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菜花坐下来,房里的巧月又给狗蛋搬了把椅子,姐弟二人坐到床旁,一起又安抚了孕妇一番,一时聊些此次弟弟回乡探望双亲的见闻。
狗蛋说道:“爹娘身子骨还挺结实,就是有些担忧地里的出产。今年雨多,麦子与玉米怕是要减收了,地里的瓜菜长势还好。镇上我也去转了一圈,咱家的铺子被大舅租出去了,虽然一年的租金只有五十两银子,爹娘也挺高兴。春兰表姐生的闺女刚满月,小蓉的产期在下个月月底,咱娘让你告诉秋果一声……”
刘妍儿等狗蛋说完了,提起刘倩儿同意再嫁的事,一时又委婉地表示自己有了身孕,家里缺少能理事的人,想请李菜花帮忙,暂时代管李宅。
狗蛋觉得姐姐又要管铺子又要打理家事,本就已经很忙了,自己家里的事还是自己解决得好,因此反驳道:“你要是怕身子劳乏,等春雁出了小月子,让她帮着你照应便是。二姐比你我还要忙,哪有精神管咱家日常琐碎的小事?”
刘妍儿一时涨红了脸,却依然坚持自己的主张,理由也不再隐瞒了,直接表示对曹春雁及她的人不放心,担心对方因为滑胎与娘家的事心中不忿,接手管家的大权后再做出难以意料的事,怕会伤及自己腹中的胎儿。
狗蛋不以为然,觉得发妻忧思过度,有些疑神疑鬼了。
李菜花却不能不考虑弟弟家宅的安宁,思忖了片刻,支持道:“春雁滑了胎,弟妹这一胎就是李家的第一个孩子,而且是嫡子嫡女,自然要小心对待。”
一番话说得刘妍儿不住地点头,但李菜花表示等弟妹的胎坐稳了三个月,李宅的事还交给刘妍儿来管理,狗蛋也不再反对姐姐暂时代管家事了。
李菜花觉得消息传到刘家,刘夫人一定会派身边得力的人手过来帮衬。私下里又单独同弟弟商议了一下,转天狗蛋派亲随张二宝快马加鞭回镇上传喜讯。刘妍儿修书一封,让张二宝捎给父亲刘主簿,同时让他给婆家也送个口信儿。
刘主簿对大女儿未婚先孕的事曾万分恼火,与刘夫人大吵了一架后,就把书房除尘的丫头碧桃收了房,夜夜歇在偏院。后来刘夫人出面斡旋,刘沁儿最终嫁给了夏秀才,曹家也留了余地,夫妻俩的关系才有所缓和。
正当刘府后宅重获祥和之际,碧桃曝出了两个月的身孕。刘夫人大吃飞醋之际却不敢下黑手。生怕一个不小心,再次让刘主簿厌弃,连翻身的机会都没有。
刘妍儿的家书,刚好给爹娘的感情再次加温,刘主簿拿着信到刘夫人房里,夫妻俩商量了一回,决定让儿子刘宏带着贺礼亲自去一趟省城,先暂住李宅,等过年的时候再跟着姐夫一起回来。
刘夫人又派人给大伯一家传消息,孟氏听说刘倩儿的婚事有了眉目,高兴之余却不愿再去省城,转了转眼珠,就把长子刘荣叫了过来,让他与堂弟刘宏一起去省城,负责妹子的婚事。临走时给儿子一百两银子,让他帮忙置办嫁妆。
消息传到李家,李大婶听说儿媳妇有了身孕,一时乐得合不拢嘴,与李大叔一合计,决定趁着秋收前的空闲去一趟省城,顺便看一眼闺女与小外孙。
结果走的这一日,刘荣与刘宏坐上刘府的马车,李大婶坐上唐大舅赶的马车,两家会合到一处,由骑马的张二宝引路,带着各自的礼物一道去了省城。
李菜花自从接手李宅的管家权,越发忙碌了。自己家里的事还好说,府里有管事刘全,还有秋娘坐镇,外面有周嫂与山草,还有秋果帮衬。
最让她操心的就是弟弟家,当她接过刘妍儿递过来的账本一看,账面上除了月月固定的五两银子进账,还详细写着各种开销。
每月十余人的月钱就超出了五两银子,仅一日两餐就要一两银子,再加上四季衣裳与礼金份子钱,以及日常的迎来送往,亲朋互访,账面亏空得利害。
李菜花把账本拿给弟弟看时,狗蛋面上一红,尴尬地说道:“多亏了二姐接济与妍儿的私房银子,等我明年秋闱考上举人就能像姐夫一样赚钱养家了。”
“如若你没考上,打算靠什么养家糊口?等你的孩子出世了,家里的开销会更大。我算过了,你媳妇饭馆一年的租金也只够维持几个月的,她嫁给你半年,私房银子怕也花了不少。如果再这样下去,你媳妇的那点私房钱怕也要花净了。”
狗蛋蹙眉听着,闷声问道:“她坚持让你管家,就是想告诉你家里没钱了?”
