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回到营中,派人唤来魏延,魏延一到,赵云就说:“丞相出兵时,命令我们作为先锋,现在却认为我们不识地理,把我们晾在一边,反而重用后辈,这是我们的羞辱。”
魏延说:“姜是老的辣,我们决不服输。”
赵云问:“我们老将自然不能输给后辈,你有什么办法?”
魏延说:“我们上马亲自去打探,捉住当地人,好好对待他们,让他们给我们当向导,引我们去攻蛮兵,大事一成,丞相自然不会嫌我们老。”
赵云说:“此计甚妙,就依此计而行。”
于是,二人上马,冲出本寨,直奔第一洞元帅金环三结带领的中路蛮兵,在坎坷的山路上,行进不到数里,远远望见前面马蹄声响,尘土飞扬。
魏延说:“我们到山上看一看,看看那是不是金环三结的蛮兵?看看有多少人马?”
赵云听从,和魏延打马登上山坡,立马在山坡上察看,只见数十骑蛮兵纵马杀来。
赵云说:“杀。”
“杀。”魏延接着说,和赵云冲下山坡。
山坡下,蛮兵见一人扬刀,一人挺枪杀来,二位老将威风凛凛,势不可挡,吓得他们转身就逃。
赵云和魏延打马狂追,身子贴紧马背,两人骑术精,战马快。
看看追上,魏延大喝一声,扫出一刀,扫得蛮兵人仰马翻,鲜血冲天,落在山上。
赵云一枪刺中一名蛮兵的后脑勺,一枪挑得一名蛮兵飞到山顶上。
有一名蛮兵转过身来,拔出腰刀,满眼凶光,手挥一刀,瞎砍而来。
魏延的刀和赵云的枪同时到达这名反抗者身上,刀劈开了他的脑门,枪洞穿了他的身子,他惨叫落马。
眨眼间,数十骑蛮兵只剩下二人,二人下马投降。
赵云、魏延下马,用绳子把二人绑在马背上,带回到本寨,回寨之后,解开捆绑他们的绳子,用酒食款待他们,询问三路蛮军的情况。
被俘的蛮兵说:“中路金环三结元帅的大寨正在山口,大寨的东西两边是左路和右路,直通左路董荼那和右路阿会喃的大寨背后。”
赵云和魏延听了,心中有数,立即点起精兵五千,命令被俘的蛮兵在前面引路,五千精兵向左右中三路大寨,直奔而去。
二更时分,月明星朗,森林寂静,夏虫不鸣,赵云和魏延引军,浴月而行。
大约四更时分,抵达中路元帅金环三结的大寨前,蛮兵已经早起,正在埋锅造饭,准备天明后厮杀。
忽然,赵云、魏延引军杀入大寨,喊杀声起,沙尘、战马混杂,金戈铁马的气势猛烈冲击,铮铮弓弦响起,无数支羽箭射出,无数雪亮的大刀、长剑、巨斧、弯钩,在月光的照耀下,闪烁着一条条寒光,杀向蛮兵。
蛮兵猝不及防,来不及反抗,立即倒下一大片,有的蛮兵身子被射成了刺猬,有的心窝中剑,有的脖颈挨刀,有的腹部中枪,战马踏着一具具死尸,一阵阵血腥气浓重,在月光里升腾。
在乱军之中,赵云策马挺枪,杀入中军大帐,正巧遇到金环三结元帅。
金环三结一见赵云就慌了神,无暇上马,就在地上拾起一把弯刀,向赵云冲杀上来。
当当当,连挥几刀,与赵云的龙胆枪交击,声音尖锐刺耳,他恐惧得全身汗毛炸起。
月光下,斗气呼啸,金环三结的耳边响起惊雷之声,让他震惊的是,这惊雷之声来自赵云的枪。
赵云一枪挑向金环三结的营寨。
轰轰轰,枪之所指,营寨倒塌,赵云再一枪,枪若惊鸿,威力强大,营寨的帆布破碎。
金环三结见赵云的枪法厉害,拖着弯刀,转身就逃。
赵云一声冷哼,嚓,一声轻响,他一枪刺入金环三结的后心窝,中路元帅金环三结瞬间毙命。
中路大寨中,侥幸活命的蛮兵溃散。
赵云和魏延杀散了中路蛮兵,各自分兵,赵云引军朝西边袭击左路元帅阿会喃的大寨,魏延引兵从东路抄袭右路元帅董荼那的大寨。
魏延杀到董荼那的大寨时,天色已明,蜀军正好趁天亮大杀,纵马直冲大寨。
董荼那见蜀军杀来,领兵出寨迎敌,忽然,大寨前门一声喊起,蛮兵大乱,原来王平引军杀到。
王平和魏延引军夹攻董荼那,董荼那不能敌,夺路逃脱,因熟悉地形,竟逃脱了。
与此同时,赵云领兵杀到左路元帅阿会喃的大寨后,与马忠相遇,两军一起夹攻阿会喃,阿会喃寡不敌众,乘乱逃脱。
赵云,魏延,王平,马忠各自收军,回来见诸葛亮。
诸葛亮问:“两洞元帅董荼那和阿会喃逃脱了,金环三结元帅被斩,他的首级在哪里?”
赵云向孔明献上金环三结的首级。
诸葛亮收下金环三结的首级,问:“子龙是老将,尚能斩下蛮军元帅首级,你们后辈为什么没有斩杀董荼那、阿会喃?”
众人说:“董荼那、阿会喃熟悉地形,弃马越岭而去,我们追赶不上他们。”
诸葛亮大笑:“我已经擒住二人。”
众将全都不相信。
只见孔明一摇羽扇,张嶷押解着董荼那,张翼押解着阿会喃来到众人面前。
众人十分惊讶,问:“丞相,这是怎么回事?”
诸葛亮说:“我看了吕凯的地图,已经知道了三路元帅扎寨的地点,故意用言语挫败赵云和魏延的锐气,让他们深入重地,先攻破金环三结,随即分兵两路,从左右包抄左路大寨和右路大寨,再暗中命令王平、马忠引军前去接应。我算准了董荼那、阿会喃一败即会从山路逃走,所以派遣张嶷、张翼在山路上埋伏等待二人,命令关索带兵接应,如此一来,生擒了二人。”
众将一听,深深拜伏,异口同声说:“丞相神机妙算,神鬼莫测!”
诸葛亮笑了笑,随后命令军士押解董荼那、阿会喃来到帐下,亲自走到二人面前,解开他们身上的绳子,赏赐酒食衣服给他们,令他们各自回洞,以后不要再助纣为虐。
董荼那、阿会喃跪在地上,向孔明不断磕头,说:“谢谢丞相不杀之恩,谢谢。”
两人哭拜一番后,走出孔明的营寨,回奔他们的大本营去了。
魏延不解地说:“丞相好不容易捉住他们,为何放虎归山?”
孔明回答:“如果我杀了他们,他们的族人会报复,反而反叛得更厉害,抓不如放,施加恩德给他们,才能收服他们的心。”
众人再次叹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