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皇帝
冷枕寒偏2020-05-15 23:273,198

  几个人凑齐,同时入殿。室内早就备下了美酒好菜,排定宴席。因皇帝还没到,按照规矩是不能入座的,大家便三三两两站着随意聊天。太子和三皇子趁现在就开始较起劲来,谁也不愿放对方与谢语堂单独在一起,所以这三人聚集在一处。

  太子和三皇子能这般对待谢语堂其实也没有其他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他掌握军权,是和清河郡主与西北王一样的地位。由于太子与三皇子的手上没有让他们安心的军方力量,除了这次择婿能靠拢清河郡主,也就是看谁能搞定谢语堂这边了。按理来说,三皇子的生母端肃贵妃还是谢语堂一母同胞的长姐,按辈分来说谢语堂算是他的舅舅,可谢语堂这些年来不仅没有偏向三皇子,反而一直都是在南境与清河郡主和恒小王爷在南境共事。

  就是因为这样的情况出现,这才是让太子有了可趁之机,他自然是派人查过镇南候府的家事,也是经过调查才知道老侯爷在世的时候隐瞒老夫人养了外室,并且还有一位五岁的私生子,也就是镇南候府的三爷,现如今的刑部尚谢玄清。老侯爷也是趁着老夫人怀孕的时候将外室与私生子一同入府,老夫人这些年来也是认为这是谢语堂的缘故,所以一直以来都不受家里的重视。也就是这段时间,谢语堂从南境回来后,谢老夫人才开始幡然悔悟,觉得这些年来愧对他的太多,想要做些什么事情来弥补。

  太子自然是不会让镇南候府的这些人得逞,在他眼里,谢老夫人的幡然悔悟不过是为了三皇子夺嫡罢了,都亏待了这么多年,哪会突然而然的就说要对他好。时间并非是抚慰心灵的良药,即使想要抚慰在忽略和轻视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这一切的一切可都是太迟了,若是对不起有用,还要那些锦衣卫和大理寺做什么,杀人放火之后说声对不起就完事了,让受害者心里怎么想?

  倘若是他人也就罢了,可此人偏偏是谢语堂,前阵子太子才听说谢语堂从镇南候府那边搬出来,去了皇帝赐给他的独立府邸,这可是把太子高兴坏了,这几日也是送了不少东西去了都督府,虽然对方也只收下了那把蓝田玉萧,可太子也没少高兴。

  三皇子这边自然是不能由着太子这般追着谢语堂不放,他知道谢语堂这些年来在镇南候府受到的轻视,所以他也是示意过端肃贵妃要对谢语堂的态度要好些,可谢语堂那边似乎是没什么反应,三皇子可没少焦急。或许端肃贵妃自己也没想到,一直以来的深受轻视的四弟他日还能影响到她的儿子的夺嫡之路。

  由此两个人一直逮着谢语堂不放,反倒是轻松了其他人。吴言珩一直都仰慕吴真的战功,虽然吴真也大不了几岁,可他觉得男人就要聊个铁血的话题,便向吴真请教了一些军旅之事。吴言奕和吴安忆倒是最为轻松的那两个,两姐妹也是很久都没有见面了,虽然这几天吴言奕在京城,但一直都没有机会来齐王府瞧吴安忆一眼,如今有了这么个机会,自然是悄悄话说不断了。

  大约是一刻钟以后,李玉便高声道:“皇上驾到——”

  英灵殿内瞬间安静,大家根据身份礼数都一一站好。在场的人都是在这京城之中有头有脸的人物,在安排位置的时候可是没少焦虑这个位子该怎么排。众人等着黄袍身影在殿上正位落座后,才都一起行礼。

  大燕皇帝已经过天命之年,可两鬓斑白,面有皱纹,但行动气势仍旧是雄威尚在。虽说是与齐王相差不了几年,可他这些年来闲云野鹤惯了,整日儿女承欢膝下,与齐王妃的关系一直都很好,所以相比较皇帝而言,齐王要稍微年轻些。在大家行礼完事后,皇帝的目光自然而然的把目光落在了谢语堂身上。

  对于九五之尊的帝王而言,他这些年来常年待在南境,瞧着似乎是远离了高贵庙堂,安分的很。至于他为什么会对谢语堂这么有感兴趣,也不过是因为这段时间的风言风语,也和吴言珩产生了误会,以为他定是和吴安忆私心暗选之人,不然吴安忆怎么会想着要跟谢止寒退婚。

  皇帝第一眼看去,此人容貌有几分邪气,可气质飘逸,倒也不像是久经沙场之人,眼瞧着平日里性格嚣张可从未得罪过什么人,举止毫无羞缩之态,难怪吴安忆会中意。

  第二眼看过去,虽说久经沙场可肤色白皙,藏青色的衣袍下身材高大,倒也是个能给就吴安忆安全感的主儿。再说了,这些年在南境和清河郡主姐弟共事多年,能赢得这对姐弟的信任,人品绝对是没什么问题。

