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国众将等孟获一走,议论纷纷,有人盛赞孔明高明,对孟获三抓三放,有人认为孟获不讲信义,埋怨孔明不该又放走他。
孔明解释说:“孟获第二次被擒时,我知道他不服气,从他的谈吐中看出他略知兵法,所以带他察看我军各营虚实,故意用兵马粮草炫耀,让他看出我军的破绽,引诱他前来劫营,果然不出我所料,他派他的弟弟来诈降,是想作为内应,他们兄弟里应外合,企图攻下我的营寨。”
众将说:“丞相料事如神。”
孔明进一步解释:“我第三次擒住他又不杀他,是因为杀了他,他的部下不服,我要让他彻底心悦诚服,他服了,南蛮人皆服,这叫做一服百服。”
众将停止议论,纷纷拜伏,说:“丞相智、仁、勇三者足备,纵然姜子牙、张良再世,也不能及丞相。”
诸葛亮说:“我怎么敢妄言超越古人?我全靠大家尽力,共成大业。诸位当勿辞劳苦,众志成城,平定南蛮。”
众将一致拱手:“我等当尽心竭力,为国尽忠。”
诸葛亮说:“好,兵贵神速,趁孟获刚走,我军抢渡泸水,抢占孟获的营地,事不宜迟,大军起程。”
当天深夜,大批蜀军乘船筏渡过泸水,在对岸迅速扎下营寨。
孟获在今天半夜被释放,后脚刚刚渡过泸水,前脚一踏上岸,乖乖,他简直吓得要吐舌头了,只见泸水岸边陈兵列将,万千旗帜高举。
这是怎么回事?他真怀疑是神兵天降。
他恍恍惚惚地从大军的营前经过,看见马岱骑着高头大马,正从营内出来。
马岱一见孟获,立马在寨前。
孟获冲着马岱说:“诸葛亮用兵果然神速,但也不用那么猴急狗跳跟本王拚命,本王还没重整旗鼓。”
马岱拔出佩剑,用剑指着孟获,说:“滚,快滚回去重整破兵,再被抓住,你就是死路一条!”
孟获扔下马岱,急速奔向自己的大寨,不料,赵云刚好引军袭取了他的营寨,在他的营寨前陈列兵马,截住了孟获。
赵云立马于一面大旗下,按剑怒视着孟获,说:“丞相如此厚待你,恩待你,你不要忘记丞相的大恩大德!”
孟获说:“诸葛亮趁本王不备,派你偷袭了本王的营寨,这就是他对本王的大恩大德?”
赵云一吼:“你若能偷袭丞相的营寨,算你有本事,没本事就滚,快滚。”
孟获恨恨不已,沮丧不已,果真滚了,刚刚走出界口山坡,只见魏延带领一千精兵,在山坡上摆开阵势。
好威武的兵马。
魏延勒马横刀,对着孟获一声大吼:“我已深入你的巢穴,夺占了你的险要之地。你如果还执迷不悟,抗拒丞相大军,再被捉住,丞相将你碎尸万段!”
孟获说:“诸葛亮今天黑夜释放本王,今天黑夜就派兵到处摸黑偷袭,为什么不在太阳下光明正大与本王交战?在黑夜里偷偷摸摸算什么英雄?”
魏延又一声吼:“你是英雄,为什么不抓住丞相三次,为什么反而被丞相抓住三次?”
孟获被问住了。
魏延冲着孟获一扬刀:“快滚。”
孟获抱头鼠窜,朝老家银坑山逃去。
银坑山位于南中地区,是益州的门户,盛产银矿,银矿被人称为银坑,因此,这座山被称为银坑山。
银坑山中有银坑洞,洞外是一条峡谷,绵延十余里,直通山外,这里是天然的伏击场,若在山谷两侧埋伏兵马,一般来犯之兵,很难攻下此山,银坑山银坑洞,可称得上易守难攻。
孟获逃跑了一整天,才逃回到老家银坑洞中,休息一日,吃肉十斤,喝酒一坛,方始平息心中的愤怒。
心一静下来,他就派遣心腹,前往七十二洞,八番九十三甸,献上金银珠宝,向各洞长递送檄文:“诸葛亮已率大军攻来,声称踏平蛮国,斩尽蛮兵。他诡计多端,兵强马壮,我军颇难对付,但他远道而来,不服水土,早已疲惫不堪,实不足惧。只要各洞合力出兵,定可使其铩羽而归,不敢再犯蛮境。”
孟获的此番号召颇有成效,各洞酋长派出牌刀獠丁军,陆续前来,孟获迅速组成了几十万牌刀獠丁。
探子探听到这一消息,立即向诸葛亮报告。
诸葛亮闻知探报,对众将说:“我正希望蛮兵全部聚齐在一起,好将他们一网打尽。”
当天,诸葛亮派王平领大军在前方探路,自己乘着四轮小车,带领数百名骑兵,随后而行。
不久,王平骑马返回,向孔明报告:“前面有一条河,河上没有船,我派人扎了一只竹筏,谁知,竹筏一入水,就下沉。”
诸葛亮说:“天底下还有如此奇怪的河,自古河水载舟,这条河不载舟,还把舟沉没。”
王平说:“这可能可以称之为吞舟河。”
诸葛亮让王平在前面带路,自己乘四轮车随行,想看看这条古怪的河是不是真能吞没舟船。
不久,孔明看见前面出现了一条河,河水流得很慢,好像很浓的铁汁,反射出铁青的光芒,水面无一船一筏。
诸葛亮到了河边,下车,问吕凯:“你可知这条河的名字?”
吕凯也不知道,说:“丞相何不拿出《平蛮指掌图》看一看?”
孔明拿出地图一看,地图上标示此河名叫西洱河,他收好地图,说:“这是西洱河,既然王平说,竹筏入水下沉,我倒要看看这是不是真的。”
说着,他命令军士砍竹扎筏。
结果军士扎出一条筏,一投放河上,竹筏立即沉入水底。
诸葛亮眼见竹筏入水,就问吕凯:“泸水有毒,西洱河吞舟,怪事咄咄,我军过了泸水,却被此河阻挡,怎么办?”
吕凯说:“我听说西洱河上游有一座山,山上竹子很多,最粗的竹子比水桶还粗,丞相可派人砍伐竹子,在河上搭起竹桥,竹桥不贴水,自然谈不上下沉,我军从河水上空的竹桥上通过。”
诸葛亮说:“这是好办法。”
说完,他调集三万大军,命令将士们进入山中,砍伐竹子十万根,在河面狭窄的地方,架起不高不矮的竹桥。
竹桥宽十余丈,与河水相隔三尺,西洱河就算有吸引力,也不能把竹桥吸进水底。
竹桥一成,大军从西洱河的南岸通行到北岸,在北岸安营扎寨,以河为屏障,以浮桥为门,垒土为城,过桥南岸,一字扎下三座大营,专等孟获的蛮兵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