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录)没有必要执念于认识的方式,相亲可以很浪漫,相亲可以不世俗,从相亲走向婚姻可以是真爱,可以很幸福,可以并不比一场浪漫的邂逅差。浪漫可以是持久的,浪漫不是只能体现在认识的那一刻,遇到对的人,生活中点点滴滴都是浪漫。
01。相亲的纠结
很多人对于该不该相亲其实是有所纠结的,被介绍了不同意去的,不一定真的不想,而被介绍了肯去的,不一定真的想。
谈到相亲,究竟该不该相亲本身,可能就是一个要想明白的问题。
有一天,我参加女儿学校的公开课,坐在旁边的一位妈妈突然对我说:“你在网上的相亲课我去听了,讲得真好!”
我很诧异,我问:“你结婚有两个孩子了还听?”
“你知道吗?我和我老公就是相亲认识的,我们两个都是第一次相亲,后来就结婚了。”她一脸幸福地回忆道。
这位妈妈有两个女儿,平时看起来就是家庭美满的样子。
这时候,旁边另一位妈妈听到我们的对话,插进来讲:“啊?相亲啊……我是不能接受的……”脸上抗拒相亲的表情难以掩饰。
我很好奇地问她道:“那你和你老公怎么认识的?”
她说:“我们是一个游泳俱乐部的,认识的时候毫无遮掩看得清清楚楚,哈哈哈哈……”
我们都一起笑了起来,他们夫妻也确实是靓男倩女的组合。
其实这位妈妈说出了很多人的感受——不能接受相亲。
排斥相亲的原因,我总结一下,大约有四类:
第一类,被物化感。感觉像交易,由双方的学历、家庭、身高、外貌、工作,甚至户籍、有否婚房等等。一切除开“身、心、灵”之外参照各项现实“硬指标”,再而确定是否匹配。
第二类,结婚不是人生必须。如果婚姻本身就不是必须的,遇到合适的就结婚,不合适的单身也可以,那么又为什么要急迫地把自己的条件晒出来,以结婚为前提去认识人呢?
第三类,不浪漫。很多人在很小的时候对未来的伴侣就有所幻想,甚至幻想过彼此认识的场景。我想很少有人从小幻想的是以相亲的方式相识、相恋、相爱,结婚、生子幸福快乐地在一起。
第四类,心理需求。有一种可能当事人自己都没意识到的——心理需求,因为相亲会让他们显得平凡,他们恰恰最不能接受这份平凡。毕竟,一旦接受了,就满足不了他们内在的自恋需求了。他们幻想的是,不经意间的回首,遇到了那个对的人,从心动之下的认识,到触电般的牵手,由此相识、相恋、相爱直到结婚,这才配得上他们独特的内在。
这让我回想起我读书时,当我到商店买衣服,只要营业员说,“你真有眼光,这件衣服很多人买哦。”那么结果必然是,我肯定不会买这件衣服!这种“爆款”衣服会让我显得没有品位,似乎“小众”才能彰显品位,这可能同时也是标新立异的一种心理需求。
当然这四类也是相互交织着的,大多数情况下,未必只是因为其中一点而排斥以相亲的方式认识人,而是可能自己也说不清、道不明的那一点反感和抗拒的情绪,但一条条对比起来,似乎每条都占一点。
很多人对内来说,其实并没有真正搞明白自己,没有想明白自己究竟要的是什么,也不知道自己究竟适合的是怎样的人?对外来说,也没有真正想明白什么是相亲,甚至对相亲存有偏见。于是,也就有了各种纠结与到底要不要去相亲的彷徨。
要想清楚对自己来说是不是该相亲,就要想明白:第一,结婚的意愿。第二,相亲的意愿。
02。结婚的意愿
是否愿意接受相亲的前提之一是:“人,是不是一定要结婚?”
