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花明
川霖2020-07-18 20:542,291

  (注:本章章名取柳暗花明之意)

  梁帝借故朝政繁忙,一连几日,都未曾去看过莫娇母子。最后还是莫悁忍不住了,将孩子抱来给他细看。

  “陛下您看,他长得多像您!”莫悁虽对梁帝酒后失态的事情颇为恼火,可一来她知道稚子无辜,二来哈查又是她亲外甥,因而对这个孩子的到来,并未有太多不满。

  梁帝掀开襁褓一瞧,见那孩子确实比足月生的孩子还要重些,便知太后所言为真,因而对哈查更为不喜。他随意找了个理由打发莫悁将孩子抱走后,心中忽又异常想念起萱儿。便也不顾还有几十份奏折要批,更了便服便要长安备马前去应府。

  应府后院中,应夫人正在教应时和萱儿识字。

  “你们看,《三字经》这里写的是: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应时精力不甚集中,萱儿却极为认真的跟着她读,声音洪亮,字字清晰,梁帝看儿子读书用功,心中欣慰不已。

  应夫人见梁帝来了,匆忙起身行礼,又让两个孩子站到梁帝前面,对他们笑说:“来,见过陛下!”

  应时虽不太懂什么叫做“陛下”,但也常听爹爹提起这两个字,知道眼前站着的人非同寻常,他也不慌,反而落落大方地向梁帝行礼,显得极为亲熟。

  倒是萱儿这个亲儿子,见到父亲怯生生的,不断往应夫人身后躲。

  “陛下莫怪,萱儿有些怕生。”应夫人抱起他回道。

  “朕记得他小时候,是最喜同旁人玩的,不想如今长着长着,倒和煦阳反过来了。”梁帝笑后,又不死心,硬是从应夫人怀中接过萱儿。

  “告诉父皇,”话音刚落,梁帝便感到不对,便又自嘲道,“告诉朕,你最近都认得了哪些字啊?”

  萱儿低下头去,不肯开口。

  应时见状,抢一步回说:“我和弟弟认了《百家姓》和《三字经》!”

  “应时到底是大了几个月,说话要比萱儿清晰许多!”梁帝摸着应时的头夸赞道。

  杜夫人见场面有些尴尬,便忙笑道:“陛下有所不知,萱儿平日里虽不大言语,但心中有数、冰雪聪颖。就拿这《三字经》开头十句来说罢,妾身只教他读了四遍,他便会背诵了!妾身活到如今,还未曾见过这么机敏玲珑的孩子呢!”

  梁帝听此,心中大喜,又对杜夫人笑道:“既如此,就劳烦应爱卿和夫人费心,好好教他!”

  “请陛下放心,妾身等定当全心全力!”

  梁帝又陪两个孩子玩了一会儿,直到夜色渐落,方在长安的催促下不舍回宫。

  宣仁殿内,莫悁才将煦阳哄睡,梁帝见她闲下来,便悄悄走到她身后,揽住她的腰,贴着她的面柔声说道:“朕下午去看了咱们儿子。”

  莫悁一惊,强忍住翻涌心绪,只说了个“嗯”字。

  梁帝又絮絮叨叨地讲:“虽说是同胎所生,可到底不是在一处养的,两个孩子长得不甚相像。萱儿更高更壮些,沉默寡言,煦阳就如同水做的一般,娇小灵巧,整日活泼的像只小皮猴子。”

  莫悁越听,心中越痛,到了最后,竟如针扎一般,心上不知被戳了多少小孔。

  “过几日,你和朕同去看看他如何?把煦阳也带上。”

  “陛下带煦阳去罢,臣妾就不去了。”莫悁低头回道。

  “你这又是何必……”

  话音未落,莫悁便打断道:“明日娴昭仪要早来向臣妾告辞出宫,臣妾今晚想早些睡。”

  梁帝搂着她久久不忍放开:“朕不逼你,朕知道你心里苦,快睡罢。朕会一直陪着你的。”

  且说次日卯时初(凌晨五点),娴昭仪便早早起身收拾行装,准备动身前往浅青寺。

  “夫人已经向太后求了恩典,娘娘您又何必一定要去那苦地方熬着?”寄云一边给她装换洗的衣服,一边抱怨道。

  “既做错了事,就该受罚。姑姑若是觉得那地方寒苦,大可不跟我去,留在宫里便好。”

  “这……”

  娴昭仪回头对她笑道:“姑姑放心,我自会向母亲说明原因。一则,这听雪楼内每日还需有人看管清扫,离不得人;二则,青萍才来,少不得要劳烦姑姑提点。我在那边修行抄经,使不上这么多人,只留怀柔一个在身边便好。”

  寄云听后,心中窃喜,又假意笑道:“既如此,那奴婢愿听娘娘的差遣,继续留在宫内为娘娘效力。”

  娴昭仪微笑点头,见东西已经收拾妥当,便去正阳宫向莫悁请辞。

  而莫悁昨晚因思念儿子,一夜未曾好眠,今早起来,只觉得头疼乏力,不便梳洗见客。崔嬷嬷见状,请了莫悁的示后,便直接邀娴昭仪前往寝殿椅上说话。

  嫔妃平日里只在正殿请安,娴昭仪又同莫悁不大往来,因而甚少进入寝殿。

  “虽是带发修行,可你毕竟还是嫔妃,本宫不会置你于不顾的。若少了吃的穿的,大可直接差人来向本宫讨要。只是还有叮嘱一句,那寺里的姑子多半严厉,你自幼娇生惯养的,怕是受不住她们的严话儿……”

  “娘娘放心,无论什么话,嫔妾都承受得起!”

  这话又让莫悁颇感意外,她不禁注视着娴昭仪回道:“很好。如此,本宫也就放心了。”

  娴昭仪点头,谁知抬头间却正巧看到了旁边架子上的一个琥珀鼻烟壶,看了一阵子,她对莫悁笑说:“娘娘也喜欢这种鼻烟壶瓶吗?可巧,嫔妾的祖父也有一个相似式样的瓶子。”(见章尾说)

  莫悁的思绪一下被拉回两年前:当年,她被梁帝身上的凤髓香所害早产,从畏罪自尽的陶也身上找出了一个装有香料的鼻烟壶。蔡公公查出来历后,告诉莫悁这壶三四十年前被杜老太爷所买,后丢失无踪。

  蔡公公在追查时,为了避免有人疑心,便造了一个类似的鼻烟壶前去杜家询问。而这伪造出的瓶子后来一直被莫悁所保管。蔡公公连查了两年,一直没有结果。娴昭仪今日若是不提,莫悁竟险些要将它忘了。

  “不错,这壶式样精巧,本宫很是喜欢。想不到本宫竟和昭仪的祖父如此投缘!”莫悁听此,忙又问道,“那杜老太爷的壶,可还在吗?改日得空时,也拿来给本宫瞧瞧,说不定它们当初还是一对呢!”

  (本章完)

继续阅读:第二十七章:修行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梁宫遗梦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