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大妞起得很早。
“娘,我们今天吃什么?”
别误会,吴大妞可不是只等父母喂饭的懒货,她问的是今天去咸鱼坊中午带的饭吃什么。确定好吃什么吴大妞才好动手做。
“吃鱼吧。”吴娘子道。
吴大妞撇撇嘴,心有不满却又懒得开口,因为她也不知道除了鱼还能吃什么。
这就有点身在福中不知福,多少地方连肉食都没见过,而豪州百姓却能天天吃鱼。
不过这鱼可不好吃。
吴大妞家里的鱼不是咸鱼坊柳石英交给大伙儿的腌鱼。咸鱼坊的鱼再垃圾,首先要抹一层油,再抹一层盐,还不能偷工减料,否则要被打回去重做。
真败家!
这是吴大妞第一天在咸鱼坊上班时发出的感慨。
在吴大浪的教育下,吴大妞可不是个乖女孩,她怔怔地看着周围人手上沾满了油和盐,仿佛抹着银子做的银水,平静的外表下内里惊涛骇浪。
“这可是油……盐……”
“大妞,赶快干活,别发呆。”吴娘子提醒道。
“哦哦。”吴大妞这次回过神。
当时吴大妞只觉得咸鱼坊富贵,等到后来她才知道什么叫“富贵”。
她们真的换到了盐,完好无损的盐,实实在在的盐。
母亲第一次拿到盐时,整宿都未睡着,白天做活腿都是抖的,吴大妞也好不到哪里去,她真的凭自己本事挣到了盐。
再后来嘛……豪州挖土也能赚盐,抄书也能赚,比赛也能赚,这盐就有点不值钱了。
不,它还是很值钱,父亲同吴大妞说,别学那些眼皮子浅的,我们要向前看。
于是乎,哪怕家里盐很多了,多到柜子放不下了,吴大妞依旧早出晚归,不是在地里,便是在咸鱼坊,努力赚盐。
后来呢……贾老板来收盐了……
豪州百姓发财了!
那段时间豪州上上下下都没法睡好觉,每天一睁眼便是,要不要卖盐?万一以后没地方赚盐呢?
这两个问题折磨着豪州百姓,吴大妞不知道二十一世纪有个网络词叫痛并快乐着,但不妨碍她有同样的感受。
有吴大浪在,贾老板收盐价给的很公平,大家伙儿实在受不了诱惑,卖了不少盐,手里有钱,便想添置点东西。
“买什么买,等我出去一趟,要啥没有。”
吴大浪是怎么说,吴大妞如此相信父亲,于是她和母亲并没有加入抢购潮,柳石英的小店铺并没有收到吴大浪一家的贡献。
不过吧……
“大妞,这缺个角的桌子怎么卖啊?”
吴大妞正洗着脸,听到屋外有人喊,忙放下水盆,“100文。”
那人自然是要搞价的,“贵了!”
“哪贵了,正儿八经的好木料,不生虫,要不是缺个角能卖这点钱?”
来人看吴大妞那副同吴大浪一般无二的表情,不知怎地牙有些痛,他是真的想扭头走人,但吴村长这里东西是真的便宜。这桌子是真不错,缺个角怕啥,又不是缺条腿。
两人好一番唇枪舌战,终于以80文的价格成交。
成交一笔生意,吴大妞是很开心的,但想起柳石英脱口而出的“吴大浪这浑人又薅我羊毛”,她总是有点别扭的。
说不定以后豪州百姓不会来她这里卖残次品了。
将心比心,吴大妞也希望自己以后能用上不缺角的桌子。
“大妞,把熏鱼装好,走了!”
“诶,马上!”
吴大妞跑进厨房,把熏鱼带上,这就是她和母亲一天的饭食。
熏鱼不好吃,没味道,肉还硬,纯粹为了保存肉类放弃了口感。在以前,这已经难得的美味,是豪州人民赖以生存的手艺。
不过自从柳石英来了,盐有了,大家伙儿不再那么抠嗦,咸鱼渐渐代替了熏鱼,熏鱼便成了闲置品。
“什么时候能把这堆熏鱼吃完啊!”吴大妞吃鱼要吃吐了。
尽管如此,吴大妞都没有扔掉粮食的想法,庄稼人没有浪费粮食的资格,那是要遭天谴的!
