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恪被立为太子后,指婚的旨意便来到了宋府。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宋侍郎之女,宋靖楚娴熟大方、品貌出众,太后与朕躬闻之甚悦。”
“今誉王册为太子,适婚娶之时,当择贤女与配。值宋靖楚待宇闺中,与太子堪称天设地造,为成佳人之美,特将汝许配太子为正妃,一切礼仪,交由礼部与钦天监监正共同操办,择六月初十完婚,钦此!”
跪在地上的宋靖楚听到这个旨意时,惊呆了,一时半会儿没有回过神。
不仅宋靖楚惊呆了,宋府其他人更是惊得不行。
杨恪居然被封为太子了,这也太突然了吧,一点儿预兆都没有。
宋靖楚知道杨恪迟早会被为太子,可没想到会这么的早?
她原想着自己会成为誉王妃,可没想到现在居然直接成了太子妃,这升得有些快了!
传旨的公公脸带笑意,眼中带着一丝讨好之意,“太子妃,可是高兴坏了?该领旨谢恩了!”
公公的声音让宋靖楚回了神,连忙领旨谢恩,“臣女接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宋府的其他人在宋靖楚的带领之下纷纷领旨谢恩!
宋靖楚接过圣旨后,便让桃儿将早就准备好的金裸子和银票递给公公。
这金裸子和银票都放在一个荷包里,沉甸甸的,用手一拎就知道有多少重量了,不只是传旨的公公有荷包,其他跟着来的小太监也有赏。
传旨的公公见这荷包这么用重量,很是满意,随后便讨好的对宋靖楚福了福身,然后说道:“奴才谢太子妃赏赐,恭贺太子妃,贺喜太子妃!”
传旨公公后面的人齐声的恭贺宋靖楚,一声有一声的太子妃叫着,到是让宋靖楚心里有些不自在。
还在宋靖楚也是见过大场面的,不会被眼前这事给吓着。
宋靖楚面色如常的和他们说了几句话后,便让丫鬟带他们进去吃茶。
不过他们赶着回去复命,都没留下来吃茶。
他们离开后,宋靖楚这才拿着圣旨,脚步飘飘的看向一旁的谢氏,觉得很不真实。
若不是现在圣旨现在还握在她的手中,她真的要以为这事自己的幻觉或是在做梦。
她到现在还是想不明白,杨恪怎么就成为了太子?
这才过去了一天而已,她只是在等着自己成为誉王妃的圣旨,没想到却变成了太子妃。
宋靖楚想不明白,谢氏就更糊涂了,“誉王殿下怎么就成了太子呢?”
“我也不清楚,只有等爹爹回来才能知道今日朝中都发生了什么事?”
昨日过后,太后便让她在府中休息,等着指婚的旨意,没有让她入宫当差,所以宋靖楚对宫里发生的事情,不怎么清楚。
现在要想知道到底是是个什么情况,就只能等着宋端恒回来了才能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也才能知道杨恪为什么会被突然封为太子。
除此之外,宋靖楚心里还有一个担忧。
杨祁等几个王爷想要求娶她,便是因为听信了她身负凤命,将来会母仪天下,所以便都想要娶她。
那么现在杨恪昨日刚刚赢得比试,求得指婚,今日就被封为太子,这岂不是会让杨祁等人更加的相信那所谓的命数一事呢?
那样的话,他们岂不是更加的不会善罢甘休?
宋靖楚的担忧是真的,杨祁等人在看着杨恪被立为太子的旨意下来后,便相信宋靖有凤命一说。
他们心里十分的懊悔,后悔没有下狠心,想着若是之前能狠心一些,那么今日便不会便宜了杨恪。
而且今日杨伯謇除了册封杨恪为太子,为他和宋靖楚赐婚外,还给杨祁他们几个都赐了婚,不仅是正妃,连两个孺人都有。
这些正妃和孺人的人选,都是从之前林皇后整理出来的小册子里选的。
虽然当时林皇后拟这个小册子是有私心,但好歹是很用心的,所以杨伯謇和太后也能很快的挑选出合适的人选出来。
这朝臣便更加的确定了杨伯謇是一早就属意杨恪,一早就像将杨恪立为太子的。
而其他的王爷,杨伯謇或许是想过,但是和杨恪相比,他们真的没有那么出色,特别是杨恪昨日将自己真正的实力展现出来之后,朝臣们的心中,这种想法就越发的明显了。
杨恪的出色,已经压过其他的王爷了。
和其他王爷相比,杨恪唯一差的一点,便是出身。
可是在杨恪的出色面前,这一点小瑕疵可以忽略不计。
今日这一出,朝臣们心中都有些明了,大概猜出了杨伯謇大张旗鼓的给宋靖楚举办文武招亲选夫婿的真正原因,给宋靖楚选夫婿是其次,重要的是想看看几个王爷的真正实力。
或许杨伯謇就是确定了几个王爷的真正实力,这才下定决心要立杨恪为太子。
这个想法一冒出来,就有不少的人觉得自己猜的没错。
朝臣们想到的事情,其他的王爷也能想得到,这心里自然是十分的后悔,觉得自己若是在努力一下,变得厉害一点,说不定现在被封为太子的就不是杨恪了。
除了之前,他们更后悔没有早一点将宋靖楚拿下,就这么让杨恪在他们的眼皮子地下和宋靖楚两情相悦。
他们不太愿意相信自己比不上杨恪,还是愿意相信宋靖楚身负凤命,娶了她就能入主东宫。
现如今事情已经成为了定局,说什么也晚了。
杨祁回到自己的王府后,便因为生气砸了不少东西,整个人气的不行。
其他几个王爷也是如此,气的连晚饭都吃不下,纷纷找自己的幕僚商议今后该怎么办?
其他人如何杨恪没有在意,也没空去在意,因为他现在又被杨伯謇召进御书房了。
这次不是让人胆战心惊的问话,而是和杨伯謇下棋。
可是这下棋也不是什么轻松的事情,棋盘上的厮杀更让人紧张。
杨伯謇不准杨恪故意放水,要他拿出真正的实力出来。
这是皇命,杨恪也不敢违背,但是他不敢真的赢了杨伯謇,而是尽自己所能的让自己和杨伯謇打成平局,或是输一两子。
再一次打成平局后,杨伯謇没了再继续的心情,只是似笑非笑的说道:“朕看出你的实力来了,能次次保证这样,可见你的实力在朕之上。”
杨恪小心的擦了擦头上的汗水,道:“父皇言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