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文文和童童家中只有一个卧病在床的娘,因为他们老爹在童童出生那年就过世了,一个妇道人家辛辛苦苦将两个孩子养大,劳累成疾,在去年病倒了。
这一倒就没起来,一直躺在床上由十一岁的文文照顾着。
十一岁,就嫁人。
听说对方给的聘金很多,文文是为了给她娘治病,接了这个礼金。
“小娃娃,你是哪家的孩子,今个真是多谢你了。要不是你,文文她说不定真的…总之就是多谢你。”三叔感激涕零。
段玉看了看被人群簇拥走的文文,越来越远,扭头不在意到:“没事的大叔,我们是北河村的,今日是和哥哥一同来卖面疙瘩汤的,大叔我和你说,这冬天喝我哥哥这个面疙瘩汤可是很好的,可以祛湿寒的。”
她顺便推销了一把。
三叔看这个小娃娃可爱得紧,便顺着眼过去,就是两个小男孩在几步远。
若有若无的就闻到了香甜味,很香!
“这疙瘩面真香啊!”三叔带着段玉过去。
段清和段风还在原地,等着玉儿回来。
段玉笑眯眯道:“三叔,文文姐姐刚刚落水了,这天气一定很容易风寒,您带一碗去给文文姐姐吧,也算是我们今日开张了!”
三叔一听,连连摆手:“使不得使不得,你救了她还要送她吃的,这使不得啊!”
段清给三叔行了个礼,温和笑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既然玉儿愿意帮人,我们就救人救到底。大叔就拿去吧。”
段风用前两天削的竹筒子盛了一大碗浓郁的疙瘩汤出来,红虾绿菜,煞是好看。
三叔再三谢了很久,送走他,段玉他们这才离开。
“没想到第一碗疙瘩汤是送出去的。”段玉拉着段清的袖子,眯着眼笑。
段清提着东西低头宠溺的看了一眼玉儿,温和道:“是啊,真没想到玉儿也变成他们的救命恩人了。”
“是啊,看大叔的样子,估计过两天就会去北河村找我们了,玉儿要做好准备哦。”段风挑眉打趣道。
段玉有些发窘,思索一番才说:
“都是可怜人,能救也算一种运气。”
也许能遇上玉儿,也是文文的一种运气。
下一个村比较远。
“等等,买疙瘩汤的!”
一声呼喊,将几个孩子的脚步叫停。
回头一看,是几个衣着棉布的妇人和姑娘,看到他们走下坡,更加快步的跑过来。
“买疙瘩汤的,你们还有疙瘩汤吗?多少钱一碗?”有个嘴快的大嗓门妇人远远就喊着。
段玉连忙挥了挥手:“还有呢,两文一碗,大碗是三文。”
段风立马放下担子,段清打开竹碗的布袋准备盛汤。
“就是这个,就是这个味。”有个四五十年纪的嬷嬷矫健的跑过来。
“给我一碗大的。”
“我要一碗小的,两文钱。”
“我也要一碗小的。”
三个人有条不紊。段玉还甜甜笑着说:“各位婶子姨娘,我们时常会过来,如果下次自带碗的话可以省一文钱。”
“呀,这样啊,早知道我就拿个碗过来。”
“没事没事。”
段玉笑面虎一般在一边也不忙,笑着说:“今个不知道没关系,我们今日开张,给各位婶子姨娘送几只大虾给家里孩子尝尝。”
这才平衡一些。
一下子卖了六七碗出去。
后来北山村几个妇人时常会来买,段玉才知道是因为她送给文文疙瘩汤的时候,很多村民也围在文文家门口,那些家里有些余钱的妇人和自己有私房钱的小姑子就打听着赶着过来买。
但那个味道是真的好。
接着三个人连着走了四五个村,段玉后来累得不行就在段清背上睡着了,不知不觉东西卖完了,等段玉醒来的时候,已经回到了家。
屋子里一片昏暗,一炉火在屋子里红红黄黄照亮贫穷的屋子,火光一簇一簇往上摇曳着。
穿上破旧的鞋子,打开门缝里往外看,昏暗的天空在黑漆漆的屋子中显得在发光。漆黑中一两个身影还在忙碌,破败的院子摆了一堆竹子,厨房那边火光从门缝溢出来。
“大哥二哥,我又弄好了一个哦。”铭儿甜甜糯糯的声音传来。
“铭儿真厉害,你二姐一定会夸奖你,给你做好吃的。”听声音,这个是大哥的,温温柔柔。
“饭好了,叫玉儿快起来吧。”大姐清脆的嗓门从厨房透出来。
玉儿屁颠屁颠跑出去:“我起来啦!”
几个人哈哈一笑。
“方才小雀可是过来找你了,说你的虾特别好吃,村里那个小傻子刚好看到她吃虾,死活赖着要吃,结果闹了春姨过来,小雀这才给了小傻子吃。小雀说那个傻子很喜欢吃这虾,还说要拿铜板给小傻子每天吃。”
段玉听到段月的话一愣。
那个傻子段玉有点印象,十岁了还像小孩子一样流口水,见吃的就赖着吃,长成一副高大壮实的样子,力气还天生的大,村里人小孩子还不敢欺负他。
但是好的是傻子家并不穷,可以算是村子里唯一满足温饱的几乎人家之一,他爹是镇上铺子掌柜,虽然不是大赚特赚,也可以把一家人吃饱喝足。他娘就是春姨,是个厉害的人物,一开始村里人发现这个孩子是傻子的时候都是一脸可怜,可她说了这是他家唯一传宗接代的种,嫁给他家的媳妇子都要供起来的。
这一下这个傻子成了香饽饽,可是春姨挑儿媳妇的条件一点都没有变,刁钻古怪,很多人都以为傻子很好拿捏,可是他娘却是个狠辣角色。
惹上这个傻子,也不是什么不好的事。
段玉想着,心里有一番计较。
吃饱喝足,孩子们在打水擦脸洗手,段玉舒舒服服躺在床上想着打算。
今天一共赚了七十八文,有很多人拿了一家的碗筷,所以没有什么赚头,估计以后也是这样。可是目前并没有什么更好的法子,镇上太远了,不是什么好去处。
除去成本,差不多也就赚了五十文左右,可是明天开始就没有了,要减去差不多一半的收入。也算够他们家用,现在离过年还有一个半月,算起来余钱也就一贯钱左右。
加上隔三差五去卖鱼…也没有什么赚头。
要是贴补家用,置办年货什么的。家里棉被还差一床,衣裳鞋子每个人都差,家里厨房水桶和锅盆都要不少,这样算下来这些钱一个年就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