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恪从宋端明那里知道了宋靖楚一家现在的大概情况,同样也知道了外面的流言。
原本宋端明是不想说这件事的,可是杨恪的小太监见他今日和胡则旭边走便聊,聊了好一会儿时间,脸色都不怎么好。
杨恪在知道这事后,便一直追问,宋端明见瞒不过,便只好如实的说了出来。
杨恪知道了外面关于宋靖楚和谢氏的流言后,心里十分的气愤,这些流言明显就是有人恶意散播。
宋端明说了,当时就只有宋端恒一家,宋端明和几个护卫,再则就是胡则旭。
他们都知道,当时什么事都来没有来得及发生,劫匪就被抓获了。
宋端恒和宋端明两家不可能散播这样的谣言,劫匪也被抓着了,那么只有胡则旭有这个可能散播这样的谣言。
他有很大的动机,也有这个能力。
他的嫌疑最大!
宋端明虽然也怀疑这事从头到尾都是胡则旭干的,但是没有证据,而现在还有很多的疑点,所以还是秉着公正的态度,说道了几句话。
“八皇子殿下,眼下没有证据证明这事是卫国公干的,这事已由皇上交给卫国公和刑部的人着手在调查,无论是谁干的,很快都会有结果,还是不要暗自揣测的好!”
杨恪听了宋端明这话,也渐渐的冷静了下来,谢过了宋端明后,又和他说了些话,便让小太监送他离开了。
等宋端明离开后,杨恪便让人去调查这事。
他虽然没有母家支持,也不怎么受宠,可是他在这么不好的处境里,活到了现在,自然也有了些人脉。
只不过都是一些容易让人忽略的小人物,但总比没有的好,而且有时候小人物能打探到一些让人意外的东西,因为很容易被忽略,所以在去打探消息的时候,很少会有人注意到他们,有时候打探消息也比较容易。
杨恪仔细的想了一下,他觉得这事让他们下意识的就怀疑到胡则旭头上,有时候太显而易见了,就会有古怪。
他觉得应该是有人知道宋端恒一家和胡则旭之间恩怨的人,和胡则旭有仇,或者是同时和胡则旭,以及宋端恒一家有仇的人,接着这事一箭双雕。
杨恪怀疑是宫里的人,他们之间的恩怨,在外面都瞒的比较好,当时连宋靖楚的母亲都不怎么清楚,所以不会有其他的外人知道。
但是那次宋靖楚在杨伯謇的面前告了胡则旭一状,那时有不少人在,虽说那些都是伺候杨伯謇的人,但是也难保不会有其他人的眼线在。
如果这事如他想的那般,那只有宫里的人才比较有可能。
杨恪因为多年来一直被皇后针对,所以下意识的认为这事和她有关系。
虽然一开始的时候,他觉得这般太过理所当然,可细想一下,发现也不是不可能。
毕竟皇后一直讨厌他,恨不得除掉他,之前因为宋靖楚,皇后派人苛待他的事情暴露在杨伯謇面前,害她被皇上训斥了几句,接着又被冷落了几天。
以她的性子怎么可能不会不迁怒宋靖楚!
自从宋靖楚进了宫后,各宫的主子娘娘无论是什么心思,对宋靖楚都是比较善意的,但除了皇后宫中的人,他们对宋靖楚都是不怎么喜欢。
而且不久前杨昊还为难了宋靖楚,接着还被杨伯謇派到淮水去,别人可能不清楚是怎么一回事,但杨恪查清楚了。
杨伯謇是通过杨昊为难宋靖楚一事,发现杨豪不是他表面上看起来的那般优秀,从而查出了他的真面目,所以对他有些失望,暂时也不想立他太子,只是派他去淮水,想要考验他一下。
若是皇后知道了杨昊错失入住东宫的好机会,而被派到淮水考验是因为宋靖楚的缘故,皇后怎么可能会善罢甘休,绝对会想办法收拾宋靖楚。
而且说起来,皇后其实也和胡则旭有些仇怨。
准确的来说是和皇后的母族林家,皇后的父亲是当朝太尉,正一品官员。
这些年,胡则旭为杨伯謇处理那些贪官污吏的时候,逮到了一个林太尉的门生,那个门生是林太尉的最喜欢的一个门生,虽然他犯的错比较大,但林太尉还是想要保他一命。
哪知道这个想法刚刚透露出来,胡则旭就雷厉风行,直接就先斩后奏,将他的门生给砍了,一点机会都没有给林太尉。
不仅如此,胡则旭还将此事牵扯到了林太尉的一个二儿子身上,还他被杨伯謇贬职,所以林太尉对胡则旭是有些仇怨的。
林家是皇后的母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她自然也是怨恨胡则旭的。
杨恪思来想去,觉得皇后在此事上也有不少嫌疑,也很有可能会对宋靖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所以杨恪便让自己的人着重去查皇后宫中最近的消息,发生了什么都要如实的向他禀告,一点蛛丝马迹都不能错过。
安排好人去查了这事后,杨恪便开始思考要怎么才能帮宋靖楚和谢氏摆脱这些流言。
若是在继续任由这些流言继续传播,那么无论这件事情是真的还是假的,宋靖楚和谢氏的名声都会被毁的一干二净,以后宋端恒一家也不可能继续留在京城中。
毕竟人言可畏,有时候白的也能说成黑的。
杨恪最担心的就是宋靖楚在知道这事后,会怎么的伤心难过,她一定会很惶恐不安!
想到这里,杨恪心里暗恨不已,觉得这背后之人,心思及其恶毒,居然想出这样恶毒的办法对付宋端恒一家。
无论是幕后真凶是胡则旭还是皇后,他都不会放过!
杨恪用力的握着手中的玉佩,面容越发的冷峻,眼眸中的温度变得越来越低,蕴含着无边的冷意。
小太监安静的跟在他身后,对他此刻和平时相差甚远的模样,并不觉得奇怪,依旧入常的伺候他。
他的主子是杨恪,无论杨恪是什么样,他都不会有太大的反应!
杨恪没有在这个地方多待,他快速的收拾好自己的情绪,然后朝南书房走去。
他是趁着午膳的时间来找宋端明,现在事情了解得差不多了,上课的时间也快到了,他自然是要快点回去才行,若是迟到了,会被先生罚抄书的。
杨恪回到南书房不久,先生就过来了,说了几句话,便让他们翻开书本,学习新的内容。
杨恪翻开书的时候,发现里面夹着一张小纸条。
他不着痕迹的用手遮住,受收到自己的衣袖中,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继续认真的上课,只是余光一直在周围打量,想看看到底是谁把这纸条夹在这里面的?
同时他心里也好奇,这纸条里写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