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令秦国慌乱
浮生往梦2020-09-06 19:331,716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孝王、荀令、武安都见识过祯毅的可怕,刚刚成立一年的赵郡军队足以战胜秦军数万,这就给他们心里留下了深深地痕迹。

  谈不上是恐惧,但是却给了他们一个定位:魏皓绝对不能过黄河!绝对不能让魏皓在河西立足。

  对于梁国而言,河西阵地军营还不保险,即便聚集了梁军精锐,作为赵郡最高统帅的魏皓也不会以身犯险。

  因此事情还有可以挽回的余地。只要将两岸梁军的联系切断,那么魏皓就不会到达河西。

  武安这才联合三线,准备调动船只进行水战。

  可是,令武安意想不到的是,祯毅居然真的只身犯险,如今已经在梁军前沿军营之中了!

  如果秦军趁势猛攻,或许还有收获,但秦军放弃了这个机会!

  “子充,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狡童疑惑的看向子充。

  子充是南线秦军的主帅,他和子都齐名,都是名震一方的大将,而狡童则和狂且齐名,被称为秦王帐下虎将。

  南线主要就是子充指挥,狡童冲锋陷阵。

  对于狡童,子充的态度很好,他二人在蜀中配合的时候就很默契。

  狡童看不懂局势,他也明白这一点,但因此对子充的命令一直贯彻执行,从不问为什么。

  难得狡童这么好奇,子充便将自己的看法告诉了他。

  “梁国敬王祯毅,名声很大,逢战必胜,从前在赵郡夜打败过大王,狡童应该听说过吧?”

  “没错,我听说他麾下猛将如云,就连我大秦第一箭子都也被擒了去。”

  子充点点头,继续解释:“正是因为这样,大王、武安大人才会如坐针毡,现在的当务之急并不是将梁军赶过黄河,而是要打到黄河对岸去!”

  只有突破一处渡口,秦军才能对梁国造成威胁,梁军现在占领小壶渡,毫无后顾之忧,与秦军作战,自然占据优势。

  子充的看法就是,尽早威胁到梁国腹地,那么进一步无论是继续战争还是和谈,秦国也不至于毫无话语权。

  “既然子充看得明白,那为什么不上书大王呢?”

  “来不及了!”

  子充无奈的摇头,上令下达,秦王也已经下达了命令,要三军战船齐聚,子充这时候阻止,就是扰乱军心。不光是抢夺黄河河面控制权这一战,军令已经传遍三军,孝王无论如何都不会终止的。

  而这一次三军水军会战,也使子充手上的水军数量不足以支撑单独对梁国发动奇袭。

  “总归是要试一试的嘛!万一成功了呢?”

  狡童说的也不无道理,子充犹豫之后,还是决定给秦王修书一封,呈明利弊,不过他的语气委婉,并没有阻止秦王的会战念头,而是委婉提出应当未雨绸缪,安排好后备事宜。

  比如梁军趁机袭击,比如会战大败……

  信和船一同出发,但船行速度没有信快,新提前来到中线,送到秦王手中,孝王看过,但并没有放在心上。

  集结三军之力共战赵郡一地,不赢,那么秦国的老脸也就丢进了!

  “我们也不能坐以待毙!”

  虽然战船出发赶往下游赵郡,但是这不代表南线战场就坐以待毙。

  子充并不是不看好三军会战赵郡,他只不过认为大王和武安大人在本末倒置。

  如果他亲眼见识了赵郡三百兵大破秦军四千的现场,那他也一定会像武安这样做,但这件事任谁也不会相信!

  三百破四千,这可是神话!

  孝王相信,武安在信中一五一十的写了,他见识过祯毅的手段,因此他相信。

  但子充不一样,他没有见识过祯毅的手段,即便武安说的天花乱坠,以性命起誓,他也不会相信!

  这太假了!

  因此孝王根本就没有把这件事情告诉子充,只让他派遣战船前来参战。

  子充虽然远在南线,但他却做了一个挽救了秦国国运的事情!

  兵发楚天城!

  南线秦梁战场并不和中线、北线战场一样,南线战场一部分在黄河渡口,一部分在陆地上。

  秦国占据“几字形”的内外两次,因此可以从陆地上进攻楚天城。

  只不过走旱路一路上山野纵横,尽在崇山峻岭之中,因此双方一直处于对峙状态,这一次战船被调走,水面上南线秦军只能被动防守,因此子充才决定走旱路进攻楚天城。

  出其不意,说不定能够有意外收获!

  军令下达,狡童得到命令,率领一万五千人秦军将士走旱路,钻进岭山之中进攻楚天城,而子充则率领一万秦军坐镇南线,并且等待后续援军的赶到。

  南线秦军,从巴山蜀水之中走出来,十分坚韧,岭山虽然地形复杂,但对于他们而言并不是什么太大的困难,因此钻进岭山并没有什么大不了。

  唯一的问题就是后续的补给,他们一同携带了六天的干粮,这也就意味着五天之内他们奇袭楚天城!

  功成,则扩大优势,进据楚天,失败,也要立刻退回来。

  而此时镇守楚天城的,正是梁南将军牛丑!

  楚天城守军两万人,其中一万五千人驻扎在城外军营!

继续阅读:第二十七章 奇袭夹城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皇梁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