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水池
坟头蹦迪2020-06-17 17:393,342

  “要钱吗?”

  这是吴大浪了解前因后果的第一句话,温骁忍不住翻个白眼,无语道,“放心,钱由县衙出。”秋收收上的税款还在仓库落灰,柳石英打算在春天前好好利用一把。因此蓄水池计划钱财充足,不需另外征税。

  吴大浪闻言彻底放心,开始认真讲地如何种,一亩地需要多少水。

  温骁鹅毛笔写得刷刷,不到半小时便记了一张纸,吴大妞见她这么认真,一时好奇也拿着笔陪她记。这一拿就再也放不下了,温骁单方面宣布吴大妞以后就是她的助理了,随叫随到的那种。

  鉴于工钱丰厚,吴大浪不仅没嚎还开心地送了温骁一个缺了口的碗,说这是自己在仇县淘货时买的古董,很有历史气息。

  这话温骁一个字都不信,指不定是从哪儿顺的烂碗,卖不出去送她了,还古董?开玩笑,真古董吴大浪舍得送人?

  吴大浪冤枉啊,他是真心想感谢温骁,他买的时候店家确实说过这是古董,不过不确定是哪个朝代,他又不懂这玩意儿,这能怨他?

  吴大妞问,“爹,你买的时候花了多少钱?”

  “没花钱,”吴大浪特得意,“店家看我买的多诚心送的。”所以他送温骁也是诚心的。

  吴大妞直接气哭了,她的亲爹哦,怎么能抠成这样?温先生好心提拔她,吴大浪不好好感谢就罢了,还拿了个破碗忽悠人,简直欺人太甚!

  同吴大妞一般想法的人可不少,都说这神抠抠到马腿上了,人家好心提拔他闺女,他就给一个破碗?

  然而令众人万万没想到的是,第一个跑出来替吴大浪说话的竟然是受害人温骁,原因更是让人瞠目结舌。

  “真古董?”

  温骁嗓子都快喊破音了,因为连轴工作萎靡不振的精神头都转眼高涨,就连万分不待见的陆元风都一百八十度大转变。

  陆灵松点头肯定道,“虽然还不能具体确定年份,但一两百年是肯定有的,我手头没工具,不太确定。”世家子弟玩古董是雅事,不仅他,陆灵松也懂。

  “没事,没事,是古董就成!”温骁小心翼翼捧起破碗,再次确认,“真古董啊?”

  陆元风瞧不起她这暴发户的模样,不屑道,“真的,我发誓,保证。”

  “我……我……要怎么保存?”温骁开心地话都说不利索,她要发了。

  陆元风无奈开始科普古董如何养护,并且嘱咐温骁不要招摇,财帛动人心。

  “我懂!”温骁又不是傻的。

  可惜天下没有不漏风的墙,温骁有古董这事很快传遍亳州,是个人就上来问你那破碗真是古董,值很多钱吗?

  温骁又不是没事干,尤其它最近正统计全县用水量,必须到处走访,古董的事已经严重影响了她的工作。

  “陆七公子,你出价吧,这破碗你买了去!”

  “真卖给我?”陆元风还挺喜欢这碗。

  “比真金还真。”

  很快,亳州风向变了,大家都猜测陆元风花了多少钱买碗。

  温骁统一口径,“陆七公子有大见识,他打算等开春去拍卖行拍卖,得了钱分我一半。”

  “那敢情好!”有个婶子赞叹道,她觉得这办法不错,陆元风头顶谢无垢表弟的名头,应该不会坑了温骁。

  温骁擦把汗,这事总算过去了,就是听吴大妞说最近吴大浪病了,蓄水池的事得缓缓。

  缓什么缓!

  温骁一想到上辈子的惨事就头皮发麻,蓄水池的事必须排首位。

  “村长别气了,大不了我的钱分你一半。”温骁提着一筐豆皮,身后吴大妞叉腰皱眉,她很不满亲爹最近的表现。

  吴大浪手捂胸口,面色灰败,“温管事,不用安慰我,我就是自己难受。”

  “一人做事一人当,说给你就给你了。”

  温骁:……

  温骁扶额,“好了,这钱是意外之喜,我不准备花。”

  “不花?”吴大妞好奇道,“温管事,你要攒嫁妆吗?”

  温骁摇头,“不哦,我打算捐了建水渠。”

  听到这话,吴大浪一个鲤鱼打挺坐起来,斥道,“你傻啊,捐了做什么,县里又不是没钱修水渠。”

  温骁就……就特别无语=_=

  吴大浪绝对是她两世为人见过最难伺候的村长,明明丢了古董伤心的不行,却还惦记着现主人怎么花钱。

  “我怕天旱,能修多少是多少。”温骁随便编了个理由,这理由在古代很常见,靠天吃饭觉不仅仅是说说而已,农民是真的很怕天太热庄稼晒死。

  “总之,别伤心了,帮我修水渠吧。”温骁语重心长道,她是真的怕。

  温骁的一番筹谋吴大浪半点不懂,他想得有些歪,他以为温骁是见他太过伤心所以才故意把钱捐出去。虽然我失了钱财,但看你也没花着,我心里会好受很多。

  不,他没有好受很多,还觉得温骁年纪不大,心却宽广,是个好孩子 值得钦佩。

  “好,我帮你调查水量!”吴大浪如是说。

  温骁:???

