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过一场雪,过个三五天,气温便有些回暖了。
柳笑花在家歇了几日,得知宋百川要去山脚下碰碰运气,看能不能打到野鸡,便活了心思,缠着他带自己一起去。
山里有一脚印深的积雪,到处白茫茫一片,奇怪的是树林里有一排女人的脚印。
她抓紧他胳膊,四下看了看,并未见到女人身影,紧张地吞了吞口水。
宋百川故弄玄虚,沉吟一声:“按理说不应该有人进那片树林。”
“有什么说法吗?”她本就紧张,经他一说,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没事,我们两个人呢,不怕。”他目视前方,冷硬的面孔微微紧绷,营造出紧张气氛。
悄无声息的攥着她的手,感受她嫩滑的肌肤,若无骨的手掌,心底窃喜。
走的更深一点,不远处树恨处有个毛茸茸的东西动了一下。
“是狐狸,媳妇儿,你在这儿等我,我过去。”
“哎,等……”
柳笑花正要让他等等自己,他可倒好,动作迅速、悄无声息地冲了过去。
气的她踢了踢脚边的雪,这一踢就踢到了东西,蹲下来将周围的雪扒拉开,稀疏的草丛里一个小头冬笋刚冒出来。
这可是个好东西。
她蹲下来在附近找,像挖宝似的,找到一个大一点的挖出来,丢进背篓里。
挖着挖着,挖出了一段距离。忽然,视线里出现一双女人的鞋子。
柳笑花脑海里浮现适才那排鞋印,一个屁股蹲坐在地上,头皮发麻。
“前面我挖过了,你去那边找找。”
女人清冷的声音响在头顶,柳笑花松了口气,微风吹过,额头一片凉意。
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竟吓得冒汗了。
“好。”抬起头来,映入眼帘的是二十出头的女子。
长时间的辛苦劳作使她皮肤粗糙,生了干纹,一双秋瞳略显沧桑,嘴唇干裂起皮,尤其一双手,手指尖带着泥土,手背冻出裂纹。
打了个照面,女人便走了,身后背篓装满了冬笋,还有一捆树枝。
“花儿——”
宋百川声音传来,她应了一声,往他那边走去。就见他手里拎着两只野兔子。
她挑了挑眉:“不是去追狐狸了嘛,怎么变成兔子了。”
伸手摸摸兔子脑袋,毛茸茸怪可爱的,肯定也好吃。
“狐狸跑了,在它窝里发现两只兔子,”宋百川眼底满是宠溺,“上次见你很喜欢兔子灯,就抓了回来。母兔子肚子里有小兔子,生下来养着玩。”
他们自己日子都没实现饭桌自由,还养小兔子。
柳笑花想到佩佩,自然地挽着他胳膊:“那就养着。”
想起刚才那女人,便跟他说起,“我刚才看见那排脚印的主人了,的确是个女人,看着比我大几岁,挖了好多冬笋。”
“是君兰嫂子吧,”宋百川将她背篓里的冬笋捡出来,扔进自己背篓里,“她丈夫不是个东西,两个孩子都是她卖咸菜养的,每年冬天都挖很多笋回去做咸菜。”
君兰是家里闹饥荒,逃荒过来的,饿的奄奄一息了,是现在婆家把她救了。
她就以为遇到了善良好人家,一碗粥就把自己嫁了,婚后才知道婆婆不是个东西,连续两胎没生出女儿,跟她彻底决裂。
丈夫好吃懒做还赌博,大拖油瓶一个。
要不是她会做些酸笋、酸豆角这类咸菜,一家子能不能活到现在都不好说。
然而。
柳笑花只听见了几个字:酸笋,酸豆角。
这可是螺蛳粉的配料!
“媳妇儿,媳妇儿?”
回到家,柳笑花便睡了午觉,一觉睡到将近吃晚饭,还是宋百川来叫她才醒。
“怎么了?”
“小妹过来送衣裳,佩佩叫你你也没起,我还以为你生病了。”伸手探了探额头,温度正常才放下手。
柳笑花来了兴致:“睡得熟了点,给我看看衣裳。”
她刚刚梦见在古代开了一家连锁螺蛳粉店,家产上千两,很快就能回现代了。
美得她不愿意醒。
将小妹做的衣裳拿来,款式按照她画的图纸所画,竟还多出两块肚兜。
“佩佩,子靳,来试试新衣裳。”
俩孩子洗了手试衣裳,袖子长了一点,明年也能穿。
“娘亲,我也有新衣服啦,好漂亮阿,我好喜欢。”佩佩爱不释手,臭美地在镜子前面转圈。
子靳摸着舒适的面料,偷偷看了柳笑花一眼。
留意到他的小动作,柳笑花笑着问他:“子靳穿着合不合身,喜不喜欢啊。”
“嗯。”子靳点了点头,想到什么多说了句,“合身。”
“过阵子带你和佩佩去逛街,正好穿。”说着,见天色不早了,柳笑花便去做了晚饭。
饭桌上,宋二郎一家见过了衣裳,他眼前一亮:“嫂子手可真巧,这小衣裳比买的成衣还好看。”
柳笑花就爱听这话,扫了眼偷偷抿唇笑了的宋小妹,大咧咧说道:“我可没这么巧的手,我买了布匹棉花,小妹帮我做的。厉害也是小妹厉害。”
“真的?小妹这么厉害,平日看不出来啊。”宋二郎这个哥哥都多有感叹,“二哥出布料棉花,给你小侄子也做一件呗。”
宋青茹太过腼腆,与一自家哥哥交流都不多,闻言诧异了一下,随后脸色爆红,坐立不安。
小声解释:“不是的,我做的不好,是嫂子的样式好。”
“光有样式没有手艺,那也是不行的。”柳笑花趁机夸了一番。
宋小妹害羞归害羞,看她的眼神带着感激,像终于有人信任她似的。
饭后,一家人各回各屋子。
柳笑花始终惦记着酸笋,称出去转转,便要去买点酸笋回来。
一出门看见秀芹,主动搭话:“嫂子,吃完饭啦?”
秀芹快走几步跟她一起:“还没吃呢,虎子偏要吃咸菜配粥,我去君兰家换点咸菜。”
“巧了,我也要去呢,买点咸菜明天吃。”
“君兰带着俩孩子,养一家人不容易,做咸菜赚点辛苦钱。咱们自己村儿买不用拿钱,用米、鸡蛋、菜什么的换就行。”
村儿里你吃我一口菜,我吃你一个蛋是常事。
“这样也挺好,嫂子你等我会儿,我回家装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