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易手听梦居
浮生往梦2020-05-24 11:092,610

  沈徽钟年纪大了,他以为自己没有听清楚,不由又问了一边。

  “毅儿你说什么?”

  “我说我将这听梦居,送给沈家如何!不光是听梦居,还有沃南境内的评台延支,我都送给沈家经营!”

  沈家父子三人愣住了。

  “毅儿你是听梦居背后的东主?”

  沈州兼错愕的问,没想到得到了祯毅肯定的答复。

  “我不但是听梦居的东主,而且也是梁师评台的东主,评台,二位舅舅听说过吧?”

  评台他们当然听说过。

  那个伫立在梁师中的大怪物,一日可吞吐百金。

  评台的事情早在一个月以前就随着往来沃南和梁师的客商传得遍地都是了。也是因为评台的名头,在听梦居刚开张之后,沈州兼便留恋此处忘返。

  如今得知祯毅居然是听梦居的东主,跳脱的沈州兼顿时觉得自己花了不少冤枉钱。

  就在几人错愕时,得到祯毅首肯的刘老爷抱着一大堆账簿走了过来,他将账簿放在桌子上,这是听梦居这一个多月以来的收支情况。

  严格来说,听梦居由于借助了刘老爷的酒楼改建,开张时间比梁师评台还早。沃南虽然没有梁师富贵,但却也是富庶之地。这一个多月以来的收入,也可用财源滚滚来形容。

  “听梦居实行票价制,进来听书最低只需缴纳二十文钱,而听梦居的客容量在五百人,但档次却有五种,最高一种需缴纳十两银子。而听梦居这一个多月以来的净收入在四千两银子。而沃南是农业大郡,五月正是农忙时,保守估计农闲时的收入会更高……”

  四千两银子!

  这个数目当然是无比震撼了!这还只是沃南一座城池,这般算下来一年就有近五万两白银的净收入。

  沈州远致力于沈家的兴旺发达,他稍微一盘算,便知道这是多么大的一笔钱财。一年五万两,万贯家财也不过是两三个月的时间!

  而祯毅刚刚还说,他可以将沃南的听梦居生意全部让渡给沈家。

  沃南郡可不只有一座城!沃南是大梁的南方大郡,辖区内有沃南郡城一座,县城三座。每一座县城的人口都在三万人以上。

  按照沃南的人力计算,若是沈家得到听梦居在沃南的代理权,一年十万两银子是绰绰有余!

  财色迷人眼,其中沈州兼自己最清楚。这听梦居一个多月来的四千两进账,其中两三成全来自他一个人!

  沈徽钟也很精明,他飞快盘算了一下,也知听梦居是一块肥肉。但他更老辣,祯毅不可能平白无故将这么大的生意送给沈家。他沉吟一声问祯毅道:“毅儿平白将这么大的生意送给沈家,那需要沈家做什么?”

  “外祖明鉴,孙儿确实有事求沈家帮忙!”

  “但说无妨!”

  “不知家中存粮……有多少?”

  沈徽钟没有想到祯毅会问这个问题,他沉思片刻便示意儿子沈州远可以将这件事情告诉祯毅。

  沈州远有了父亲吩咐,便将沈家的实情告诉祯毅。

  “家中不算今年夏收的存粮,一共有四十万石,这是沈家多年积攒下来的口粮,用作平日周济与荒年赈灾。”

  “这么说,沈家还有不是口粮的粮食?”

  “还真是瞒不了你!”沈州远嘿嘿一笑,又继续解释道,“除了口粮,沈家还有商粮。这是用作买卖的,这部分粮食有多少我也不是很清楚,都散在各地粮铺,不过几十万石还是有的!”

  祯毅点点头表示自己已经知晓,随后又沉思片刻,认真对外祖与舅舅道:

  “外祖父,二位舅舅。实不相瞒,毅儿确实有求于沈家,毅儿愿意用听梦居在沃南的经营权与沈家交换,等到毅儿需要时,沈家能够拿出百万石粮食!不知是否可行?”

  ……

  六月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日子。诗经里面唱道: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其实七月流火的真实意思是:七月天气转凉时节,天刚擦黑的时候,可以看到大火星朝西边坠落。

  这其实是指天气转凉的意思。但六月流火,确实是天上在下火苗子的意思。

  梁国地处内陆,黄土区域,六月时节十分炎热,整个梁国都在烘烤之中。空气也被加热得波动起来,远处的景色都晃晃悠悠的在炎热天气中扭曲变形。

  敬王府的马车经过七天的赶路,终于抵达了梁师境内。遥想当时一天一夜的路程,如今却整整走了七天,祯毅就咧嘴骂这炎热的鬼天气,骂爽了又抱紧怀中的冰囊,这才稍微凉爽一些。

  “殿下,我们已经到梁师,再往前五里地就可进城了。”

  车外典群的声音响起,祯毅不禁探出脑袋张望。

  果然,梁师那黑铁兽一般的城墙已经遥遥在望。

  如今正是晌午最炎热的时候,祯毅只探头这么一阵便汗流浃背。

  想来若是再赶路恐怕人和马牲都要中暑了,祯毅便吩咐左右道:“找处阴凉地,先躲过日头再说吧!”

  马车又缓缓启动,前行一截,躲入路边一座小树林。祯毅这才从车里下来,车中也十分炎热,他也忍不住下车,找一个树根坐着乘凉。

  不多时,敬王府的侍卫从远处深井中取回冰镇好的青枣,呈给祯毅解暑去渴。

  祯毅吃了两个,青枣脆甜,但却并没有太多的解暑功效。他不禁想起在梦中吃过的一种绿皮红瓤的水果,圆滚滚的抱一个在怀中,既解暑又解渴。可惜此时的中原还没有这种作物!

  “哎……”祯毅叹息一声,也没有吃枣的胃口了。

  就在这时,远处忽然走过来一老一幼,二人都挑着水桶,老者身上的担子重一些,小孩身上的担子轻一些,二人一同往水井处去。走近祯毅身边时,他忍不住叫住二人:

  “老丈慢走一步!”

  老者闻言回头,那孙儿怯生生的躲到爷爷身后,畏畏缩缩的看着敬王府的侍卫。

  “公子您找我有事?”

  “我想问问老丈,这大热天的,为何老丈要顶着日头出来?”

  “不出来不行啊!”老丈苦笑一声,放下担子坐在上面与祯毅话家常,“这人躲得了阴凉,但那田中的豆苗却躲不了啊,若是不在烈日当头浇点水,转眼下午就死了!这一地的收成也就没了!”

  “原来是这样……”祯毅颇有些羞愧的点点头,又与老者聊了两句家常,问了问家中情况。

  “小老二家中有儿两个,大儿在左武卫军中当兵,二儿子在家里种地,这就是大儿的孩子。前些日大儿子得了些赏钱,给家中送回来。日子倒也能摊开过了!”

  说起自己的大儿子,老者就忍不住的得意:“公子知道吗?左武卫就是在北面以一比数百的伤亡大胜亡赵之军的天子之军!小老儿家住的近,左武卫班师回朝那日,我还远远的见过敬王殿下哩!”

  老丈吹嘘一阵,骄傲得很。但却更忧心地里的豆苗,多说两句之后便起身告退了。

  “公子,这地里的豆苗还等着小老儿去救命,就告辞了!”

  “老丈慢走!”

  祯毅礼貌回礼,然后看着老者带着孙儿远去。等到二人走远了,智迟这才笑道:“要是这老丈知道殿下就是他远远见过的敬王殿下哩,不知是什么表情……”

继续阅读:第十三章 重回梁师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皇梁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