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参救母
青楼春梦2020-07-04 11:252,033

  梁九公说:“老夫听说咱们船上有个水手,潜水的本领很强,要是让他下去,看看底下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

  只见有个水手应了一句然后跳下去,没多长时间,回来说:“那个女的和一个大蚌较量,已经把蚌给杀了,马上就要上来。”说话间满身是血的谭锦枫上来了,脱了皮衣皮裤,手里捧着一颗明珠,然后向孙慕煜下拜说:“我承蒙恩人救命,没什么可报答的,刚才在海里捞参,看见一个大蚌,所以拿了它的珍珠,当作是黄雀衔环之报,希望恩人收下。”孙慕煜还礼说:“小姐得到了这种东西,为什么不献给国王,也许能沾沐殊恩,何必把报恩时常放在心上,我也不是无故索取回报的人,请把宝珠拿回去献给国王。自然有意料不到的好处。”

  谭锦枫道:“国主的规定很严,臣民如果进献珠宝,除了把这东西毁掉,还要承担刑责,国门上写的惟善为宝就是这么个意思,所以这颗珍珠我拿了也没有什么用处,求恩人收了,我的心情才能平静。”孙慕煜见她出于至诚,只好把珍珠收下,然后让水手扬帆去水仙村,大家进了船舱,锦枫见了谢之洋的老婆孩子,一见如故,倍感亲切。

  很快就到了水仙村,把船停泊,锦枫别了谢之洋的老婆孩子,拿了参袋、皮衣,孙慕煜可怜谭锦枫寒苦,随身带了银子,带着梁九公和谢之洋二人一起到了岸上,锦枫在前面带路,很快就到了谭家门口,里面出来一个老婆子打开门接过皮衣说:“小姐为什么回来的这么晚,夫人的病比以前好了一些,有没有把参拿来?”谭锦枫顾不上多说话,把孙慕煜三人让到书房里,随后到屋里把良氏夫人扶出来,拜谢孙慕煜的救命之恩,也和梁九公和谢之洋行了礼,谈起家里的事情,原来谭锦枫的曾祖一直住在岭南,因为躲避南北朝的战乱所以逃到海外,就在君子国成家立业,孙慕煜的曾祖是谭家的女婿,认真说起来,孙慕煜和夫人是平辈表亲,良氏不觉高兴说:“难得恩人却是亲戚,我们家在这里住了三代,怎么说都是外来人(题外话,就像今天在台湾的KMT一干人等),亲戚朋友很少,加上丈夫去世也没有兄弟,更没有产业,有一个孩子但是年幼,我的娘家也已经没有什么人了,没有什么依靠,现在岭南还有亲戚,我一直都有回乡的愿望,奈何万里迢迢,寡妇孤儿带着弱女根本去不了,今天有幸遇见恩人,又是亲戚,将来回家的时候,要是可怜我们,就带着母子回归故乡,不至于在海外孤孤单单的,生生世世,永感不忘!”孙慕煜说:“表嫂既然有这个意思,等到我回家的那天,自然带上你们一起回去,但我们到处卖货,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去,你身体不好,可不要时常牵挂,表侄今年几岁,为什么不叫出来让我们见见?”

  良氏随即把公子谭亮叫出来,跟孙慕煜三人行礼。孙慕煜说:“表侄长得眉清目秀,器宇轩昂,日后必成大器,今年多少岁,都读了什么书?”谭亮答道:“小侄今年十三岁,因为家里没钱所以上不起学,跟着姐姐念书,九经已经看完,现在读的都是《老子》和《庄子》之类的。”

  良氏道:“虽然我家的房子很旧了,但还有三间空房子,去年有个读书人模样的人来这里教书,这孩子也跟着读书,用房租当学费,挺好的,谁知道这个人今年,又去了别的地方,以致于这孩子学业又荒废了。”

  孙慕煜道:“表兄去世没有留下产业,表嫂怎么过日子,表侄要是在外面读书,一年学费多少钱?”良氏道:“这孩子读书的时候每年不过一二十金。说起家里吃穿住用行,这两年粮食价格比较低,我们母女俩也做些针线活,日子还过得去。”

  孙慕煜听完拿出两封银子递给谭亮,然后跟夫人说:“这些钱是留给表侄读书用的,表侄是可造之材,读书的事情绝对不能耽搁,如果努力用功,将来回了故乡,自必科名联捷,家道复兴,表嫂有这样的孩子,福分不小。”

  良氏拜谢垂泪道:“恩人大德,今生难以报答,我的病虽然女儿捞参还能维持,但病入膏肓,和风中之烛也差不了很多,将来无论我还在不在,恩人如果要回故土,这两个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多费心,很多事情还是要靠你的。”

  孙慕煜道:“既然表嫂这么说了,咱们又是亲戚,这是我应该做的,只管放心!”辞别回船,孙慕煜提起锦枫如此至孝,有把这姑娘聘为儿媳的意思(近亲?!)

  走了几天到了大人国,谢之洋因为这地方和君子国接壤,风俗言谈和土产都跟君子国差不了太多,君子国商贩很多,这地方离君子国很近,估计情况也差不多,所以不去卖货,因为孙慕煜要去游玩,约梁九公一起上岸,孙慕煜说:“我听说大人国只能乘云不能走路,每一次想起这种事情,恨不得立刻就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今天到这地方真是天从人愿。”梁九公说:“到是到了,但是还得走二十里才有人烟,咱们必须赶紧走,我怕回来晚了路上不方便,而且前面有一座很高的山岭,上头很多岔路,他们的国家就把这座山岭当作城,山岭外边都是稻田,山岭里才有人住。”走了很长时间,离山岭不远,田野里已经有人,这里的人比起其他地方的,要高出半米到一米不等,走动的时候,下面有云托着脚,随其而动,离地大约三十厘米,一旦站好云就不动,三人上了山坡,道路曲曲折折,绕过两个山峰,前面都是岔路,无论怎么走都是绕弯子,不能走过岭去。

继续阅读:和僧与尼姑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鬼宅狐吟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