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国的皇族保不住自己的天下,不消多久,这片南国山河就能归为融国了。
这是藏邺告诉四方辰的。
他是融国派来的细作,潜伏和王身边多年,就为了怂恿这个蠢货闹翻信国的朝堂,他们大融才好从中得利,让整个天下都姓薄。
就在四纪出嫁后不久,藏邺就探出了苏眉的来头,本来他并不知道咒术的事,只是想着要除掉这个碍事的能干人而已。但不知自己倒是救回了真正的陛下。
没过多久,陛下的密信就来了,让他按部就班筹备围攻之事,然而只字未提李将军带过去的消息。
这位李将军,就是护送四纪出嫁的信国使臣。他早已叛国,与藏邺里应外合联络融国,也是他在四纪大婚前一晚将密信递进粹安宫的。
只可惜那封密信被易沉藏了起来。薄颜之所以不知道此事,应该是苏眉被杀害后弥留了片刻,易沉在昏倒后幸运地没有立刻消失,但也知道薄颜要回来了。所以才把密信藏在画卷里,因为她知道四纪会想他,一定会翻出这张画的。
刚好那时咒术松动,虽然薄颜最终还是回来了,但却没有这段记忆,这才让易沉的辛苦没有白费。
不过那封密信本就不重要,眼下,逼宫已经开始了。而和王呢?直到此刻才知道,自己竟然被骗了这么多年。
是,他野心勃勃,想要皇位,但没有想过要通敌叛国。他恨四方四纪,也没有想过借融国皇帝的手推翻四方家。
可现在再来装清高,已经晚了。他一心以为藏邺在帮自己报仇,所以把所有的权利都给了他,也把所有他知道的关于皇族的机密说了出来。
有了他的鼎力相助,藏邺和李将军想要攻破皇城直捣皇宫简直轻而易举。隐忍多年终于要成大事了,藏邺终于不用顶着虚伪的假笑逢迎这个愚蠢的和王,也终于让他看到了自己的真面目。
功夫高深,心狠手辣,一切都被他算计地妥妥当当,要不是真有本事,他怎么会被陛下选中。
看着他真正的阴险嘴脸,和王一阵胆寒,突然想到了自己爱妻的死。
“难道吾妻她……”
“王妃?”藏邺挑了挑眉,“呵呵呵……四方辰,你老婆可比你聪明,不过有的时候聪明并不是什么好事,不然……”他笑着逼向浑身僵滞的和王,如恶鬼一般残忍,“不然她怎么会被我掐死呢。”
只这一句,就让四方辰彻底崩溃了,他的爱妻不是被四方四纪害死的。甚至屠杀王府,放火灭口,害他连给自己的王妃收尸的机会都没有的人,不是四方四纪,而是他最为信任的藏邺……
何等愚蠢,竟然错给仇人做嫁衣。
可他根本奈何不了藏邺,也没法阻止他的逼宫,难道他要成为大信的祸国罪人么,他……不曾想过的。
不过藏邺也不是一味的过河拆桥,毕竟四方辰还有作用呢。他的几个儿子正好能拿来当人质,还得劳烦和王殿下,出面指控四方四纪的罪行呢。
和王悲怆难言,恨不得举剑自尽,可他的儿子们不能有事啊。
藏邺不紧不慢,根本不怕他乱来,又好言相劝让他识大局一些。并且信誓旦旦地保证了待到天下归一之后,他们陛下不会苛待他这位功臣的。
和王冷笑,功臣?当所有人都像他们一样卑鄙么。无奈他自己造的孽,也只能活血吞了。
这几个月来,薄颜一直在暗渡陈仓地调兵遣将潜入信国地界,眼下已经集结。李将军也找上门来,当着和王的面直言今晚就可以发兵,有融国来的部队,再加上他这个将军的兵权,攻打一个孱弱的皇族足矣。
和王愤恨,本想趁着他们交谈偷袭李将军,却被藏邺反手撇断了手臂,惨叫着跌倒在地,吓坏了被锁在房里的几位王子们。
李将军授意,径直把凄惨的和王带到了叛军面前,凑在他的耳边低语了一句“和王殿下,您已经没退路了,想想您的几位王子们吧。”
和王不语,脑海中浮现出的,是他的王妃最后的那滴泪。至死她都护着他们未出世的孩子,那个时候她该是何等的绝望。
他竟然被杀妻的仇人利用,还不得不把长枪短剑对向自己的氏族,彤彤火光映在他的眼中,好似已经吞没了百年来的信国山河。
逼宫反叛,他们不需要理由,但总该有个借口堵住泱泱众口。所以李将军就逼着和王打了个复仇的旗号,将四方四纪拉下水,将年幼无能的小皇帝拉下龙座,自立为皇。
本该死在大火中的和王竟然出现在叛军营中,这是许多人没有想到的,更没想到叛军的集结竟然如此之快。
夜幕已经黑透,虽无星月,却被染成了通红。宫中俨然已经鸟兽散尽,宫人内侍们仓皇奔走,明明出不去,也要想尽了办法逃出生天。