李菜花觉得刘妍儿担心曹春雁管家时下黑手也是有可能的,但家里亏空得厉害怕自己支撑不住,借着这个机会向婆家人求救,也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时机。
狗蛋对妻子自曝家短的作法心里不痛快,但赚钱养家却也到了迫在眉睫之处,一时放下面子恳求道:“二姐一定有了法子,弟愿闻其详。”
李菜花把自己看好了一处田庄,交给弟弟打理的想法说了出来。
“田庄在南城,距离我家的别院骑马要走两刻钟。小庄子不大,有八十亩良田和三户人家。当初卖主觉得每年赚不了多少钱,开销还不少。我打算六十亩地种粮食,十亩地种蔬菜,五亩地种果树,五亩地养家畜。粮食与蔬菜留给庄户与咱们自家吃,水果与家畜卖钱。”
狗蛋心中盘算了一下,家里十几口人,仅粮食与蔬菜一年也要花费百两银子。庄子上有农户,平日只要抽空盯着就行,并不会耽搁读书,立刻点头答应下来。
“田里还种了庄稼,今年秋收恐怕要忙一些,你跟弟妹说一声,从家里抽调两个人过去帮忙,我也会派两个人过去,明日你跟我先去瞧瞧。”
李菜花塞给狗蛋五十两银子,算作他四个月的工钱。狗蛋把银子攥在手里,高高兴兴地去了刘妍儿的房里,与她说起了姐姐买田庄的事。
刘妍儿听说以后自己的夫君帮忙照看二姑奶奶的田庄,不仅能分得一些粮食与蔬菜,每年还有一百五十两银子的工钱,一时兴奋地坐了起来。
“这下可好了,夫君管理田庄能赚得二百两银子的进项,再加上我铺子的年租也有二百两银子,咱们平日再节俭些,一整年的开销差不多就够用了。”
“等我考上了举人,去书院教书,每年会有五百两银子的进项,咱家的日子就更好过了。”狗蛋眉头舒展,小夫妻俩一起憧憬起来。
次日早膳后,刘妍儿非要跟着狗蛋,二人坐车一起去了食街,与李菜花一道去了田庄,卖主如约而至,接过一千两银子,交了田契,打马走了。
庄上的三户人家听说换了新主人,一起出来叩见李家姐弟。李菜花给每户准备了五两银子的红封,简单说了几句,又问起了田里的情况。
头一次收到主家的大礼,三户人家争着回话,赵快嘴说道:“三十亩地种了稻子,今年雨水比往年多,水稻长得好,每亩至少能收三石米。”
“三十亩地种了麦子,今年收成要差一些,估摸每亩能收二石面粉。”杨大个说道。
“十亩地的红薯与十亩地的秋菜长得还行,与往年差不多。”徐老蔫说道。
刘妍儿在华妈妈的陪同下也出了马车,一旁看着绿油油的庄稼,第一次觉得分外的新鲜,她从小养在宅门里,并不曾见到这样的情形。奶娘华妈妈年轻的时候却是下过地的,对地里的庄稼活儿并不陌生,一边听着一边给主子解惑。
李菜花又记下了三户人家的需要,答应买些得用的农具,给每户人家配一辆板车与一头毛驴拉出产,还有采买种猪与鸡鸭等家畜的计划。
从田庄回来,李菜花把懂农事的田喜叫过来,让他专门负责庄子上的事,又把要采买的东西说与他听,把银子交给识字的山草,让她跟着一起置办。
狗蛋沐休的这一日,木匠做好的三辆板车套上买来的三头毛驴,带着新农具与六头种猪,三十头小猪与三十只鸡雏、三十只鸭雏,先送到了庄子上。
分到每户上,每家养两头种猪、十头小猪、十只鸡雏、十只鸭雏。
田喜也搬到了庄子上,住进了从前主家客住的小院偏房,狗蛋把三户人家召集起来,确立了田喜庄上管事的身份,对三户人家手头的活儿作了明确分工。
从前负责三十亩稻田的赵家、负责三十亩麦田的杨家依然不变。负责二十亩菜地的徐家改为负责十亩菜地、五亩果林,剩下的五亩养家畜,由田喜直接接管,从赵、杨、徐三家分别抽调三个半大的孩子,来给田喜打下手。
打马回来,有些疲惫的狗蛋却发现家门口停了两辆马车,门房的陈三陪着小心地说道:“亲家两位舅爷与咱家老太太到了。”
狗蛋进了院子,看到正东张西望的佩儿瞧见他时立刻小跑着过来,福了福身子传话道:“大爷回来得正好,***奶已吩咐了厨房,把酒席摆在花厅。”
“是我娘与刘宏来了吗?”狗蛋听说来了两位舅爷,猜不出另一位是谁。
“还有堂小姐的兄长刘荣刘大爷也一起到了,只是一进府就被闻讯赶来的堂小姐拉到房里诉了一番苦。大舅爷听说自家妹子受了气,带着人跑到偏院一阵骂,二奶奶吓得不敢出来,范大嫂跑出府给曹家送信儿去了……”佩儿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