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枣花哪里不舒服,枣花只是说肚子经常会痛。李菜花不放心,坚决让老爹去镇上请大夫。
大夫来了诊过脉,也有些拿不准:“这脉象时强时弱,怕是双胎。只是孕妇身子有些弱,生产时的力气可能会不足。现在补又来不及,只能让人时时盯着。”
石大娘和李大婶听说是双胎,先是一喜,但听到孕妇身子弱,都变了脸色。特别是石大娘,觉得很尴尬,家里日子不宽裕,自然没有好东西给儿媳妇吃。
李菜花也觉得问题比较棘手,把狗蛋叫过来,让他送大夫回镇上的时候,去一趟刘府,请刘夫人帮忙在镇上找一位有经验的稳婆。
快过年了,衙门也放了假。狗蛋去刘府拜见刘夫人时,并不十分意外地见到了刘主簿。一时说明来意,不只是刘夫人,连刘主簿也重视起来。派管事刘忠拿着刘府的贴子,去请镇上最好的稳婆。
在狗蛋坐等之际,刘大人询问李家对婚事的安排。
狗蛋把二姐在省城买宅子的事说了一遍。其实刘家人在李大叔给他们送房契的时候就已经听说了,私下里早给二女儿备好了嫁妆。
听说李菜花打算过年帮弟弟办婚事,刘夫人让春嫂找来年历看日子。觉得正月十六的日子不错,女儿嫁过去后三日回门,然后就可以跟着去省城了。
狗蛋也不好当场应下,刘主簿也知道他要回去与家人商量。刘夫人拿出三十两银子,让他还给李菜花替刘府代垫的宅子钱。
等刘忠把稳婆带来后,刘夫人亲自交待,让她这段日子不要接别人家的差事,在家里等消息。狗蛋拿到了稳婆家的地址后,起身告辞,回了村里。
李菜花听了刘家选的吉日,并没有说什么,只是让赶马车的刘大板拿着银子回一趟镇上,让秋娘去安排。
日子一天天过去,大年三十这一日,李大叔一家照例去李老太太那里吃一顿团圆饭。孩子也抱过去了,打算让老太太瞧一眼,没想到回来就病了。
三个月的孩子一阵阵呕吐,李菜花与云祥都吓得不轻。请来了大夫诊过脉,也没瞧出什么来,只是推断说奶娘吃了不干净的东西,影响到了孩子。
李菜花回忆了一下李家饭桌上摆的几样东西,猪肉、大馒头、咸菜酱、碎米粥。自己吃了,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头,奶娘圆嫂也是好好的,没有不舒服。
想来想去,觉得可能是路上着凉了,却也不敢给这么小的孩子乱吃药,只好日夜陪着,希望他快些好。
大年初五,石家传来了消息,枣花难产,好不容易生下一个孩子,第二个却怎么也生不下来。狗蛋带着铁柱按照地址去找稳婆,却发现人不在家。
再次找到刘主簿家,刘夫人听了一脸的气愤:“这样不守信用的,回头我非要找她说道说道。”
刘忠帮着又找来了一个,带到村里时,枣花已经快不行了。
石家请来的产婆白大娘说道:“枣花身子太弱了,能生下大姑娘已经耗费了不少心力,另一个孩子就算这时候出来,也怕不是个好的。”
从镇上请来的婆子伸手探了探枣花的情形,抬头问石大娘:“有参片吗?”
见石大娘摇头,也担心起来,转头对身边的白大娘说道:“这个孩子怕也不行了,孕妇也没有力气了,咱们帮着把孩子推下来吧。”
两个婆子费了好大一会儿工夫,第二个孩子才出来,是个小小的男婴,出来的时候嘴唇青紫,早已没了热乎气。
抱给石大娘看时,引来她一阵惊天动地的哭嚎。
李大婶的目光却始终在女儿身上,瞧见枣花动了动嘴唇,就把耳朵凑上去。
“孩子,交给妹子吧……”
李菜花因为儿子生病的缘故,没有回村里,一直在镇上等消息。当赶车的刘大板一个人跑回来变颜变色地向她禀报时,房里的人都跟着吃了一惊。
秋娘瞧了瞧脸色发白的李菜花,连忙对刘大板说道:“还不快去镇上请大夫?”
“我与你同去。”李菜花起身,加了一件披风,由周嫂陪着出了门。
先去镇上请了大夫,又急急忙忙向村里赶。等到了石家大门口,门上已挂起了白布。
跌跌撞撞地跑进姐姐的屋里,李大婶正在给枣花换衣裳,石大娘怀里抱着个嘤嘤哭泣的小婴儿。
“姐,我还是晚了一步!姐……你慢些走,我来看你了!姐……”李菜花伏在炕沿上,哭得泣不成声,周嫂跟着一旁落泪。
李大婶给女儿穿好了衣服,转头抹了一把眼泪,对石大娘说道:“亲家,枣花临走前,想把囡子交给她妹子养。你看……”
石大娘瞅了瞅怀中小被子包起来的孙女,正闭着眼睛不住的咂着嘴,连忙说道:“孩子生下还没喝上一口奶,她娘就去了。村里也没听说谁家奶孩子,这样下去怕是不好养。菜花刚好生了儿子没几个月,正好有奶可以分些给她吃。”
李菜花伸手接过孩子,转去隔壁屋子,解开衣襟喂孩子。小女婴像是饿极了,无师自通地赖在她身上一次吃了个饱,然后很快就蜷缩着睡着了。
当李菜花再次出现在众人的视线下,石大娘见自己的孙女不哭不闹,睡得很香甜,也就放了心。
接下来两家商议入殓的事,石大娘觉得大过年的死人停放到屋子里不吉利,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希望尽快下葬。
李家无法,去镇上买了一口棺椁,三日后入殓,选了个吉日就下葬了。
李菜花把姐姐的孩子抱回镇上亲自喂养,给她取了个小名叫念儿,借以纪念为她亡故的亲娘。
小孩子能吃能睡,没什么大毛病,就是身子骨弱一些。
家里有了两个小娃娃,人手不够用,云祥跟镇上牙行打了招呼。转天又送过来几个人,李菜花留下两个。一个是二十多岁的文嫂,一个是小丫头佩儿。打算等弟弟与刘家小姐成亲,把她俩送过去服侍小俩口。
秋娘从镇上找来一位奶娘杨氏,让她跟在李菜花身边,帮着照看念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