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清芸是在担心陈景州,垄城被苏州知府暂时看管,矿石的事情没有结束,他们这边就没有完全消除威胁。谁也不知道这个苏知府会不会成为下一个舒县令。
“恭喜,这位夫人怀孕近两个月!”
陆清芸好半天才消化这个消息,没想到在的肚子里竟孕育了一个孩子,她一点都没发觉。
王寡妇得知她怀孕的事,三天两头过来帮陆清芸做事,家务活都让她抢去分担了,偶尔闵玉堂幺花秀菊等人,也会过来帮她割一背猪草送一旦柴火什么的。陆清芸被大家护得妥妥帖帖。
王凤娟没磨过锤子的日日讨好,两人已经定了亲。前方战场上双方激战激烈,时有坏消息时有好消息。
转眼已入了10月,田地里的庄稼到了收获的季节。
陆清芸的肚子已经凸了出来,虎子作为家里目前最大的男子汉,每日带着弟弟出门溜达,兄弟两个还懂事的捞了小河虾喂鸡吃。
高粱成熟,陆清芸又招了全村的人帮忙做工,采收的高粱米太多,都拿去村东头的晒谷场摊晒。陆清芸好说话,占用了地方也会给别人送点礼,不会糟大家埋怨。可高粱米收进来正常,村里人奇怪的是,她为什么连高料杆子都收了进来。
只到这一日,在陆清芸的指挥下众人制作出来了糖,才知甜高粱居然还能这么吃。糖块出来,被外界哄抢,没跟着陆一起做的村民都呕死了,白白的挣钱机会就这么错过了。
紧接着落岐村又做出了草纸白纸,带动全村经济发展,周边村子的人也跟着沾光,在陈家某得一个职位,每日挣着稳定的工钱。原本没多少人购买的河沙地同样成了香馍馍,大家伙儿卯足劲,攒钱买地种高粱。
进入11月,天气转寒,陆清芸地里的红薯获得近四千斤的高产,惊动了知府苏大人亲自过来考察。得知这是陆清芸无意之中发现的野菜初次尝试种种,引得苏知府褒奖不断,再度拟折为陆清芸请功。研究透了红薯的吃法做法,苏知府还认识了南瓜这一新菜品物种。
“一棵可以结50斤?”苏大人再次被震惊了。
“这是大概数据。南瓜味道好,叶子蔓儿花都可以当菜,种在田埂上坡地上,架在泥巴院墙上都行。”
对于这种不怎么占地方又能当饭吃的作物,苏大人是及其喜欢,一个折子递上去,又赶着拟了一道。
京城批示他折子的官员,都以为苏大人是不是抽风了,写折子写出兴趣了。
过了几手,因着战事优先小事靠后,被积压的许久的折子,在某位尚书大人的吐槽下,皇帝命人把苏大人这接二连三发来的折子拿来瞧瞧。第一封,吃蝗虫?皇帝的“哈”声一笑,骂尚书这种事为什么没听他说起,这是利国利民的大事,怎么就被弃之不顾了,真是糊涂。再看第二封,半亩产量四千斤新作物,可做主食也可做副食,烹饪贮藏方法一一详尽,皇帝陛下拍案连“哈”两声。惊得尚书的腿都抖了。
那里面到底写了什么啊,皇上高兴成这样!
“你这……糊涂官,差点了朕的大好事!速速拍人,去把这新型作物弄几斤来,朕要亲手栽种。”
尚书大人有句真话说不出来,您可是皇帝啊,您去种地谁上朝?
然而,还没等他劝诫两句,皇帝陛下忽然站了起来,仰天大笑。
“甜高粱秆制糖,还用废渣造纸,此女子是一奇女子啊!赏,大赏!”
恭尚书接连遭皇帝打击,因为差点漏掉一位奇女子的封赏,此事引起朝堂上下一片哗然。
陆清芸的事迹被京城官员广而宣传,带动了各家闺阁小姐开始关注农事,也对她的祖籍姓名家庭近况各种八卦讨论。
陆家的人坐不住了,没想到陆清芸会带动这么大的能量,去了那么一个破地方反而更出色了。陆家派人上门走亲近,陆清芸以不认识为由,让巡逻队的人将他们挡在村外。这位奇女子为何不认父母?
众人再度将视线放在陆清芸身上,希望由此来打压她,更多人好奇这其中缘由。于是多个关于陆清芸与陆家的故事版本,在民间流传。
唐遇已过府试,回到京城准备殿试。听闻陆清芸的身世后,心里有点起疑。她居然是那个陆家的女儿,想到自家半路认回的二姐,怎么看都不怎么长得像父母。再回忆起陆清芸的容貌,他之前就觉得很有好感。那会不知道什么情况并未深想,如今越发觉得他小姑和陆清芸有几分相像。
他秘密派人去探查,得知陆家对陆清芸和家中几个孩子的差别,陆家还用妹妹的私心夺了姐姐意中人。怎么都不像是亲爹亲娘能做出来的。而他那个好二姐居然在那日宴会上派人构陷陆清芸,唐遇脑袋一激灵一时什么都懂了。
接近年关,天空里飘起了白雪。
外头有人拍门,陆清芸大着肚子小心去开门。
消失了几个月之久的男人,牵着一批枣红色大马,一身戎装立在门口。
“媳妇儿……”
陈景看到她凸起的肚子,所有的话都化作了惊喜,跟个傻愣子似的不知道做什么反应,只咧着嘴呼哧呼哧喷着热气。
“谁是你媳妇儿。”陆清芸嘟囔一声,作势要关门,但冰雪里太滑,使性子走快了两步没踩稳,身子眼看就要摔倒。
门外的人拉住她的手,往上一把拖住抱进怀里。
黝黑深邃的眼睛,湿冷的冰晶子冻住了他的眉毛,刚毅熟悉的轮廓,陆清芸不自觉的身手摸了摸他冒出青胡茬的下巴。
“你再不回来,肖克都要把矿脉搬空了!”
陈景闻言松开了眉头,笑意爬上唇角。
“没事,都是舒县令做的。”
陆清芸喷笑,这两人倒是会甩锅坑人。
这天的雪纷纷扬扬,两人手挽着手靠在炕床上。
“还出去吗?”
“嗯,为了讨这个奖赏,我用了所有军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