放吧,臣女就病了一回,你提了三次!”
这是近二十日,男子叮嘱的第三回,再听耳朵就起茧了。
他果然不提了,冷哼一声,头也不回地离开。
“总之,你要赏雪就留这赏。”
穆槐在背后横了他眼,也跟着进了府门。
都受了近一个月的冻了,说不想好好歇息才是假的。
想看雪,时候多得是呢。
晏府的主子一月不在府中,侍从婢女多有懈怠。但毕竟也是个皇子,众人时时做好了殿下回来的准备,每日都将炭烧得很足,殿内始终暖若春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