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布了那些图片之后,刑侦专家继续开口道:“虽然,受害者的精神开始存在问题,但是,更大的问题是,从她的每一个描述当中,却是声称那个叫做叶春的嫌犯对她照顾有加,有反过来对其进行袒护的意思……”
听了那位专家的话,得以坐在旁边旁听的我,目瞪口呆,有点儿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什么?“照顾有加?”“袒护?”
那女子真的是精神出问题了啊!
我心中愤慨。
专家在屏幕上打出了一个案件:多年前发生在洛阳的案件。
洛阳案情节恶劣,最后罪犯分子被依法判处死刑。
2009年8月,被告人李浩在互联网上看到视频表演能赚钱,即产生拘禁女子从事视频表演以获取非法利益之念。随后李浩在其购买的河南省洛阳市西工区某小区X单元地下室X号的室内挖掘地道和地洞,并在地道内设置7重铁门,用于拘禁女子。
案发的那间房子是李浩于2008年以妻子名义购买的,他自己住的房子并不在这个小区。
在动了邪念之后,李浩就对妻子说,自己找了个晚上帮人看门的兼职,实则是在挖地窖。
地窖隐藏在地下4米深处,先通过一个3.4米深、有梯子的竖井,再通过一个4.7米长的横井才可进入地窖,竖井、横井直径约为50厘米,其间,要经过装着锁具的6道铁门才能进入地窖。有一根白色的管子和下面的绿皮管,它一直通到地窖内,用来保证地窖内有足够的氧气。
4米的深度加6道铁门,一旦被抓入地窖,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第一个女孩子是2009年10月骗过来的,当时地窖还没有挖好,所以她还被迫帮助李浩一起挖地窖。
李浩先后从一些场所,诱骗6名女子到自己家,并将她们囚禁在地窖里。
但警方破获案件的时候,地窖中仅有4名女子,另外2名女子已被杀害,而且4名受害女子中的3人,同时也是从犯(协助杀人)。
而且被解救出来的受害人中,有些竟然声称李浩对她们“照顾有加”,反过来对其进行袒护,还想要帮其减罪。
这就是这个案件的离奇之处。
………………………………………………
专家分析说:“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起源于发生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一起银行抢劫案。
当时犯罪分子挟持了四名银行职员作为人质,并扣押在保险库内。
经历了6天的对峙,歹徒最终放弃,然后出人意料的事情发生了:
这四名遭受挟持的银行职员,竟然说劫匪没有伤害他们,还感谢劫匪对他们的照顾,所以他们拒绝在法院指控绑匪,还为劫匪筹措资金进行辩护。
人质中的一名女职员Christian甚至还爱上了劫匪,并在他服刑期间与其订婚。
简单来说,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指的是受害者对犯罪者产生感情、甚至反过来帮助他们的现象,也被称为“人质情节”。
有学者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之后得出结论:
一个人能承受的恐惧是有一条底线的。如果满足以下四个条件,那么就有可能击穿那个底线然后表现出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有学者甚至由此引申出一个结论——人类同样是可以被驯化的。
但真实世界其实远比某种单一的理论要复杂的多。
比如,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出现,并非一定要同时满足上面说到的四个条件。
反过来,同时满足四个条件,也并非一定会出现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根据FBI的人质数据库显示,在“受到长时间监禁”的人群中,有27%的人质出现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即,不同的人对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抵抗力”是不一样的(一些研究者认为,内向、独立、自我意志强的人一般不容易患上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
此次被我和秦峰解救的女子,应该便是患上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了。
我的心情极差,看向了开会中的秦峰,仿佛有心灵感应似的,秦峰也扭头看了看我,我看到了他眼神中对我的关心。
我向他露出了僵硬的笑容,表示我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