路上,不少进城务工的小伙伴背着包,包里多是各种腌制品,她们日日在一起吃饭,吃得什么彼此心里清楚。
路上还有挑着泥担的劳力,那是去土坊换盐的人,吴大妞挺羡慕他们,土随便挖挖多简单,不像咸鱼,做不好还要重做。
“你懂什么!”一同进城的小伙伴反驳道,“我哥这几日挑土,说要求越来越严了。”
“是了,柳小姐要的土不凡,我爹也不敢随便糊弄。”
“土不是随便挖,有标准的。”
“我哥还羡慕我在咸鱼坊,不用风吹日晒,每天弄弄鱼,多简单。”
“可我们赚的也少啊,土坊盐多。”
“这倒是。”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高高兴兴,突然不知是谁说起“陆英”,气氛立马飙到顶点。
“今儿是不是该更新了?”
更新这个词,还是和柳石英学的。
“是了,今天该更新了。”
“陆英上次差点被陷害,好惨哦。”
“那炮灰活该,丢了灵器不说连落了个不辨是非的罪名。”
“不知道今天讲什么?”
“我猜要大比了。”
吴大妞听小伙伴七嘴八舌,不屑道,“你们说得都不对,我听王管事说,陆英没加入大门派,他要自己成立门派,自己当头。”
“真的假的?”
“骗你作甚?”
“这样也挺好。”
“当头多自在,你看王管事就自在。”
时间过得还是很快的,几人讨论会儿话本,眨眼间便进了城,大家轻车熟路往咸鱼坊跑去,就怕误了时辰被王管事责罚。
“这都什么时辰了!”
“快点!”
“后面的,跑着点,我要关门了!”
咸鱼坊每天有固定的开门时间,若哪天迟了这一整天都没法进去了,这还不是最恐怖的,最恐怖的是,迟到的话这个月的优秀员工便没了。
吴大妞已经蝉联榜首好久了,她听王管事说这个月优秀员工有大奖拿,她也不知道啥大奖这么值得拼命,但总归拼命就对了,自己觉得没用转手卖出去也是钱啊。
抱着这样的信念,吴大妞在咸鱼坊一干就是一天,中午吃点熏鱼,坊内提供热水,喝上几口热的,瞬间满血复活。
晚上吴大妞也不回家,在坊里点灯抹黑做活,即便环境这样恶劣,吴大妞的手艺也没受影响。
日子过的很快,到了发奖励的时间,柳石英带着几个壮汉去了吴家村。
吴大妞:……
这是哪门子的奖励?
“大妞啊,你们平时是睡在这间屋不?”柳石英问道。
吴大妞和吴大浪长得相像,父女两一齐愣着,像一大一小两个套娃。
最后还是吴大浪走上前,问道,“您要干什么?”
柳石英想了想,说道,“反正是好事,我也说不清。”
吴大妞:……
吴大浪:……
你这么说我们可不敢领奖啊!
“阿大,动手,在这儿盘,闲杂人等出去。”柳石英没耐心多bb,她相信眼见为实。
吴大浪一家被轰了出去,门口还站了几个身材高大的奴仆守门。
吴大浪:???
这是几个意思?
“大妞,你得的这个奖……”
吴大浪未把剩下的话说完,吴大妞聪明地接话,“我相信柳小姐!”
“怎么说?”
“抢她生意的是您不是我,柳小姐人很公正,不会恩怨不分的。”
吴大浪:……
这逆女大概是不能要了。
盘炕这事到底是技术活,盘好还要实验,完了还要晾干。
于是乎,当晚吴大浪一家在吴狗娃家睡了一晚,第二天个个黑眼圈上头,似乎是一夜没睡。
“有家不能回啊……”吴大浪爬起来嘀咕。
吴狗娃安慰道,“村长,放心吧,柳小姐不会害我们的。”
吴大浪没好气道,“柳小姐确实不会害你们。”
“但她会整我!”
吴狗娃:……
炕盘好了,柳石英还自带碳火演示了一番如何使用,村民听说村长家解禁了,纷纷带着吃瓜微笑前来围观。
柳石英也不赶人,或者说,她要的就是人尽皆知。
“真的热吗?”有人问。
柳石英把问题抛给吴大浪,“吴村长,你脱鞋上去试试呗。”
吴大浪这会儿好奇已大过被害妄想症,真的顺着柳石英的话头脱鞋上炕,惊奇道,“是热的。”
吃瓜群众发出惊呼声,吴家的两个小娃娃见爹说热了,便安耐不住兴奋劲,也拖鞋上炕。
“好热!好热!”
两小娃高兴地直蹦,他们其实也不懂炕的重要,但高兴就是高兴。
“可不能使劲蹦跶!”柳石英提醒道。
两小娃忙停下,心虚躲在吴大浪身后。
“村长,我能摸摸不?不上炕。”有人眼馋,忍不住问。
吴大浪很豪迈,“来呗,客气啥。”他隐约猜到柳石英要干什么了。
果然,在经过一轮摸炕活动后,有个小伙子问,“柳小姐,盘一次炕要多少钱?我给钱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