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恪把南书房里每个人的神情都仔细的观察了一下,可并没有发现有什么异常,无论是主子还是伺候的人,他们的脸色看着都很正常,让人看不出什么来,也发现不了一丝有关的线索。
然而,他这样开小差被先生注意到了,在先生紧盯着的目光下,杨恪也不好在继续开小差,只得无奈收起了自己的心思,专心的听先生讲课。
那纸条被他好好的守在袖子里,一直得到了下了学,回到了重华殿后,他才打开来看。
那纸条上面写着一个时间和,一地点和两个人的名字,十九日子时,御花园假山,安嬷嬷,林生!
杨恪现在对于这个时间很敏感,十九日正是宋靖楚他们一家出事的那天晚上。
杨恪知道安嬷嬷是皇后宫中的人,只是不清楚这个林生是谁?
能去御花园的处理宫里的主子外,便是宫里伺候的宫女和太监,以及巡逻的禁卫军。
子时已是盛业,宫中各个宫门都已经落锁了,御花园里除了巡逻的禁卫军之外,是不会有其他人踏入,若是被发现,会以宫规论处。
安嬷嬷是宫里的老人了,对宫里的规矩是很清楚的,而她明知这个时候去御花园违反了宫规,却还是在这个时间点去御花园。
杨恪想她应该是有什么特别重要的事情,不然也不会冒着风险选择在这个时间点。
而安嬷嬷能在御花园见到的人也只有禁卫军,这纸条上写着的这个叫林生的人应该就是禁卫军中的人。
那天白日宋靖楚他们一家遇到劫匪,子时皇后宫中的安嬷嬷便违背宫规去御花园,接着京城里便有针对宋靖楚和谢氏的流言传来,若说这其中没有什么干系,杨恪是怎么也不会相信的。
他们两人相会,一定在说一些不为人知的事情!
而且若说这两则之间一点干系都没有,那杨恪也不会收到这纸条了。
现如今宋靖楚一家遭遇劫匪的事情也不是什么秘密,宫里的人或多或少都知道,在各宫都安插探子和暗线的人,知道的也就越多。
宫里很多人都盯着皇后的位置,即便长秋宫里防得像铁桶一般,这探子和暗线依旧会有,毕竟这宫里能爬上高位的女人可都不是什么简单的角色。
这个给杨恪书里塞纸条的人,一定是时刻都在盯着皇后宫里的动向,打探了不少的秘密,同时在宫里其他地方都有不少的探子和暗线,掌握不少消息。
杨恪身边也藏着这样的探子和暗线,所以才会知道他此刻最着急上火的事情是什么,才会把这个消息给他。
此时的杨恪没空理会自己身边的探子和暗线,他只知道这个消息对他来说的确是一个很好的线索,只要这纸条上写的是真的,那么他可以借着这一点查到更多事情的真相,然后帮助宋靖楚他们解除困境。
只是杨恪猜不到这背后之人是谁?
也没有半点头绪!
对方此举是想借着他的手,借着这件事来对付皇后吗?
若是如此,这确实是一个可以重创皇后的好机会。
只是这个消息给胡则旭不会是更好吗?
现在胡则旭和刑部的人一起查这件事,他也知道有人在故意陷害他,若是将这个消息给他,以他的能力很快就会查清楚是怎么一回事,而他想来都是有仇必报的,知道幕后主某之后,一定不会放过的。
这个消息明明给胡则旭这个有实力的人会更好,为什么要给他这么一个不受宠,也没什么实力的皇子呢?
难不成是因为外臣无召不能入宫的原因,这背后的人接触不到,所以就退而求其次,便把这个消息给了他?
这个理由一开始的时候觉得还是挺合理的,可是细想又觉得不太可能。
既然能在打探到皇后宫中的事情,就说明对方的份位不会很低,而宫中份位比较高的人,家室都不低,那么对方怎么可能不去利用宫外母族的力量,这样给胡则旭传递消息也是很方便的事情。
在这一点上,杨恪是真的弄不明白,不过这也没关系,现在弄不明白,不代表以后都弄不明白。
杨恪不在乎自己是不是成为别人利用的棋子,他现在只想在宋靖楚完好之前,帮他们解决眼前的困境。
但他不想连利用自己的人是谁都不知道,而他不会一直按照别人的计划走,当别人的刀,然后在事发之后还要为别人的替罪羊。
杨恪觉得对付皇后这样的事情,还是自己亲手来策划,不让自己暴露在人前才好。
这背后之人是谁,他会查清楚的,同时也会把自己身边的暗线和探子给找出来,但不是现在。
现在,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杨恪思索了一会儿,便让自己的书童严肖附耳过来,他让严肖去禁卫军查一下林生这个人,查一下他和皇后一派有什么联系。
如果林生是皇后的人,那么她在禁卫军中安插自己的人手这一消息传到杨伯謇的耳中,那么事情就好玩了。
自虢国建朝以来,禁卫军便是直辖属于帝王,担任护卫帝王或皇宫、京城警备任务的军队。
在皇宫里的禁卫军主要就护卫杨伯謇或是皇宫里的安危,这样的军队中安插了别人的探子和暗线,不就是在挑战帝王的权威吗?
杨伯謇知道了以后又怎么可能不会心生猜忌呢?
傍晚,日落西山,皇宫里被落日的余辉笼罩着,红转绿瓦之间有披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光芒,让庄严屹立的宫殿多了些柔和。
在一个陈设布置简单清雅的宫殿里,一个模样俊俏,眉眼温柔的少年,规矩的坐在一美丽妇人的旁边,仰着脑袋,好奇的问道:“母妃,我已经把消息给他了,只是我想不明白为何要把消息给他呢?”
美妇人摇着团扇看着殿外的天空,笑容柔和明媚,“儿啊,在宫凡事都不要当出头鸟,也不要把自己暴露在人前,稳坐高台,掌握一切,看着别人争斗,自己坐收渔翁之利方为上策,切勿将自己置于危险之中!”
美妇人说完,久久不见回应,便收回目光看向自己的儿子,见他似懂非懂的,又是粲然一笑。
少年见她笑了,有些不好意思,摸了摸自己的头,说:“母妃,儿子还是有些想不明白!”
“想不明白没关系,母妃会慢慢教你的,重要的是你要学会自己思考,去思考这其中的关节。”
少年颔首应道:“儿子会好好的去思考的!”
看着自己乖巧可爱的孩子,美妇人微微叹了一口气,悠悠的说道:“如今,你年岁也渐渐大了,以后没有多少太平的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