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卓文不认陈铎的衣冠冢,自然要想办法做点事。
杨太傅知道自己家这个小子的心思,在陈家参加了丧事便让站在灵堂呆呆愣愣的杨卓文跟自己回去。
杨太傅将杨卓文带上自己的马车,缓缓的往杨府而去。杨卓文和杨太傅身上还带着陈府小厮的麻带,这会儿二人面对面坐在马车里,严肃又有点滑稽。
“您是要劝我别做什么不好的事吗?”杨卓文抬头看向自己的父亲。从小到大他都是受着自己这位父亲的教育。他读的书,写的字,行的德,都继承于杨太傅。
但他从小又和陈铎长大,说到底与杨太傅其实很不一样。杨太傅从小走的文人路子,哪怕后来多年从政圆滑开明许多,也大多是求稳迂腐的。也许他曾经有过年少轻狂的时候,不然不会和陈老将军走的这样近。
但现在的杨太傅,杨卓文不确定他会不会允许自己做这件疯狂的事。所以他问出了这句话。
“我不会。”杨太傅说。他笑了笑,道:“你小子,从小到大只要心里憋着坏的时候,就会沉默不言。你一定没注意过,你平时常常带着笑意,一这样就不会笑。”
这话其实陈铎也对他说过,但那时候的杨卓文只当他开玩笑。没想到自己的情绪外露这么明显,再看看自家老爹,真是格外不显山不露水。
“去吧。京都的风也该换个方向吹了。咱们杨家这么多年没有动静,这会儿风起来了,也该出来动一动了。”杨太傅想起赵离攸的吩咐,缓缓说到。
赵离攸虽远在北方,但早先就下达命令,让杨太傅在越王败北后搅动京中浑水,让京都乱起来。
赵离攸知道如今京都一团乱。
先有陈贵妃妄图谋权篡位,后有戚媱在老皇帝身边虎视眈眈。中间还有个不清楚是谁的势力搅动风云。赵离攸只觉京都乌七八糟,早就不能理清。
且这次风波之后,不论赢家是谁老皇帝都活不久。这是大家心照不宣的事。一来越王要谋朝篡位,那老皇帝只能是太上皇。或者他心狠点,为了杜绝后患可能直接杀掉老皇帝。
再说戚媱。她肚子里的胎儿不论男女,依照她处理赵长琌的手段来看,必然只能是男孩。或者说,就算她生的是女孩,那她也有办法让这个女孩儿变成男孩儿。假凤虚凰,这样的事只要有能力,就有胆子做。早在戚媱进宫的时候,赵离攸就知道传说中宠冠六宫的齐贵妃乃是薄侯赵长琌的侧夫人戚媱。
戚媱的肚子里出来的是男孩,就有了继承大统的机会。既然越王在她的计划中已经是瓮中之鳖,剩下的唯一能够阻碍戚媱孩子登基的不稳定因素,就是一直宠爱着她的老皇帝。
戚媱已经不惜放弃礼义廉耻勾搭老皇帝,这样的事她怎么没有胆子做?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赵离攸如今要做的就是黄雀。就让戚媱与越王斗去吧,到时候他赵离攸坐收渔翁之利,实在便利不过。
但要坐皇位,靠着嫡子的身份必然不够。所以,他要在京都混乱的时候打下北方匈奴与乱民勾结的叛军。这样赵离攸的民望才能上去,天下于他晋王的名声才会好。
故而赵离攸请巫存与之同行。这就是他打的算盘。巫存在他身边,他受伤了能有人看。最重要的是,自己的腿能够随时随地“好”起来。哪怕好久之前赵离攸的腿就好了,但为了安全和合适的机会,他硬生生的等了这么久。就是为了这一刻。
于是,赵离攸让杨太傅带着外人看来是“中间派”的朝臣暗中活动了。一旦戚媱的孩子登基,那么就会有各种流言蜚语中伤她。自古皇位都讲究立嫡立长,哪怕许多朝代的皇帝都不是正统出身,但这个身份对于天下儒学士子都非常重要。这就是赵离攸撼动戚媱的倚仗和第一步。
然后,他攻下北方匈奴,腿伤痊愈。功名在身,又是皇后嫡子。拨乱反正,名正言顺。这是第二步。
最后,他登基继位,开始执政。在这之前,老皇帝的意愿,陈贵妃越王的威胁,戚媱的阻拦都被消灭。没有人能挡在他面前。
杨太傅作为赵离攸心腹,知晓他的意思。如今杨卓文因为陈铎的死亡有了别样的心思,杨太傅自然全力支持。这正好顺了赵离攸的意思。
不过杨太傅不是拎不清的人,他嘱咐道:“你做什么事,记得万万不要出格。起码不要让人觉得是你做的。卓儿,你懂为父的意思吗?”