毋庸置疑,到了我们这个时代,结婚不是每个人必经的人生环节,离婚和单身都不可耻,甚至在我看来,同性婚姻都没有问题。毕竟,生活方式是可以很多元的,一个人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只要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也是应当被尊重和包容的,各有各的活法而已。
拿中国的国情来说,大部分人应该是想结婚的,虽然我没有去看最新的官方统计数据,但是从目所能及周边亲朋好友的情况来看,即使是没结婚的人,也都表达结婚的意愿,而极少有人标榜自己不想结婚。
这中间有一部分人可能是真心向往结婚生活,我管这类叫“向往结婚型”,他们想和喜欢的人生活在一起,组建家庭然后生儿育女。
但也有一部分人是另一种出发点,那就是,既然别人都走结婚这条路,而父母对我的期许也是要结婚,所以我就走最多人走的路,少被说闲话。于是,这一部分人才愿意结婚。他们是属于到时间吃饭了,哪怕不饿也要硬塞的类型,我管这叫“应该结婚型”。
至于那些持有“遇到对的人就结婚,遇不到对的人,不结婚也没什么”观点的人,我认为,他们本质上还是期待与某个人结婚的,只是对于婚姻的品质有更个性化的要求而已,非要归一个“型”的话,可以叫“按需结婚型”。
无论是哪种类型,只有对于想结婚的这类人群,才有讨论到底“该不该相亲”这个问题的必要。如果压根就是想单身一辈子的人,或者哪怕遇到对的人也不要结婚的人,看不上这张结婚证不要这个形式的人,那么这类人群确实不用纠结于“该不该相亲”这个问题。
03。相亲的意愿
相亲的意愿和结婚的意愿不一样,有结婚的意愿才有可能有相亲的意愿,有结婚的意愿也可以完全排斥相亲,但是有相亲的意愿基本上代表有结婚的意愿(当然已婚装未婚的也有)。
相亲的意愿简单地说,其实也就是对相亲的接受度,也许有人会说“我不愿意相亲认识人”,但是,反过来,应该不会有人说“我只接受相亲认识人”,所以相亲的意愿,是一个“接受度”的问题。
以我无数次做相亲介绍人的经验来看,对相亲这件事情的接受度,其实并非和自身条件成反比,也就是说,并非条件越好的人越不接受相亲,也不是条件越差的人越能接受相亲。而往往和年龄成正比,年龄越大的,就越容易接受相亲。其实这也很好理解,年纪轻的总觉得未来皆有可能,自身条件是在变化的,是可以越来越好的,机会也是可以越来越多的,不用迫不及待地把现状摆上台面找人匹配。
而实际上,一个人一旦离开校园进入社会,就慢慢会发现,遇到年龄相近的单身异性朝夕相处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更有甚者,一些人会进入年龄普遍偏大的机构,比如国企、政府部门,又或者性别一边倒的单位,比如幼儿园、软件开发公司,工作圈大大地限制了一个人接触适龄单身异性的机会。
所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自身条件的稳固化,社会阅历的增加,现实社会冲击导致的一些浪漫主义幻想的破灭等等,越来越多的未婚男女,能接受相亲这种认识异性的方式。
从相亲的“意愿度”来说,还是各有不同的。
我们周围都会有一些人是很恨嫁的,当然这里的恨嫁也包括男性,他们绝大部分是肯积极相亲的,甚至是热衷于相亲的,对他们来说相亲的意愿是很强烈的。
有一些人也渴望结婚,只是不喜欢相亲这种形式,甚至是反感相亲这件事。因为在这些人的观念里,认为相亲总是少了惊喜,多了世俗,好像为了结婚而去认识人,把大家的条件摆上台面谈,没有爱情,少了浪漫,似乎是一种对生活和现实的妥协。
也许他们也会去相亲,但是他们骨子里排斥相亲,愿意但又不那么愿意的心态,使得“该不该相亲”这个问题变成了一种纠结。
还有些人虽然想结婚,但是完全不接受被刻意安排的相亲,一定要自然而然的遇到。总之,以结婚为目的把自己的条件无保留地呈现出来去认识人,就是坚决不能接受。对这些人来说,到也不纠结,那就是想要真爱就不该相亲。
其实我本人是非常理解那些不愿意相亲的人的想法的,拿我自己来说,年轻的时候也不能接受相亲,总觉得特别俗气,加上我比较自信,想着难道以我的条件还缺人追吗?哪里需要相亲呢?去相亲简直是对我个人魅力的侮辱好吗!但是,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我对相亲这件事的看法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需不需要相亲与魅力无关。
对于有结婚意愿但完全排斥相亲的人群,其实有多少人是想明白相亲这件事的呢?可不可能有一种批判性思维来认知相亲,我说的批判性思维,不是对相亲这件事的批判,而是批判自己对相亲的认知,到底是心存偏见还是客观中立呢?排斥是基于认清了自己的内心需求吗?拒绝相亲是出自本心吗?
究竟是因为大部分人这样做,所以我才不能这样做,还是因为我就是讨厌这件事本身,所以我才不这样做?前者是一个心理需求的问题,可能本人也没意识到,后者是一个认知的问题。
有没有想过,相亲也可能是浪漫的?
