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站个队
婳兔2020-06-04 10:323,158

  在叶佳佳的妙手回春之下,病魔没有战胜王知府。站在卧房外徘徊的王早得到这个消息,也不知自己是该喜还是该忧,他父亲在他心中的地位是那么的特殊。

  他犹记得那一年,锦州发了水灾,流离失所的灾民们齐跪在衙门的门口。那年王知府带着仅有八岁的王早观看了自己施暴的罪行。

  前排静坐的灾民都被活活打死在捕快的铁棍下,有些冲上前示威的都被一剑捅死,滚烫的鲜血溅在了衙门外的青石板上。

  “父亲,我觉得你这样不——”王早一句话还没说完,王知府的一个巴掌就狠狠地甩在了他的脸上。

  王知府高昂着他的头颅,居高临下地说:“我不允许你觉得我不对。”

  王早内心恐惧,母亲对他唯一的要求就是讨父亲欢心,所以他不敢忤逆父亲的想法,即使他认为自己是正确的时候。

  自那以后,王早明白了:一切事情都要以父亲为准,即使觉得不对,也不应该说出来。

  十岁的王早捡到了一只从后门偷偷溜进来的小野猫,他如获至宝的将那只小野猫养了起来并取名为阿早。父亲发现之后,以玩物丧志为由一觉踢死在墙上,不哭不闹埋在了阿早的王早心里明白:根本就不是什么玩物丧志,只是碰巧那天父亲心情不好,拿他和他的猫撒气。

  十岁的王早已经清楚的明白了察言观色的重要性。

  而后叛逆的出走也只是一次意料之内的爆发,他内心无人问津的情绪已经积累到快要把他压垮。

  段潇然和林怀瑾围着人家的厅堂绕了一圈又一圈,这厅堂设计的极为合理,收集的名人字画也不再少数,实在是附庸风雅的标杆。

  “你说今日若是王知府有个三长两短,那王太师会不会放过我们?”段潇然随手拿起桌子上价值连城的白瓷瓶,这里面插着还带着水珠的荷花。

  “我们倒不如现在考虑一下——”林怀瑾和段潇然的对视一笑,尽在不言之中。

  王知府的卧房外站满了幕僚和衙门内的官员,伶牙俐齿的王夫人一向会懂络人心,只是三言两语就将这群趋利避害的墙头草稳住。

  故意使坏的叶佳佳把熬好特别苦的汤药递给王夫人,她小跑着把药端到自己夫君的床边,她看着自己夫君痛不堪忍,忍不住呜呜咽咽地流泪。她在心里给段潇然还有林怀瑾记了一笔,这一群卑鄙小人早晚她要报复回去。

  待黎青山闻讯赶来已经是第二天傍晚,他衙门内事物繁忙,若不是王知府这个人一向好摆排场,而他们县每年都要州里拨钱,他也不会放下自己手头的事物,掂着价钱让他肉疼的人参来这里探望他。

  黎青山一进门便看到满院繁花簇拥的中心坐在石椅上脸斜了嘴歪了的王知府,配上他臃肿的体态实在是十分可笑。

  旁边站着的王夫人手里捧着一碗药粥,这个王夫人他早有耳闻,虽然没有过多接触,但大多数人对王夫人的评价离不开“聪明”二字,这么多年,若没有王夫人在旁帮衬,恐怕王知府这个官也做不长。

  王知府攒了一肚子的怨气准备发,恰好黎青山撞在了他的枪口上,他咄咄逼人强词夺理地将黎青山一顿训斥。

  黎青山对于这种莫名其妙的罪名已经开始见怪不怪了,整个锦州城都知道,王知府的坏脾气对谁都敢发,偏偏人家背后站着王太师,他们这些小官任谁都不敢动他分毫。

  王夫人欲言又止,目光扫到了在一旁等待黎青山的林怀瑾,她拍了拍王知府,贴心地说道:“老爷,你身体抱恙,还是先回房休息吧,黎大人的不是就留着以后再说。”

  王知府怒道:“男人说话,没有你一个妇道人家说话的份!”

  受到训斥的王夫人选择闭口不言,就像她这么多年一直做的一样。王夫人虽然是大家闺秀但却是小妾生的,按理说是配不上高高在上的王太师的侄子,如果不是王知府不学无术当然也轮不到她。

  这么多年来的默默容忍都是为了坐稳自己主母的位置,她可不想因为王知府的脾气丢掉自己后半生的荣华富。

  王夫人满脸为难,欲言又止,对黎大人说:“黎大人,我家老爷他身体不好,您还是早早的认个错,让他回去休息。”

  王夫人马上举步上前,就要去扶王知府。王知府脾气上来一把推开她,大喝道:“本官这是在办公,你不要来妨碍我,别以为你儿子的事就这么算了,他让老子丢了这么大个人,老子不杀了他都是仁慈!”