唯一镇定的就只有石珠,她护在太后和陛下的身边,下定了决心要与信国共存亡。
当时她收到密信,得知融国君薄颜居然要吞并信国时,甚至都不敢相信。但她不敢不作真,赶忙召集了大臣调动兵力,这才发现李将军以及几位心向和王的臣子竟然要发兵叛乱。
可再是愤恨也为时已晚了,这才一日之后,宫外就已经被重重围住,可见这些贼子们早已筹备良久,趁着镇国大长公主不在,就要翻了信国的天。
诚如薄颜所说,信国的兵力的确孱弱,又因为要接回四纪而分派出了小一半的兵马,眼下能强撑多久,她不知道……
小皇帝四方海被房太后紧紧搂着,虽然害怕,却不肯落下泪来。伸出小手抓住石珠的袖子,“石珠,我们都会死在这么。”
房太后闻言泣不成声,石珠却没有哭,缓缓蹲下来平视着陛下,郑重地点了头。
“陛下,信国很可能要亡了,但是陛下不用怕,国在,家在。若国亡,下官会陪着您还有太后,随国而殇。”
这话太直接,让房太后悲从中来,捂住儿子的耳朵不想让他听到,一边让石珠不要再说了。
可四方海却挣脱了母后,仰头一脸的倔强。“母后,您别哭了,您是大信的太后,朕是大信的皇帝,我们都该威严从容地为国赴义。只是……”
他忍了许久,就是不肯让眼眶里的泪珠子滚出来,“只是姑姑她什么时候能回来?不是说去接姑姑了么,为什么她没有回来?”
房太后说不出话,只顾着摇头,还是石珠应了话,虽然是去接了,但恐怕……来不及。
没想到殿下竟然如此命苦,嫁过去是离了心的融国君,回来又是山河将破的故土,哪里都没有庇护。
“陛下!太后!石珠大人!”
就在这时,一名武将冲了过来,禀报说和王现身了,就在宫门外,喊着找镇国大长公主报仇。
“报仇?”石珠不解,又听那武将解释说和王叫嚣着是四方四纪命人屠了和王府又放火灭迹,所以要找她报杀妻之仇。
石珠一听就明白了,哪是什么报仇,不过给自己的反叛找个由头罢了。如今都已经荒唐到了这个份上,还有必要如此虚伪么。
“知道了,你回去守着吧。”
她转过身,望向长华殿的方向,如果他们撑不住了,殿下该怎么办。若要赴死,也该一起啊……
可四纪才不会那么容易妥协呢,她不会死的,绝不能让薄颜得逞。
宫城外,李将军带着将士们叫嚣要复仇,反而是和王一言不发,阵前的兵卒们则浴血厮杀,一派的国之将亡。
就在这个时候,叛军营的后方竟然传来了一声铿锵的低吼,“谁说本宫害了和王的!”
众人一愣,回头竟发现是镇国大长公主四方四纪。她不应该在融国做她的皇后么,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四纪站在那车前端段,身旁护着的是翠榴和吴中令。
信国不知融国的野心,融国不也同样不知晓四纪做了什么么。她催促着抢在薄颜的大军压来之前回国,总算是赶上了。
她的脸色抹了胭脂,看起来精神倒还好,发髻高耸,还是那副巍峨的模样。
不管她到底有没有杀害和王一脉,到底是信国这些年来的支柱。那些将领们刚刚还叫的响,此刻见到她,反而不敢吭声了。
藏邺一愣,她怎么……陛下的计划可是算准了她不可能回来的,如今稳住信国军心的人回来了,就只能打场硬仗了。
四纪不管这些阴谋暗算,她拿出那封密信大声念了出来,顿时就有一部分臣子将领动摇了。
他们之所以站在这,是要支持和王上位,那些叛军不也是为了辅佐和王么。什么时候竟有人通敌?那他们岂不成了叛国罪人?
虽然都是叛乱,但通不通外敌意义可不一样,这让李将军的脸色顿时煞白,就连藏邺也满眼的震惊。
这东西怎么会落到她的手上?她又是怎么回来的?陛下到底怎么回事怎么能把她放回来呢。
这些问题无需四纪来作答,自有吴中令来主持大局。他看了眼这些将领士卒,心下已经了然。
藏邺先是利用和王集结了一些想立新君的臣子,又联手有实权的李将军,再加上融国的部分兵马。
哼,乌合之众。那些个只想拥护和王的将领们一旦知道自己成了叛国的大罪人,立马就成了软脚虾,甚至会调过头来围攻李将军和藏邺。
而吴中令需要做的事情,是让这些融国的将士们赶紧回到自己的底盘上去。
他跟着四纪离开的时候,可还带着自己的官印令牌呢,又赶在薄颜的圣谕之前回来,正好能忽悠他们一把。
“融国君有令,所有融国士兵不准进攻,即刻回国!”
然而他的话,没人肯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