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菊脸上闪过一丝别扭,下意识地朝着四处去看。这会儿正是吃完饭的时候,家属院里人不多,偶尔路过的人都令邓菊脸上更不自在。
“走,咱们先回家!”胡清越敏锐地察觉到哪里不对,忙招呼渭阳,“快,咱们带你小姑姑回家!”
“嫂子,你们单位分的这小楼真好!”邓菊有些局促,却更多是艳羡地四处张望,“难怪他们都说有单位的人好,这是真好!”
她一时间有些词穷,只反反复复地说好。胡清越便笑道:“放心吧,咱们国家的建设现在可是一日千里,以后说不定家家户户都有小楼房!”
“真的?那可太好了!”邓菊感慨道:“我倒也没那个贪心,能像前面那些红瓦房就行!”
“小姑姑,我妈妈不骗人。我妈妈很厉害的,大家都夸她懂得多,连我爸爸也这么说!”
邓菊被逗笑了,点点头道:“我觉得他们说得都对!所以你是想说,你妈妈说了咱们都会有楼房,就一定会有,是不是!”
“对啊!”渭阳连连点头,“小姑姑你咋这么厉害!一说就想到了!看来你也很聪明!”
邓菊被逗得大笑起来,那点儿局促不安都消失了,转头连连对着胡清越夸赞,“嫂子你是咋个教渭阳的?这孩子咋个就这么好呢?我就没见过比这孩子更逗人喜欢的!我真是太喜欢她了!”
胡清越还没说话,渭阳已经大声说:“因为我们都是一家人呀!”
几人说笑间上了楼,胡清越忙叫渭阳招呼着邓菊坐下,自己拿着饭盒,不顾邓菊的阻拦急匆匆地去了单位食堂。
家里的饭只有她和渭阳两人的,邓菊的饭量她是知道的,就算自己不吃,邓菊也吃不饱。
等她回来,邓菊已经在小主人渭阳的带领下把家里参观了一遍——尽管这房子一眼就能看完,但是渭阳却十分坚持地要带她参观,邓菊也十分配合。
饭桌上邓菊主动提出了这次的来意。
“嫂子,听说这边开了个百货大楼,里面卖什么的都有。”
胡清越点点头,“是,你想买什么?”
邓菊有些不好意思似的低下头,想了想还是决定开门见山:“嫂子,其实平时你和我哥没少给家里寄钱寄东西,我们根本不需要再额外添置什么的……我们用的,比别人家都好太多了!”
看着她脸上的愧疚,胡清越拍拍她的手,“瞧你这话说的,那等回头你参加工作也挣工资了,叫你给我们买点什么,你是不是也要说,你们用的比别人好……”
“不是不是!”邓菊忙连连摆手,“那怎么会,嫂子我……”
“小姑姑你怎么经不起夸呀!刚才我还表扬你聪明呢,你看不出来我妈妈是在跟你开玩笑吗?”渭阳正坐在一旁自己折纸玩儿,闻言突然笑嘻嘻地打断她。
“哎呀!”邓菊苦笑一声儿,揉了揉自己的脸。
胡清越却是叹了口气,“邓菊,你是最爽利不过的性格,今天这是怎么了?”
别看邓菊今天看起来好像没什么异常,胡清越却觉得她明显是有些难以启齿的话要说,两人真正相处的日子虽然不多,却经常通信,胡清越自信不会看错。
原本邓菊来到这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里就有些局促不安,心里又藏着事儿,脸上还得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原本就是个才十几岁的小姑娘,只是这年月里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邓家这几个孩子都格外懂事儿些,却也令胡清越觉得格外心疼些。
“你就直说吧,邓兰,出什么事儿了?”
“嫂子,你怎么知道的?”邓菊愕然出声,随即自己也摇头苦笑,“上两次你写信都在问,怎么会不知道!你是不是听到什么风言风语的了?”
“那倒是没有。”胡清越正色道:“就算听到我也不会信。”
邓菊脸上的神色一变,正想说什么,却又突然转头去看渭阳。
渭阳正好抬头,歪着脑袋看着邓菊,又看看胡清越。
“唉,又是小孩子不能听的?”渭阳小大人似的叹了口气,“我在奶奶家的时候就你们就总这样说!”
邓菊犹豫了一下,摇了摇头,“能听。”
转回头她看向胡清越,快速说道:“我姐姐要结婚了。”
“哇!大姑姑要当新娘子啦!”渭阳兴奋地叫了一声儿,但是看屋里两个人的神色,下意识地安来。
“家里是怕她不继续上学,让你哥哥不高兴,所以才一直瞒着?”胡清越沉吟了一下,问道:“这是家里的意思?”
邓菊点点头,想说什么又但是犹豫了一下,又没说出口。
“婚礼定在什么时候儿?”胡清越却没继续追问,只是转而问道:“你刚才说想去百货大楼买东西?想买些什么?到时候好拿回去吗?要是时间合适,我看看能不能请两天假跟你一起回去一趟。”
“那个,爸说不能耽误你和哥工作……”邓菊明显是有些犹豫,“而且他们说了,我哥现在还在工地上,天远地远的,不用给他说。”
“那我肯定不会耽误,也不一定能去,这样,咱们先休息,明天再商量好不好?”
几人洗漱收拾一番躺在床上,胡清越听到邓菊翻来覆去地没有睡着,也不知道是因为换了环境还是别的原因。
不过她也没有贸然去问。这件事可能还不止这么简单,邓菊一直不说,显然是不知道该怎么开口,一时间她也想不到还会有什么事能让她和父母都这么为难。邓科要求两个妹妹要多读书,已经算是异类,就算家里人也都清楚这是为了长远计,但是既然和大多数人不同,必然也要承受更多。在他们那个小山村里,像邓兰那么大的女孩子别说嫁人,孩子都该生了几个才是常态。现在既然邓兰不愿意继续读书,大大方方和邓科说一声儿就是,实在没有必要这样藏着掖着的。这里面必然还有她没想到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