  “老爷……”王夫人无奈地对着王知府说道。

  王知府拍案,额头青筋都绷了起来道:“是不是我这些年对你太好了,让你在我面前这把没有规矩,我们正在讨论官场上的事情,你竟然敢三番五次地打断我!”

  原本挨骂中心的黎青山沦为了壁上观,他也不好掺和人家家的家务事,不过他能猜出来王夫人的反常必定和林怀瑾有一定关系,甚至可能这一层关系他也猜的八九不离十了。

  果不其然深夜约谈的林怀瑾所说的和他所猜的分毫不差。

  “王知府妄自尊大是实,收受贿赂是实,这些罪名足以令他罢官免职。”林怀瑾淡淡然的说,就好像在说今晚的月亮好圆一样实际上是弹劾一位四品大官。

  其实他们之前罗列的罪名如果朝廷认为属实,就足以摘了王知府的乌纱帽,给锦州各县的官员百姓出一口实实在在的恶气。

  不过这王知府的背景实在是非同小可,所以林怀瑾还是留了一手。只靠捕风捉影当然是不能弹劾一个官员,写奏章这个东西当然是八分真,两分假,这样就很容易取信朝廷了,但究竟能不能写进奏章,还有留待观望。

  毕竟若是下官写奏章弹劾上官,就算朝廷诸公采信了,也会认为是下官心怀不轨或是早就有心整治他,之后也不会得到朝廷的重用,这等为官大忌,不到万不得已,实在是不能拿出。

  只要这份奏章能递到皇上的身边那必然会要派专员前来勘察,虽然其中会得到王太师的极力阻止,但是如果地方官员纷纷联名上奏的,这件事就非同小可,王太师也不好从中作梗。

  到时只要专员来到锦州,任王太师手伸的再长也不可能管住锦州百姓的嘴,这一来二去,王知府丢到他头上的乌纱帽简直就是稳稳的书。

  黎青山小酌一杯酒为自己壮胆,“这件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难,人人都知道王太师是皇上身边的红人,这件事若是做好对他们好处不大,若是做不好丢了乌纱帽还好,搞不好连命都没了。”

  王知府在锦州一手遮天,他敢说都没人敢往西,凭的就是他身家背景,锦州的各位官员对他已经怨声载道,但是却无可奈何于他的身家背景。

  黎青山愤怒地敲了一下桌子,说道:“曾经有一年,有一个农户没有为他的轿子让道,他就让自己的马活活的从农户身上轧过去,从那之后他的威严算是立起来了,整个锦州城内没有一个人敢和他叫板。”

  唐安感叹道:“你们就没有想过上奏?”

  黎青山一字一句地说道:“我们要如何上奏,只怕是奏章还没得到皇上那里,就先被王太师先一步拦下的,之后的苦日子有我们受的,就算是联名弹劾证明他已犯了众怒,这奏章不递到皇上面前也没用,就算是递到皇上面前有时也没用。”

  唐安惋惜的看着黎青山,她知道黎青山是一个好官,刚刚那番话应该是几个睡不着夜晚总结出来安慰自己的话。

  林怀瑾点了点头,说:“这奏章就由我来递,只是一个四品官而已,我相信王太师愿意高抬贵手。”

  黎青山皱了皱眉,道:“恐怕王太师不这么想,这一块宝地估计大家都想握在手里。”

  换而言之,有谋逆之心的恐怕不止你一人,若是平常的一个四品官,恐怕王太师早就把他调往京城让自己的侄子好好享福了,偏偏王太师要这边疆咽咽喉要地的头一把金交椅上端坐着自家的人。

  一直靠着窗户沉默不语的段潇然突然开口说道:“那这倒好了,这四品官黎青山当定了。”

  如果说这次有很多人不明状况,那一定不包括唐安,她能深刻地感受到皇帝的疑心病已经重到无药可医的地步。如果说皇上放着锦州的位置这么久不动,那一定是在试探王太师,这一位爱步棋据的皇上还不想打草惊蛇,他想在最后收网的时候获得惊喜。

  其实这一趟浑水大家都不想淌,但是又为了各自的理由,不得不统一战线。

  黎青山爱民他要从恶霸里重新夺回锦州,林怀瑾要权他要在不知不觉中把握住咽喉要道锦州,段潇然和唐安都是要报仇,而叶佳佳是来给她哥哥站个队的。

继续阅读:第七十三章 难逃其咎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我与公子共白头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