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黄河南岸的马蹄声
浮生往梦2020-05-10 09:432,821

  敬王殿下终于来了的消息飞快传遍左武卫大营。顿时引来无数没有参加操演任务的将士前来观看。

  不久之后,正在操演的将士也赶了过来,想要一睹敬王殿下风采。

  祯毅从营门开始便徒步走进军营。

  军中不可跑马,是齐国司马穰苴定的规矩,为了巩固这条规矩,他还斩了齐王的黄马使臣。

  祯毅今天是来接手左武卫军的,而不是挑衅的,过分的张扬只会适得其反。

  一路上都是前来看他这个“贤王”、“仙人弟子”的好奇将士,对此他没有阻止,主帅虽然需要威严,但也需要与将士接触。

  营门距离中军大帐直有二里地,祯毅便这样一步一步的前进。

  春风在这一刻化成了刀剑,迎面割来,带来属于军队的味道!

  兵器的味道、血汗的味道、杀气的味道!

  祯毅每前进一步,都感觉十分困难!

  而他身旁,跟着的是人高马大的典群和智迟。他们个头高大,即便是在军中也鲜有能与他们媲美的体格。

  他们身上都有伤,但却并没有可以掩饰,坦坦荡荡的露出来,更增加几分气势。

  果然,左武卫军的将士都被他们二人的气势所震慑住了,纷纷窃窃私语,讨论这是不是为了包围敬王殿下而受的伤。

  众目睽睽之下,祯毅一步步的前进,越往前他的步子就越艰难,杀气越来越重。走到后半程时,他已经双股战战,浑身大汗。

  但他没有放弃,能不能在军中站稳脚跟,就看他今天能不能一口气走到中军帐前了!

  其实祯毅接受左武卫大军杀气洗礼这件事有些莫名其妙,祯毅只是左武卫的名义主帅罢了。实际掌权之人还是将军朱亥,而等到剿灭赵胡的战争结束之后,祯毅又会上交睚眦符,以后他与左武卫就几乎没有什么关系了。

  但偏偏祯毅名声在外,左武卫军官们都好奇的跑出来见识这位敬王殿下。他们或许没有感觉,因为杀气只是伴随他们身边的一种寻常气质。但对于祯毅这样的新人来说,那就是震慑心灵的恐怖意志。

  二里的路程,祯毅足足走了大半个时辰,朱亥就站在中军大帐前,他本可以阻止这一切,但他也有些好奇:这敬王殿下可以走到哪一步?

  因而他没有阻止,而是饶有兴趣的看着祯毅慢如蜗牛般的靠近。

  终于,在漫长的等待中,敬王总算走到了他的面前。祯毅小小的个头已经被压得直不起来了。他站在朱亥面前,感受着这在铁甲笼罩下怪物所发出的杀气,祯毅只能双手撑着膝盖,勉强缓了口气后站直身体,目光坚定的看着朱亥,掏出自己身上的一半睚眦符。

  朱亥接过睚眦符,也从自己身上拿出另一半睚眦符,二符合为一体,缝隙丝毫不差,这时朱亥弯腰行礼,将两符捧在祯毅面前,高声宣誓道:“末将朱亥,听从大帅差遣!”

  直到这一刻,大营中那看不见摸不着却又实实在在存在的杀气才慢慢减弱换成了敬畏。一万余左武卫士兵共同单膝跪地,宣誓道:“吾等参见大帅!”

  声音整齐划一,洪亮如万钟,音浪冲上云霄,响遏行云。左武卫大营上空,流云皆被荡尽!

  祯毅满意的回头,他手握合为一体的睚眦符,高高举起。缓慢回头,看这左武卫参拜的盛况。他意气风发:有这样强悍如斯的大军,自己何愁剿灭不了赵胡?

  “众将归位!”

  祯毅一声令下,唰的一声,万余将士随着音波如同麦浪一般站起!每一处都体现出了左武卫的军纪严明。

  “朱亥听令!”

  “末将在!”

  “汇报军中情况!”