“孩儿明白。”杨卓文沉重的点点头。
既然陈铎是跟着越王出去时出的事,还死的如此蹊跷,是个人都知道这事儿必然有陈贵妃的手笔。所以,杨卓文不会让陈贵妃与越王如意的。
既然杨太傅授意了,看来他对陈贵妃做什么他也不会管。杨卓文脑子里其实早就想京都的形式了。他想着既然如此,那不如就顺着他们的意思,给陈贵妃好看。
他想了想,问:“父亲,如果赢家是齐贵妃。您准备怎么办?”
“船到桥头自然直。卓儿,现在你想找谁做什么事就去吧。越王都倒了,齐贵妃又算什么?”杨太傅说的毫不在意。
意思就是你随便搞事,反正现在也没有人能分出精力查你。就算查到了,那杨太傅也不是吃干饭的。
杨卓文算是放心了。他如今虽然怨气滔天,恨如沧海,但并不代表他失去了理智。杨卓文没有了后顾之忧,要做什么事就方便了很多。
可以说,他准备跳出来搅局,给陈贵妃和越王的胜率造成了沉重的打击。某种意义上来说确实会让赵离攸的计划推进的更加顺利。
京都的百姓多少都挺喜欢陈小将军的。毕竟长得好,人也好,还身有战功。年纪轻轻就已经领兵打仗,英名在外。如今他去了,加之对陈老将军的尊重,百姓们也有自发披麻戴孝去叩拜的人。
待到陈铎的衣冠冢出殡时,京都更是一片荒凉。满是落日余晖,黑夜将近之感。
陈铎要求李二娘带他出来,正好赶上陈府给他出殡的日子。他带着斗笠,和李二娘站在人群中,看着府中家眷和陈老将军亲自为他扶灵。他斗笠下的眼睛酸涩。
这几天他也想清楚了。看来京都真的要乱了,这时候基本没人可以信。他能做的只有保皇。
如果是陈老将军,他会怎么做?
陈铎并不知道齐贵妃的野心,但陈老将军其实是知道的。但老皇帝做了一件事,彻底让他寒心了。那就是不能怪罪越王,也没有彻查真相。没有任何交代。
陈老将军之前也曾经说过老皇帝过度宠爱齐贵妃的问题,但老皇帝不仅没放在心上,而且对陈老将军有了一些芥蒂。
如今有了陈铎这个疙瘩,陈老将军彻底和老皇帝离心了。
陈铎看着自己的殡仪队伍渐渐远去,再也没有出来勘察情况的心情。这会儿他沉默寡言,最后李二娘索性带他回到院子里了。
赵离攸远在千里之外,料中京都的情形这其中未尝没有巫存的功劳。但同样,巫存作为戚妱的师父,难免担心如今身处京都的她的安全,于是问赵离攸能不能提醒戚妱这几天小心。
因为赵离攸要做的事太过机密,所以巫存不好轻举妄动。之前给戚妱传信那是因为彼时他们还没有到最紧张的时候。如今赵离攸决定争一争那个位置,巫存也就不得不慎重。
赵离攸心中念着戚妱,如今他们远远的隔着,所以赵离攸对戚妱的问候全都由巫存代劳。如今巫存专门问他这件事,赵离攸点头答应了。不过嘱咐他说话呀故意分寸。
巫存便给戚妱传书,问了她近日的情况,又说了最近京都不太平,让她多多注意。期间又说北方肯定战事越发紧张,最近可能无心顾及她。还说赵离攸的腿他几年前想法子治好了,得空与她讲讲赵离攸这种断腿怎么治才妥当。
顺便隐晦含蓄的说了说赵离攸的情感。
巫存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外表冰冷,但其实内心话痨而且有点八婆。前几年在凌云派的时候,戚妱就已经领教过他的真实性格了。有一次他其实好奇断水,便让自己的大徒弟,戚妱的大师兄来问。诸如此类还有许多,这里暂不赘述。
戚妱看着那封信,说:“真没想到,赵离攸的腿已经好了。”她面无表情的抬头,对断水说:“他瞒的可真好。这么几十年,我竟然半点不知道。”
戚妱说的几十年包括她上辈子。这两辈子加起来,他竟然半点不知道赵离攸的腿其实是好的,还是巫存治好了的。
断水不清楚戚妱那几十年是个什么意思。不过她惯性认为戚妱这是又说错了,也有可能是十几年。
不过断水没说话。不清楚情况的话她一般不会说话。
“不过,我的想法也不会变。”
戚妱如是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