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教练,是不是上次我这么轻松拿到冠军,让你有一些不开心啊?”
余墨涵在第十次进球失败之后,靠着案子说道。
“我不是针对你,我是针对你们每一个人。”
不只是余墨涵,剩下的人也对着球台发呆。
这简直变成了另一种游戏。
不光要考验他们进球的纯度,还要考验他们白球的走位,更让人无法接受的是眼看着这个球要入袋,结果在入袋口的时候撞了一下就被弹了回来。
这谁能接受的了?
他们都是职业选手,蛇彩这种每天都练到吐的东西根本就是信手拈来,现在却遭遇了滑铁卢。
“姐姐,好难啊?”
小许觉得自己已经瞄得很准了,但还是进不去。
就连刘骐嘉也插着腰,看着桌子上的蛇彩,眉眼间带着一股烦躁。
谁被这般难的东西困扰,都会觉得一阵有心无力。
性格活泼开朗,擅长快攻的何令元更加不用说了,简直都有些抓狂。
唯独只有陈则水一个人默默地在最靠边的一个案子上翻来覆去,毫不厌烦地将红球打过来、摆好,再次出杆。
“就把自己当成初学者啊,你们第一次接触斯诺克的时候,难道就能像之前一样顺利入袋吗?”
就算是聪明如余墨涵,也需要一段时间系统学习,更不要说他们了,每一个人都是被无数血虐之后一点一点成长起来的。
“在这里你们就是训练你的球手,忘记之前的一切从头开始,不论是荣耀还是屈辱,现在的你就是崭新的自己。”
钟意的话让余墨涵有些接受无能,但他想了想还是老老实实的继续训练。
只是心里却没有那么平静。
人能有重新开始的机会吗?不会的,人生只有一次,之前的所有过往都会成为人生轨迹的一部分,想要重头再来简直就是痴人说梦,自欺欺人罢了。
这是他父亲告诉他的道理,而他作为沈家的孩子,不允许有一次失误,因为那次失误会永久的烙在他的人生轨迹上,再也无法清除。
何令元被钟意说的有些不好意思,他来到陈则水身旁看他安静的侧脸。
“阿水你就不觉得烦吗?”
陈则水收起要出杆的手,直起身看向何令元。
“没有什么烦的啊,难道你忘记了我之前也是进不去吗?”
虽然在罗叔的教导和钟意的开导下,陈则水可以进球,但是比起职业选手来简直是天差地别。
日常的训练蛇彩对他而言也是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训练。
何令元有一些不知道怎么安慰他,但转念一想,好像是自己被他的话安慰到了。
陈则水说完后就继续认真训练,他的话不多,尤其是训练的时候就更加沉默,但是周围那股沉稳的气质让人看了也觉得心神安定下来。
他的肌肤并不是很白,而是健康的小麦肤色,手腕经过康复训练后也恢复了,加上最近的锻炼,他拿着杆的手更加稳健。
自己的状态自己清楚,陈泽水作为所有人中基础最差的一个人,经过钟意的训练之后感觉手感有了明显的提升。
或者说钟意这种重新开始的理念,让陈则水有了信心。
在这里他不再是与别人相差许多的职业选手,而是和别人在同一起跑线的球手。
相较于快速进入状态的陈则水和何令元,小许和何令元的情况着实算不上好。
两个人一个是有着极强的自尊心,一个是善于模仿,在改变了应有的规则后,他们的适应程度大大减弱了。
“姐姐这个到底要怎么打啊?你能不能给我示范一下?”
小许蹭到钟意身边,摇了摇她的胳膊。
“这个真的很简单啊,就是和你最开始练球一样。”
“可是我最开始就是学着别人的姿势和方法,那你能不能给我打一下看看?”
钟意语重心长的说,“不要想着走捷径,最开始虽然很困难,但当你真的凭自己的力量进球后,那种成就感和肌肉记忆是任何人都无法给予的。”
模仿虽然很强,但是对于自身的肌肉记忆却不是一个好的锻炼方式。
如果肌肉记忆长期处于一个不稳定的状态,那么当他进入到紧急情况的时候就会忘记该如何调整,无法选择一个适当出杆方式来应对?很容易造成记忆紊乱。
这种后果是持续性的,而且还会对他的信心造成影响。
“还有,你也是一样。”
钟意看向刘骐嘉,“你很聪明也很勤奋,但是就是因为学什么都太快了,所以根本没有用心去学。”
刘骐嘉可以说是半个余墨涵加上半个小许。
有着不错的天赋以及超高的学习能力。
但与此同时人也有些自负。
从来不被困难打倒是好事,但是从来不肯直面困难也是一件坏事。
“当然这不是贬低你实力的意思,我非常信任你,因为你很强,如果能静下心来努力的认真的重新再来一遍,会发生质的变化。”
钟意看着刘骐嘉,“你真的有从之前不能再打篮球的阴影中走出来吗?如果真的走出来的话,为什么你擅长的只有长台呢?”
连长台这么难的东西他都能掌握的很好,为什么在其他方面就略逊一筹?
从来没被人拆穿过自己伪装的刘骐嘉一愣。
钟教练说的话他都明白,因为实际情况就是如此。
作为篮球队最优秀的前锋,他的目标是打进国家队,然后去NBA。然而由于次意外这个梦想破灭了。后来无意接触了斯诺克之后,不愿向命运低头的他,选择用斯诺克来证明自己。
在偶然一次比赛中,因为自己长台过于优秀的表现被人关注,而知道之前他曾经是篮球队的人之后,慢慢的关于他就变成了。
‘一个不能打篮球但是却在斯诺克界大放异彩的天才’
长台已经成为了他的一个标签。
这个标签提醒着自己,也提醒了他人,他曾经是一个篮球高手。
他也沉溺在众人的称赞之中。
“你可以做得更好,这句话我和你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