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军,撤兵
在黄河对岸,祯毅和简从也在观看河对岸的战争,他们还没来得及过河,正当他们准备过河指挥战斗时,河对岸的战斗已经爆发了。
而且一爆发就是决斗,战斗场面激烈,秦人和梁人的勇武令他感觉到震撼,以至于连过河都不愿意,只想目睹战斗,不愿放过一丝一毫。
不过好在梁军河岸阵地的将领们防备得当,祯毅也可以放手让他们自己指挥。
战斗酣畅淋漓,但智迟孤身杀入秦军阵营,一刀斩杀甘未的壮举祯毅却没有看见。
视线不够,即便小壶渡里有高塔,祯毅也不能看见。直到智迟举起甘未的半截身体,他才知道发生了什么!
“走,过河!”
战斗以梁军的胜利结束了。
但纵观整场战斗,智迟率领的铁甲军虽然表现亮眼,但祯毅更加关注东境军和鹰扬军的战斗。
两只军队几乎都算是以技艺著称,东境军脱生与齐国技击军,而秦国鹰扬军也是杀伐手段精巧的秦国各类军队的综合。
两只军队的战斗可谓是旗鼓相当,很有看点。
同时,鹰扬军的出现也令祯毅警惕起来:不光是梁国在努力发展军事实力,其他诸国也在发展!
齐国有技击军、秦国有鹰扬军、楚国尚不清楚,不过据说也有蛮兵之类的高级军队。
就连最弱小的燕国都有一支所向无敌的上谷骑兵,梁国地处诸国之间,四战之地,不但要有精锐的军队,而且需要各方面都不输给邻国!
任重道远啊!
祯毅回头,看了看正在慢慢过河的梁军,铁甲军虽然强悍,但这并不是梁军唯一的杀手锏,祯毅还给秦军准备了很多礼物,但他却不打算将之完全暴露。
目前而言,只要祯毅动用了什么底牌,也就意味着秦军将会抄袭!
比如铁甲军,只要秦军找到铁矿,那么他们就一定会打造一只这样的军队。
“让我们去会会这个秦国的杀神!”
武安的杀神名头是最近几年才闯出来的,不过这个名头显然很好用,在秦国已经达到可以婴儿闻之止啼的地步。
“我也有一员杀神!”
“当时勇猛智迟将军!”
……
秦军大营,经过一天的鏖战,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秦国都没有讨到半点便宜!
武安布局,精妙凶险,无论是奇兵还是吸引注意力的主力,都达到了预期效果。
而他这一次失败的原因,却是因为恰巧双方主帅都选择了小壶渡为奇袭地点!
充分的准备,却因为双方主帅不谋而合的想法告破,武安心里十分憋屈。
战争胜负武安从来不放在心上,他只心疼那无缘无故消失的五千甘奇援军。
他们连战斗都没有爆发,或者说他们连警报都没有向自己发出!
“不值当!”
思绪完全,黯然叹息
影响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很多,如果能够打到黄河对岸去,这一场战都不一定会输!
那只三百人的梁军士兵确实勇猛,但他秦军之中也不差这样的能人。
“大人!”
帐外,武安心腹来报,他精神一震:“怎么样?问清楚了吗?”
“问清楚了,那只梁军身上穿着的是铁甲!但是那铁甲与寻常的铁不一样,坚硬无比。”
“千真万确?”
“梁军将领曾经摘盔解甲,有士兵看得清清楚楚!”
铁甲……
武安沉思起来,半晌之后才恍然,对帐外的心腹挥挥手:“下去吧!”
铁甲,怎么可能是铁甲?
武安十分疑惑,装备铁甲的想法秦国也诞生过,但是现目前开采的铁矿锻造的铁甲都十分软弱,想要达到那种坚不可摧的效果,断然是不可能!
武安虽然见识短,但他并不依靠自己的主观臆断否定一件事情,他连忙召集军中随军铁匠,询问其中可能性。
“大人,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铁匠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我父亲曾经就说过,通过一些特殊的加工,可以得到坚硬的铁料。”
“只不过当时我还年幼,记不得具体得措施了……”
不管怎么说,铁匠给了武安希望,他立刻修书一封,向秦王说明个中情况。
不久之后,孝王下令动员全国工匠,寻找出一个能够锻造坚硬铁料的方法出来。
可是这些与武安不再有什么关系,梁军的前沿阵地已经建立起来,他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消灭他们,或者切断梁军的支援!
此时此刻,就体现出了情报的重要性。
由于五千援军不明不白的全军覆没,使得武安错误的预估了梁军的水面战斗力,他已经开始联络上有两处战场,打断顺流而下,切断小壶渡,占领黄河河面,防止梁军在河西的优势继续扩大。
同时,武安开始动员军队,开始对梁军的战争进行部署。
虽然那三百人令他如坐针毡,但这也并不代表所有梁军都这样无人能敌。
如果所有梁军都是这样的装备,那么秦军也就不用再打了。
三方联动的消息送到了中部战场已经南方战场,中部战场的统帅荀令乃至孝王都没有感觉有什么不妥,唯有南方在楚水城与牛丑对峙的子充发现了问题。
“哎!梁国敬王,有什么能力,既然能够误导王上、左庶长乃至武安大人的判断!”
狡童莫名其妙:“子充大人,您这话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