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着梁瑭私自行事,都未曾与自己说一声,矜蘅心里是气的,她不想让对方犯险,却总没个正当理由去拦住他。
这次梁瑭安然无恙的回来了,矜蘅虽然还是有些不满,但大战一触即发,且现下也不是个纠缠的好时机,她便只得作罢,等着人把话说完。
谢灵瑶给人斟了杯茶,待得梁瑭半口饮完后,这才听到对方把话说完。
“此次战事本可避免,蛮子与靳凉虽千百年来都是不合的,但真正的要攻略对方皇城的战役却很少。
我此次在外暗访,得知了不少政事辛秘,蛮子这次根本无心与我们大战,是有心人在其中挑拨是非,把靳凉和他们那边的将领耍得团团转,这才有了我们现下的进退两难的局势。”
闻言在场众人都有些呆愣,不明白梁瑭这话的意思为何。
歇了口气,梁瑭的精神也渐渐好起来,抬眼看了下矜蘅,见人正蹙着眉看着自己,便回以一个安慰的笑容。
看到梁瑭对自己笑,矜蘅立刻反应过来,急忙将视线转到一旁,耳尖不禁红了一片。
“候爷这话……是指有人故意挑起事端,好让我们靳凉和那些蛮子打起来?”
两人之间的气氛被谢灵瑶的问话打断,梁瑭点点头道:“不错,背后那些人就等着我们两国开战,待得两败俱伤之时,他们好坐收渔翁之利。”
此言一出,大堂内众人面上皆惊讶不已,互相对视一眼,随后凑到一起开始谈论。
事况紧急,梁瑭也不愿多耽搁,便一股脑儿把真相全都说了出来。
原来百里稷辰和楚牟早就暗中勾结,二人对于靳凉是否有所得失完全不在意,因为他们二人眼中只有那个皇位。
恰好南通王也适时表现出了想要合作的意愿,百里稷辰便向其抛出橄榄枝,三人串通一气,暗地里吞了靳凉不知多少好东西。
等到他们家底都积攒的差不多了,百里稷辰和南通王便开始按捺不住,抓住靳凉与蛮子发生摩擦的时机,直接打算一口气将靳凉和蛮族都一举吞并。
要不是梁瑭事事都习惯留一个心眼,不然他估摸着也会被这三人瞒天过海的骗过去。
梁瑭时常能看到苏晚晴面上带的无措神色,当初还不怎么在意,但看的多了,梁瑭心底也不禁起疑。
苏晚晴身为南通王之女,从小被灌输的思想都极具贵族礼仪,且梁瑭平日里与其相处,也不曾见她对其他事情会惊慌。
种种迹象都让梁瑭不得不怀疑苏晚晴这个人,随后他顺藤摸瓜,先是找到南通王叛国,同蛮子暗中交易的证据,随后又找出百里稷辰与楚牟他们二人。
至此真相大白,百里稷辰一心相当皇帝,但名不正言不顺的,百里明正身体底子好,自然不可能得病而逝,那唯一的办法,便只有战事了。
于是百里稷辰将靳凉军中的计划全都告知蛮子,这才导致靳凉这些战役屡战屡败。
“百里稷辰!我就知道他没安好心!候爷,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做?蛮子不日便要攻进来了,我等不能坐之不理啊。”
手底下一位老将有些不忿的骂道,闻言梁瑭看向他,随后薄唇轻启:“他南通王晓得同蛮子合作,为何我们不能?”
听到这里,矜蘅心底的惊讶已经不知道该如何来形容了,她从未想过要因为自己人,而不得已同敌人合作。
谢灵瑶闻声低头思忖着,随后慢慢点头附和道:“候爷此举可行,南通王本就不是诚心诚意的与他合作,那我们自然有迹可循,找住他露出来的尾巴。”
众人打定主意,又一起商讨了一下午,之后便决定由梁瑭同谢灵瑶去往蛮子军营,夜访敌方守将。
之后的事情矜蘅已经有些不太能反应过来了,那一天发生的所有事情,都让她感觉以前的认知都被推翻了。
她只记得在漫天星辰下,梁瑭的面庞被军营火光照亮了一侧,更加凸显了他优秀的侧脸。
“殿下,你愿不愿意与本候打个赌?就赌本候能不能把蛮子劝回他们的领地,而赌约,则是各自的后半生。”
自己心心念念了近乎两世的人,在这个危机时刻表明了自己的心意,矜蘅脑子已然反应不过来,只是木讷的点点头。
那一夜的风很温柔,矜蘅闭着眼想,一如梁瑭亲上来的时候,唇瓣上温润的触感一样。
等到矜蘅反应过来时,蛮子已经彻底退了兵,还和靳凉一同签了合约,两国保证百年之中,任意一方不得故意挑起战火。
百里稷辰的如意算盘一朝落空,楚牟从得知蛮子退兵开始,便知晓事情已经败露,反正也逃不脱,索性直接在家等着。
待得第一个侍卫破门而入,楚牟便一个箭步冲上去,捅穿了对方的心脏。
这是个两败俱伤的局面,楚牟早就心存死意,所以他要在死前也拉一个人作伴。
南通王卖国通敌,且身为异姓王小动作不断,百里明正也一直在收集他违反律法的行为。
等到梁瑭一行人回了京,南通王全族被判死刑,满门抄斩,妇孺幼童皆不放过。
百里稷辰见大势已去,便准备换装偷偷离开靳凉,谁知刚一出门便被数百铁骑围住,仿佛就像是瓮中捉鳖。
三人的下场都不好看,百里明正将各自的处罚张榜贴于城墙外,以示警醒。
可能是觉得杀伐过于重,百里明正隔日便大赦天下,原因无他,德妃行事端正,鲜有差错,是成为皇后唯一选择。
明明外面一派风雨,但矜蘅却觉得心里极为满足,因为梁瑭自从战事结束以后,便天天黏着她,似乎是想把往日对矜蘅的不好都给掩去。
后院的牡丹开了,梁瑭便牵着矜蘅同往前去观赏。
艳丽的花瓣映衬着矜蘅的面容,梁瑭看的心里动容,将对方拉入怀里,“我有意为自己选一位贤妻良母,不知殿下可愿意?”
矜蘅红着脸点点头,“自然愿意的。”
这世愿意,前一世也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