  “末将遵命,左武卫军中有骑兵五百、弓弩手两千、刀盾兵两千五、步甲兵五千,其余随军官吏共九十二人……”

  ……

  黄河是华夏民族的发祥地,黄河流域也是孕育生命的重要生命之原。早前百年前,这一片地方还不属于梁国,后来几代梁王励精图治,开疆拓土才将梁的势力从偏南的秦淮流域北端末梢打到北面来。

  梁国虽然获得了军事上的胜利,但却没能获得政治上的胜利。

  对于被攻灭的赵韩来说,国破家亡是奇耻大辱,因而这几十年来赵韩故地上都起义不断。另一方面,当年赵国眼看亡国,便将北方赵长城的守军南撤勤王,却不曾想南面还是输给了梁国,北面又被草原抓住机会,攻破长城。

  草原狼族长驱直入,赵人被掳,赵地荒为草场,而赵氏王朝也消散在了云烟中。赵长城也被草原狼族霸占,尝试过长城之坚的他们,之后更是强势霸占赵长城,不擅长守城的他们,活生生用人命拦住了梁军的进攻。

  赵长城始终在草原手上,这也使得草原年年入侵,但梁国毫无办法。

  赵亡之过,死性不改的赵人顽固便将原因斗归结在梁国身上,他们以草原为依托,不断攻城拔寨,骚扰民众。赵胡之患愈演愈烈,寻常安抚起不了作用时,梁国朝廷边要出兵剿匪了……

  从前的黄河水多,水量充沛,水流清澈,河面宽阔,那时并不叫黄河。

  最古老的字书《说文解字》中称黄河为“河”;

  最古老的地理书籍《山海经》称黄河为“河水”;

  《汉书·西域传》中称“中国河”,

  《尚书》中称“九河”

  到了后代,黄河流域的植被大量破坏,远道而来的黄沙没有植被固定,因此黄河水开始渐渐混浊,直到后来,“黄河”的名字才被渐渐坐实。

  至少在现在,黄河还没有泥沙泛滥成灾。

  黄河边,白浪滚滚,水声涛涛。远近分布着星星点点的白色,那是草原上得牛羊,正二三聚首吃着草。从前孕育赵国文化的农田,如今已经完全退化成了草场。

  但牛羊无辜,它们只是活着,然后成为口食。

  忽然,草原开始雷动,草第剧烈震动,不少牛羊一边嚼着草,一遍抬头看,疑惑不解的看着一群黑点,由远及近的奔到近处来。

  这是一群来自北方的胡人,但他们又不完全是胡人,他们之中有人举着一根二丈长短的旗杆,杆上没有旗帜,只系上一根黑色的布,充当他们的旗帜。

  这就是赵胡,不完全算胡人的赵人。

  他们一行有两三百人,各个都骑着烈马,为首的是一个四十余岁的黑脸大汗,浑身上下一股强烈的羊膻味,鼻子又红又大,体内火气郁积。

  此人名为鲍参,以前是齐国商人,赵亡时见识了赵民起义,觉得有利可图,便加入其中。而他不断经营,搭上梁国朝廷的线,因而获取大梁内部消息。

  鲍参是祯毅这次剿灭的主要对象,鲍参的主将叫赵复,他是赵复民间藏兵的领军人。

  鲍参一行人就这么静静地矗立在草原上,好像在等待什么。

  终于,大地总算传回了对他们雷动马蹄的回音,在遥远的南方尽头,开始有马蹄翻飞,践踏草原的声音。声音很单调,不久,南方草原上孤零零的奔来三匹马,一直奔到这一行人面前才停下。

  来人蒙面,身上穿着很寻常的平头百姓衣服,为首人没有下马,远远的将一扎书信抛给黑脸大汉:

  “朝廷要派兵来围剿你们了,主人给了两条路给你们选择。一是撤退避其锋芒,二是与他们打上一仗,不需要胜,只需让他们损兵折将就可!”

  黑脸大汉鲍参想了想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选择打!”

  “很好!领军主帅是敬王祯毅,主将是将军朱亥,如有机会,定要将敬王永远的留在战场上!”

  说完,传信人调转马头,长鞭一扬,策马飞驰而去。黑脸大汉也带领队伍原路返回。片刻后,此处便没有了人烟。

  与此同时,左武卫大营中,祯毅也在和众将商讨出兵情况……

继续阅读:第十四章 人太老实会吃亏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皇梁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