04。相亲也可以浪漫
我来分享两个我同学的真实故事,真实到什么程度呢?我是特地找他们核实过细节的。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我一位特别漂亮、优秀的女同学的。
她读大三时,有一天,大家一起吃火锅庆祝同学过生日。结账时,她发现钱包被偷了,于是选择了报警。
出警的是一老一少两位男警察。聊着聊着,发现那位年轻的警察是她们的同系师兄。我同学是化学专业的,报警遇到同系师兄的概率比我们法律专业的不知道要低多少。由于当时聊得太开心,她把丢钱包的事都抛之脑后了。
再后来,她读研究生的时候,就与这位警察师兄谈了恋爱。读博士的时候,两个人就领证结婚了。博士毕业工作后很快生了孩子。今年她儿子已经四年级了,一家人很幸福。知道她故事的人,无不惊叹缘分的奇妙。我们说她最应该感谢的,是那个偷了她钱包的小偷。她说她老公做警察最大的收获,就是遇到了报警的她。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我一位男同学的。
十多年前,他在某大型超市做部门主管,他平时待人比较和善,并不会因为手里管着几个人就摆谱,做事也比较卖力、尽责。他的手下有一位理货员阿姨,经过和他的相处,阿姨非常欣赏他的待人接物能力和人品,在完全不知道他家境的情况下,一心就想把自己的女儿介绍给他。我同学当时没有女朋友,也就欣然同意。
他们相亲的那一天,据说几个同事都尾随着他,想一睹阿姨女儿的芳容。那是他们人生的第一次相亲,一见钟情,两个人很快就结婚了,他们的女儿今年已经五年级了。
作为人生赢家丈母娘,面对主管,她的称呼从“阿姐”(上海话)到“阿姨”到“妈妈”只用了三个半月。
他妻子有一次和我们说,她觉得最幸福的时刻,就是吃完晚饭后,挽着老公的手臂,一起到马路上散散步,逛逛超市,买买日用品。
在我找她确认细节的时候,她对我说:“现在啊,最幸福的时刻就是每次吃大闸蟹,老公都帮我剥好完整的一只放在我面前。”
两个故事讲完了。我想问:“浪漫究竟是什么?”
因为是奔着结婚为目的去认识的,所以相亲就不可能怦然心动、一见钟情吗?只有不期而遇才有资格说浪漫吗?还是相亲中所有的心动都不算浪漫?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而浪漫难道就只能体现在认识的那一刻吗?从相识、相恋到生活在一起,浪漫不能反复地、经常性地出现吗?还是说因相亲认识的,在日常生活中,无论多么浪漫也不作数了呢?
我为什么要把这两个故事放在一起讲呢?因为我们都是中学同学,生活中都有联系,聚会吃饭时,都带着孩子们一起。我可以同时看到他们两个家庭的状态。
一方面,博士女同学的故事,无疑是非常非常浪漫的,令人啧啧称奇的。而男同学的故事在我心目中也是很浪漫的,不仅体现在相识,也体现在了他们婚后的点点滴滴。而对于认识的前提,他们是不是因为相亲而相识,就讲条件很世俗呢?男同学的妻子告诉我,她妈妈压根不关心男方有没有车子和房子。实际上,当时也确实没有,女方家里的条件客观说还比男方好,可是他们就这样走到了一起,也没有人反对。但那些相亲时被很多人所看重的物质条件,后来靠着他们两个人的努力都拥有了。
另一方面,当我们同学之间家庭聚会的时候,所能展现的幸福感是那么地类似,孩子们都聪明、可爱,并没有因为认识的方式不同,相亲结婚的婚姻里,就充斥着世俗条件、利益关系,而浪漫邂逅的婚姻就超凡脱俗、神仙眷侣。事实上,都是相识、相恋、相爱,并最终走到了一起,无非是平凡中带着幸福,幸福中夹杂着人到中年的小焦虑小苦恼的普通生活而已。
所以,我个人的观点是,相亲只是有结婚意愿的人的一种认识方式而已,只要这种方式是道德的,比如不是已婚“约炮”,那么,认识的途径、方式本身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个人是不是一个对的人。相亲认识也可以不世俗。
不要做自己自恋需求的奴隶,扪心自问,要的到底是什么?要的到底是无目的认识后的怦然心动这个开头,还是,我想找到合适的、我会喜欢的人?
无论如何,对这辈子还是想结婚的人来说,还是不要带着偏见看相亲比较好。没有必要执念于认识的方式,相亲可以很浪漫,相亲可以不世俗,从相亲走向婚姻可以是真爱,可以很幸福,可以并不比一场浪漫的邂逅差。浪漫可以是持久的,浪漫不是只能体现在认识的那一刻,遇到对的人,生活中点点滴滴都是浪漫。
05。去相一相又何妨?
有些排斥相亲的人是因为认为结婚不是人生的必须,缺少去“相亲”的动力,如果恰巧遇到合适的人就可以结婚,遇不到也没关系,并不愿意很刻意的以结婚为目的去结识异性,顺其自然且听命运的安排。那么,不接受相亲是认清自己真正需求的结果,没有一点问题。
对于这样的朋友,我想补充一句,如果有一天,有人说:“我认识一个人,感觉与你无比般配,兴趣爱好都一样,可不可以介绍给你认识?”我建议你不要拒绝,你又怎么知道这不是一次命运的好意安排呢?认识一个朋友眼里和你很合适的人,会有什么损失呢?
大部分人可能还是像我一样,希望在合适的年龄,遇到合适的人,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庭,甚至于有自己的孩子。我认为,去走一条最多人走的路本身,并没有什么俗气的,这只是一种选择而已,这与“因为大多数人都结婚,所以我要结婚”是两个概念。而只是因为我向往的生活恰巧和大部分人一样而已,并不是为了和大部分人一样,所以我要这样生活。前者是内因驱动,后者是外因驱动。
所以,到底该不该相亲?想明白相亲本身,想明白自己的内心意愿、需求,那么也就有了属于自己的答案,也就不会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