秣陵是一座雄阔的城市。
但一下子容纳下这四十万人口,登时让这座雄城也稍显捉襟见肘。于是,多余的人口便向来时经过的湖熟和句容城疏散。
这件事情,刘旸就交给虞翻去办。
这些吴郡来的百姓,经自己的父母官调度,自然听从。
同时,刘旸命朱治将兵员补齐到一万人,武器、铠甲由丹阳郡提供。朱治在吴郡百姓中挑选了七千精壮,把三千人的队伍扩充到一万人。和周昂统率的一万丹阳军一样,听从魏延的调遣。
魏延实际负责往后的战事。
先锋之职,交给了蒋钦。
目前,他的两万先锋军已经进驻宛陵,这座丹阳郡的郡治所在地。
说起来,拿下这座城池可以说是毫不费工夫——当九江军先锋逼近城池二十里外时,城里的数千山越守军遂即丢弃城池,往王都泾县撤退。
这个时间点正是金奇突袭吴郡之时,所以山越守军选择了撤退。但是他们也将一应军械辎重捣毁、烧毁,留下一堆无用的破烂灰烬。
本来的目的,也没想着能拿下宛陵,更多的是试探敌人。
消息送回后方——丹阳城的统帅府,魏延立即命令乐就运送守城器械去往宛陵,同时责令蒋钦整顿城防、巩固城池。
山越蛮子退出城池,笼罩宛陵百姓的恐怖气氛消散一空,为了不让自己再次陷入这等时刻胆战心惊的处境,大家踊跃前来,帮助九江军搬运滚木礌石等等。
宛陵富商大贾运来酒水、牛羊,犒劳三军。
军民同庆,作战以来的紧张、疲惫消解大半。
等到第二天,睡饱之后,战士们如同换了一副面貌。
精神倍儿棒!
以二十多年纪,便掌管万人部队,蒋钦除了心中无限感激少年将军对自己的知遇之恩外,日日兢兢业业、不敢懈怠。
山中所学,尽皆施展开来,稍微适应一番便完全的熟练,就像自己生来就是要干这行的一样。
条条框框,清晰明朗,两万大军如臂使指。
即使军中老将也不禁被青年的统率之能折服,于是更加配合。
一个月后,这支先锋军便像是蒋钦亲自训练出来的一般,丝毫不见违和。
……
庐江方向。
自刘旸的书信送达的那天,庐江太守陆康便命卫旌点齐庐江军马,压至长江边上。有甘宁水师的协助,随时可渡过长江,进入丹阳郡境内。
甘宁占据着春谷城,得了庐江的援助后,更是如虎添翼。
如今算上三万庐江军,他手下可调度的兵马达到了五万人。
此刻,春谷城中,兵曹府。
卫旌渡江而来,进入府邸,和甘宁商议作战计划。
第一次见眼前声名鹊起的无双将领,卫旌的期待一点也没有落空。甘兴霸真如传闻中,不,是比传闻的还要引人瞩目。
“子旗兄,劳烦了。”甘宁热情的打起招呼,刘旸来的信中已经说明了双方之间的关系,那资历就远在自己之上了。
“兴霸兄,不必客气!接下来,我将听从你的命令行动。”卫旌诚恳地说,和他争夺主导权?算了吧,那不是班门弄斧,自找天下人的取笑吗。
“那谢过子旗兄了。我目前已经有了一些计划,但是将军大人命令暂时不宜主动进攻,所以我也在等。”
“将军大人有说明缘由吗?”
“山越人全民皆兵,如今全数下了山进到泾县居住,如果我们逼得太紧,将极大可能引发一场不休不止的死斗!”甘宁眉头紧蹙,心大如他一想到几十万人参与的死战,也不禁身体发寒。
“说的极是。”卫旌赞同道,“旌久居庐江,知道这些山越蛮子的脾性,那是被狗咬了、也要咬着狗不放的家伙们!”他脸上浮现一丝凝重——好像就像是和山越人发生过不愉快,还吃了瘪的样子。
“这点我已经领教过了。”甘宁不由自主的回忆起那夜的袭营,虽然完全占据了主动,但依然付出了本不该出现的伤亡才拿下他们。
……
与此同时。
吴郡的惨败和接下来的结局,已经在江东还在观望的剩下两郡间传得沸沸扬扬。
会稽郡太守王朗和豫章郡太守华歆,不约而同的做出了相同的决定:共同出兵。
就此,会稽豫章联合军总共八万人,从南边威胁山越王国的后方。在王朗的带领下,联军接连取得两场战斗的胜利,将山越人民不断往腹地里赶。
……
山越王国陷入三面为敌的险境。
大王祖郎集结将领、各族首领、长老和大臣,于王都王宫,共议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