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获回到本寨后,十分痛恨董荼那和阿会喃背叛了自己,也恨各部落酋长跟随董荼那反叛,怎奈天黑,一时不好处置他们,决定明天动手。
次日天亮,孟获饱食酒肉一顿,然后坐在虎皮椅上,召来刀斧手,命令他们埋伏在帐下,再召来一名蛮兵,说:“董荼那、阿会喃背叛本王,你到二人寨中,告诉他们,诸葛丞相派人送信来了,叫他们二人过来商议丞相的指示。”
不久,董荼那和阿会喃进帐,双双向孟获拱手:“我等参见大王,听说诸葛丞相派人送来书信,特来听候。”
孟获哈哈大笑:“本王待你二人不簿,封你们为元帅,你们竟敢出卖本王,诸葛亮哪里有信给你们,是本王送信给你们,本王的信上只有一字:死。”
董荼那、阿会喃一听觉得不妙,转身就跑。
孟获大喊:“刀斧手还不快快献身,捉拿反贼!”
埋伏在帐下的刀斧手闻令,从隐蔽中一哄杀出,追上董荼那和阿会喃,刀斧齐出,剁剁剁,剁剁剁,将二人剁成烂尸。
孟获又派人叫来孟狮、孟虎,同样叫刀斧手将他们斩杀,弃尸于洞中。
一转眼,孟获杀了四人,尸体还残留在洞中,他连眼睛也没有眨一下,就召来他的弟弟孟优,摆上酒宴,和孟优对饮。
孟优说:“王兄,你清理了反贼,下一步打算怎么办?”
孟获说:“马岱引军偷渡泸水,劫我军粮草,此仇怎能不报?我们兄弟喝完酒,就去杀了他,夺回我军粮草。”
在酒席间,兄弟二人计议已定,酒席一散,孟获和孟优带领蛮兵,直奔夹山峪,寻找马岱交战,却不见一营一人。
孟获觉得奇怪,找到一名夹山峪的土人询问:“为何不见此地驻军?”
土人回答:“昨夜,此地驻军搬运粮草,渡过泸水,回对岸去了。”
孟获愤恨不已,再回到洞中,对孟优说:“诸葛亮派马岱夺取本王粮草,如今马岱逃之夭夭,本王白白损失半年粮草,怎能甘心?”
孟优说:“诸葛亮会用计,王兄也应该用计,才能报复他。”
孟获说:“本王视察过诸葛亮军中的虚实,已想出妙计对付他,这次一定能成功。”
孟优问:“是什么妙计?”
孟获把嘴附在孟优的耳边,神秘兮兮地说:“只需如此如此……”
如此如此的妙计已定,孟获带领孟优到自己的藏宝洞中,取出珍珠、钻石、象牙、犀角等稀世珍宝,放入两只沉香木箱中,用彩带系好木箱,把这些宝物交给孟优。
当天夜晚,孟优带领着一百多名蛮兵,抬着装满珍珠、钻石、象牙、犀角等稀世珍宝的木箱,到达泸水边,准备上船。
孟获一直把孟优送上船,忍不住叮嘱说:“贤弟,千万小心,诸葛亮诡计多端,你别上当,务必使大哥的妙计成功。”
孟优站在船上,向孟获挥手,说:“王兄,你放心,小弟见过大市面,诸葛亮一定中计。”
孟获说:“大哥相信你,到时候,我们兄弟里应外合,一举擒拿诸葛亮。”
孟优胸有成竹地告别了孟获,乘船渡过了泸水,一行人抬着宝物上岸,迤逦向诸葛亮的大寨走去。
没走几步,前面鼓角齐鸣,一彪军马摆开,为首大将是马岱,马岱横枪立马,盯住孟优。
孟优惊得魂飞魄散,一紧张,身上涌出虚汗,就像泸水泛滥。他怔怔地望着蜀军。
忽然,马岱开口了:“你们是什么人,胆敢闯入我境?”
孟优上前几步,向马岱拱手:“在下是南蛮王孟获的弟弟孟优,受王兄所托,特地来献上宝物,感激丞相不杀之恩。”
马仔打量孟优和蛮兵一番,说:“我去通报丞相,你们且停步,等候丞相旨意。”
说着,他前往诸葛亮的寨中。
诸葛亮正在帐中和马谡、吕凯、蒋琬、费祎等人商议平蛮之事。
不久,马岱进入寨中,对孔明和众将说:“孟获派弟弟孟优来进献宝物。”
诸葛亮问马谡:“你看孟获玩的是什么花招?”
马谡说:“隔墙有耳,我不便明言,且把孟获的意图在纸上,给丞相看,丞相看看我说的是不是合乎你的心意?”
诸葛亮说:“请写。”
马谡提笔在纸上只写一字,呈给诸葛亮看。
诸葛亮看罢,满意地点头:“你的见解正与我相同,深合我意!我已定下擒获孟获之计!”
随后,他看着放在案上的白纸上写着诈字,将它化为灰烬,召唤赵云进来,在他耳边如此如此吩咐一番,又召唤魏延、王平、马忠、关索进来,同样授以密计。
众将各领计策,出营准备。
这时,孔明对马岱说:“你去传唤孟优入帐。”
马岱出营,去通知孟优。
不久,孟优进入孔明的帐中,恭恭敬敬行礼。
孔明打量孟优。
孟优一身打扮华贵,头戴紫金冠,身披金甲,外罩红袍,腰间系着玉带,玉带上镶嵌着猫眼绿宝石,一身珠光宝气,诱惑得女人对他一见钟情。
诸葛亮看着怪异的孟优,说:“欢迎光临,孟先生此来,所为何事?”
孟优回答:“家兄孟获感念丞相不杀之恩,特意准备金银珠宝若干,犒赏丞相军资,请丞相笑纳。”
诸葛亮问:“令兄现在在何处?”
孟优回答:“他到老家银坑山中收拾宝物去了,不久就会回来。”
诸葛亮问:“你带来了多少人?”
孟优说:“我带了一百多位抬送宝物的随行人员。”
诸葛亮说:“传他们进来。”
孟优出去,把他的随行人员带入帐中,排列在诸葛亮面前。
诸葛亮一看,这一百多人都是身高体壮的军士,长得眼青面黑,发黄须紫,每人的耳朵下悬挂着金环,头上插着白孔雀的翎羽,手臂上刺纹着毒蛇。
这群怪人一致向诸葛亮行蛮夷的怪礼。
诸葛亮哈哈大笑,命人摆上酒宴。
须臾,酒宴摆好,诸葛亮坐了首席,马谡居右,孟优居左,孟优带来的随行人员全都随席而坐,大家痛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