  第三眼细看,那双眼眸平静无波,似清澈又似幽深,虽默默低垂着,宛若就禅定,却灵气逼人。

  皇帝倒是看谢语堂顺眼,当然他也是看中了他的一点,就是他不是太子的人也不是三皇子的人,即使端肃贵妃是他的长姐,三皇子也算是他的外甥,可谢语堂从未参与过他们的夺嫡之争。可若是谢止寒就不一定了,他的仕途才刚刚开始,在后面的道路上很容易受夺嫡的影响,即使他不做选择,可镇南候府会替他做出选择的。

  坐在最上面的天子理解了为何吴安忆要想着和谢止寒退婚了,齐王这么多年都没参与朝政,皇帝知道他的性子,她也不过是想着要给女儿寻得一个好夫君而已,可齐王哪会想着那么多利益纠缠。

  皇帝捋了捋他的胡须,暗暗点头,对谢语堂很是满意,随之便对吴安忆叫了一声:“静和。”

  “静和在。”

  “先前郡主也是向朕举荐过你参与她的文试,一直都说你才华横溢,太子和老三也是一直在夸你,现如今也算是为朕分担。朕这里有三篇朋党的文章,你且看看,哪一篇最好。”

  “静和遵旨。”

  吴安忆从李玉手中接过文章,几乎是一目十行的草草看一遍,便说道:“回禀陛下,《朋党论》是最优的。”

  “哦?你说说看?”

  “这……这……”吴安忆略有些慌乱,“这朝中也并非是没有参与朝政的女官,可这篇文帝王气质,静和没什么见识……不好点评。”

  皇帝扬天长笑,面色愉悦,赞叹道:“果然是有眼力,清河的文试就交给你了。你也说了,这朝中又不是没有参与朝政的女官,齐王府闲云野鹤惯了,既然你也算是为朝廷效力,可虽然你也没什么职分,朕觉得也没什么必要的,清河的文试你就放心大胆去做吧。”

  吴安忆略微沉吟了一下,方道:“静和知道了。”其语气冷淡,似乎是没有把这份圣眷恩宠放在心上,只是恪尽礼节罢了。

  “来人,清河郡主位下,为静和设座。”

  “谢陛下。”

  吴安忆行礼入座,坐在她对面的谢语堂眼神与她交汇,即使吴安忆再重来一次,但再次面对谢语堂的时候她还是害羞得不行,耳朵瞬间变得粉红。别人似乎是看不出来什么,可在一旁的吴言奕可是察觉出了她明显的变化,又看了一眼谢语堂,露出一副“原来如此”的表情。

  这时候禁军统领言云澈已经出现在殿门口,他是御前近臣,无需通报,径直上道殿前,禀报道:“回禀陛下,大梁东魏两国的使臣与十名入围胜出者均已进宫,在殿外候着。”

  吴安忆虽然说是早就得到了消息,说是今日设宴并非只是见见自己,最重要的就是为了提前品察郡马候选者,不仅是给吴言奕看的,也是给她看的,但是现在才准确无误,她心中自然惊喜。

  正沉吟间,皇帝已经下旨宣见。言云澈领命回身,眼神滑动的瞬间,他不为人察觉地向谢语堂轻轻点了一下头。

  知道他的行动顺利,谢语堂心中微微松动,但表面上还是平淡无常,安静的坐着。过了一会儿,有太监禀报静怡公主到,皇帝露出笑容,在小女儿进来后便问道:“宁儿,你昨日就闹着要来参宴,怎么今日就来迟了?”

  静怡公主是皇帝最小的女儿,钟粹宫伶妃所出,算起年龄还比吴安忆小上一两岁,如今也是正处于备受皇帝宠爱的年纪,长得清秀可人脸上又有些婴儿肥,眼睛水灵灵的好不惹人怜爱。

  静怡公主眉目紧锁,额前阴云沉沉,面色极为阴郁,行礼后闷闷道:“女儿今日在路过的时候,瞧见了一直漂亮的长尾猫,女儿随后就去追赶,就耽误了时候。”

  “你呀,就是喜欢这些。”皇帝略有些无奈,眼神之中带着几分怜爱,“平时朕瞧你野惯了,一直都不怎么喜欢正儿八经的读书,也不好好向你不悔姐姐学学。你就是因为没抓到,所以就不高兴了?”

  静怡公主沉默了半晌,方声低道:“不是的……女儿追着那只猫,无意间就到了夜幽庭,见到那里的人劳作凄苦,十分悲惨,突然想到了前阵子延禧宫娘娘身边的景熙了……故而觉得心里有些不忍……”

继续阅读:第三十一章 相互攀比争执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浮生记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