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 隐士解毒
剑解谜语2020-09-17 13:042,117

  次日,孔明带上昨晚准备好的信香、礼物,带领王平和一队中毒的哑兵,向山神所指示的方向,迤逦前进。

  不久,一行人进入山谷,山谷里有一条溪水,斗折蛇行,像一条闪光的锦带。

  溪水附近,有一条小径,小径上迷雾重重。

  一行人沿着小路向前,大约行走二十余里,峰回路转,豁然开朗,前方变得开阔,苍松翠柏和茂竹奇花映入眼帘,一圈篱落环绕了数间茅屋,从茅屋里飘出扑鼻的馨香。

  无疑,这就是万安草堂。

  松柏和竹林边有一条溪水,溪水上架设着一段短短的竹桥,竹桥通向万安草堂。

  孔明等一行人从桥上走过,来到万安草堂前,只见草堂大门上方有一张牌匾,上面写着四字:万安草堂。

  孔明一见牌匾,心里高兴,感叹说:“到了,我们终于找到了要找的地方。”

  声落,只听嗷呜一声,一只猛虎跳到孔明面前。

  这是一只吊睛白额虎,身长一丈有余,全身长满白毛,双眼冒出金光,如同燃起火焰,长尾如一根铁棒。

  普通人如果看见这头猛虎,肯定会吓得瘫倒,可是孔明却一摇羽扇,显得从容。

  嗷呜!猛虎又一声怒啸,震得树林哗哗摇晃,落下了一阵叶雨,竹桥也在晃动。

  怒啸声托举猛虎,猛虎张开爪子,向孔明凌空扑来。

  王平见状,猛然冲上去,挡在孔明前面,拔出佩剑,向猛虎奋力砍去。

  猛虎闪在一边,躲过一剑,又大吼一声,就像晴天霹雳,震得地动山摇。它向王平一扑,倒竖起巨尾一扫。

  王平飞上天空,凌空一剑向猛虎斩来。

  猛虎见王平飞上天,也不示弱,一纵而起,比王平飞得更高,在王平的头顶上,向他一扑而下。

  忽然一声大吼响起:“畜生,不得无礼,还不快快退下。”

  猛虎听到主人的训斥,从天而降,绕到草堂背后去了。

  孔明看见喝退猛虎的是一位老人。

  老人头戴竹冠,足蹬草履,身穿白袍,施施然,对孔明一拱手,说:“来访者莫非是蜀汉诸葛丞相?”

  孔明惊愕相问:“在下正是诸葛孔明,高士何以知道在下前来拜访?”

  老人回答:“丞相兴义旗南征,已不是一天两天了,在此地四擒四纵孟获,知情者很多,老夫岂能不知!”

  孔明问:“前辈可是万安草堂主人。”

  老人回答:“正是,请丞相进去,不妨喝杯淡茶。”

  孔明随老人进入草堂。二人在草堂内见过礼,分宾主坐定。

  须臾,一只毛白脸红的猴子走上前,先向老人敬礼,再向孔明敬礼,并在孔明面前唧唧叫了两声,好像问候孔明。

  孔明奇怪地望着猴子,问老人:“前辈何以收养猴子在家?”

  老人回答:“丞相有所不知,有一次,老夫上山采药,一名老猎人猎获此猴,老夫经过此猴身边时,它向老夫流泪,老人见它可怜,遂出重金,向猎人买下它,带回来,日夜驯服它,它学会了扫地斟茶。”

  孔明说:“前辈仁爱,施及动物,仁爱之心,天地感动。”

  猴子好像听懂了孔明的话,点点头。

  老人吩咐猴子:“猴儿,快快给客人上茶。”

  猴子转身离去,过了不久,捧出一只盘子,盘子里立着两杯茶,猴子先将一杯茶递给它的主人。

  老人摇摇头,指着孔明说:“他是客人,你应该先给他上茶。”

  猴子就把第一杯献给了孔明。

  孔明从猴子手中接过一杯茶,看见它把另一杯茶递给它的主人,走到一边,等待主人下令去了。

  老人和孔明开始喝茶。

  诸葛亮喝了几口茶后,进入正题,说:“我受昭烈皇帝托孤之重,今奉嗣君圣旨,带领大军,行至贵地,欲征服蛮邦,使蛮邦族民归于王化,接受文明沐浴,不料,蛮王孟获潜入秃龙洞中,军士追踪孟获,于半途中误饮哑泉,口不能言,昨夜我蒙伏波将军显圣,伏波将军指点,高士有药泉,可以治疗哑泉之毒。我今前来,求高士恩赐神水,以救哑兵。”

  老人说:“区区小事,何劳丞相大驾,药泉就在屋后,且老夫前往。”

  说完,他带领诸葛亮出门,在门外,诸葛亮带领王平手下中毒的哑兵,一起随老人来到万安草堂后面的万安溪边。

  老人指着溪水说:“快饮此水。”

  哑兵们冲到溪边,双手捧起溪水,狂喝一通,药溪神水一入腹,哑兵们立即吐出体内的毒液,张口说话,一片欢呼:“呵呵,宝水万岁,药溪万岁。”

  老人又指示众军在万安溪中沐浴一番。

  哑兵得以治愈,老人和孔明重新进入草堂坐定,老人向孔明进献柏子茶、松花菜,说:“这一带蛮洞四周多毒蛇恶蝎,蛇毒蝎毒散布在溪泉上,水不可饮;如果要饮水,必须掘地,掘出地下泉水,方可饮之。”

  孔明说:“我听说口含薤叶芸香,可防瘴气,高士可否赏赐薤叶芸香?”

  老人当即拿出自己收藏的薤叶芸香,赐给孔明,说:“众军士欲攻秃龙洞,每人含一片薤叶芸香,则瘴气不侵。”

  诸葛亮非常感激老人,问:“敢问先生尊姓大名?”

  老人爽朗大笑,说:“丞相万万想不到,丞相要擒获的孟获就是老夫之弟。”

  诸葛亮愕然:“前辈是孟获的兄长。”

  老人回答:“正是,老夫孟节是孟获之兄。”

  诸葛亮问:“前辈与孟获可是一母所生?”

  孟节回答:“正是,孟某父母共生三子,老夫是长子,孟获是次子,孟优是三子,如今老夫父母皆亡。二弟强横凶恶,不遵王化,老夫屡次劝谏他,他不听从,老夫汗颜,遂改名换姓,隐居于此。今二弟造反,劳丞相深入不毛之地,多灾多难,孟节合该万死,故向丞相请罪。”

  孔明自言自语地感叹:“真是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盗贼与仁者同父共母,世间无奇不有,不得不令人相信。”

  接着,他对孟节说:“我当奏明天子,立前辈为王,前辈可曾愿意?”

  孟节说:“我弃功名而隐居在此,岂能贪图权位?”

  孔明又向孟节赠送金帛。

  孟节说:“金银财宝于我如浮云,请丞相收回金帛。”

  孔明嗟叹不已,辞别孟节,引军回营寨。

继续阅读:第651章 凿井取水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三国军神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