  事情好顺利哦,她还以为要费一番口舌才能请动吴大浪出山,没想到这么简单。

  打死她都想不到吴大浪脑补了什么,只能说,功德现世,好人有好报。

  有了吴大浪加入,事情顺利很多,他由种地经验,几乎一眼便能瞧出这亩地需要多少水,多少肥,温骁顺便把肥料量也记了一遍。

  记完数据温骁便组织工人修水池,图纸都是现成的。柳石英画的图纸很简单,普通工人一看便懂,哪里需要留空隙,哪里需要留管道,都写的很详细。温骁只需要照猫画虎 组织工人施工就好。

  村里没去修路的人都来了,同样有毛衣工作服,温骁还额外提供晚餐,鼓励大家加班加点,要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大多有眼盲症,她真的会逼人抹黑干活。

  有次陆灵松来村里找吴大妞,远远看到小丫头正提着个大勺发姜汤,滚烫的姜汤,喝下一碗,满满的都是暖。

  “大妞,最近忙吗?”

  “你说呢?”吴大妞打个哈欠,“温管事比王管事还厉害,我这儿两天恨不得倒头就睡。”

  陆灵松安慰好友,“等事情做完就好了。”

  吴大妞:问题是照温管事这个架势,没有完的时候。

  有时候她忍不住想,温管事到底受过什么刺激,这么热衷修蓄水池,上辈子蓄水池成精吗?

  不管吴大妞理不理解,温骁的蓄水池大业依旧稳定进行中。

  “可惜不能修个更大的。”温骁望着快要完工的伟业,很惆怅。

  水泥等建筑材料都是有定量的,温骁再撒欢都不能越过柳石英做决定,因此只能暂时放弃大号蓄水池。不过她的担心柳石英也有,她同样知道明年旱灾要来,光靠蓄水池是不够的,买粮种红薯才是正理。

  红薯是比较常见的耐旱植物,非常适合干旱的时候种,柳石英地窖里红薯不少,只等开春发放给村民。

  温骁不知道这些 所以才会格外执着于蓄水池,心情郁郁。

  不过她是疯狂也并非没有永,陆灵松看了后决定在家也修一个,可以放活鱼,养点海产。不过水泥难买,家庭版的水池只能用木头。陆灵松建好后请吴大妞来看,这丫头转头就把这事突突出去了,大伙儿有的听个乐,有的心想木匠在亳州不难请,他也能来一个。

  一时间,亳州木匠突然变得抢手。有的人想得远,心想等下雪的时候把木池子一擦,不就能收集些赶紧雪水吗?省的大雪天去外面跑。冬天天冷,古代风寒可不是和你开玩笑,那可是要命的玩意儿。

  温骁听说这事儿,深觉还是群众人民有智慧,于是挨家挨户鼓励大家冬季蓄水,不要浪费宝贵时间。蓄水池修的很快,有一批已经投入使用,温骁指挥众人往里面注水,因为冬天有雪,还能储水,因此每个水池都不会注满,要等冬天下雪。到时候雪水掉落在池子里,自动化成水。

  不过这水卫生问题肯定有,不管是否饮用,必须煮沸!

  事情总算告一段落,忙了好久的温管理终于想起她还是温先生,而且是培训中心的管事。此时亳州百姓已经学完豆子的一百种死法,以及毛衣织法,就等豆腐乳了。

  毛线柳石英卖的不贵,百姓们都买得起,不管是练习用还是做买卖,都非常划算。

  此时亳州已经开始下雪,初雪总是美好的,在初雪中,亳州百姓迎来一种新食材,豆腐乳。

  配合面条,馒头都好吃,温骁一个人就能吃好几块。陆灵松也很喜欢,她是世家小姐,嘴不自觉地刁,豆腐乳是自她来亳州,除豆腐外最爱的食物了。陆元风见陆灵松吃得好 喝得好,整个人欢欢喜喜,喜气洋洋,终于不再提一起回老家的事。他明白,陆灵松更适合亳州。

  不过他暂时也不会走,亳州好东西多,他要多买一点带回去,相信愿意买单的人不在少数。只是如何不让吴家起疑终究是门学问,他还不能保证不出挑。

  诶,吴家是真的讨厌!

  诶,算了,他就不信吴家敢同他撕破脸,至于跪族陆若山,该无视便无视,煞笔成不了气候。

  事情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柳石英那边也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她终于炼出了第一把铁器。

继续阅读:出关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乱世大小姐:权倾天下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