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的冬月过的有些快,平日村里来往的人多了,大伙儿都在忙着开春的耕种,甚至有些人怕来年又有雪灾,要想着种其他粮种。去田地里整理冬雪残草的村民偶尔也会路过村尾的段玉家中。
这几天段玉都在想着卖疙瘩面汤的事情,催着大哥和二哥去卖了剩下的几条鱼,也不知道是不是她的原因,这几条鱼在水桶里面一直都没有死,依旧鲜活。
将鱼卖了,大哥买回来几个大竹箩筐、两个瓦罐和粗棉花,又让二哥找了村后的段木头削一个竹扁担。
棉花做成棉被,两床留着自己用,还有剩下的用来做两个小的放在箩筐里,热乎乎的面汤瓦罐放进去,可以保温很久。
就这样,家里也要没有余钱了。
两个瓦罐很贵,一个要三十文,这里就花了六十文钱。棉花是粗棉,三十斤花了九十文钱。
这些都是超乎段玉想象的。
等段玉知道后,直呼肉痛。
两条鱼的能卖出去不容易,就这样钱就没了。
这一天段玉早早就起来做面疙瘩,葱姜蒜都是去李婶子家用铜板买的,野菜没有多少,段玉就放了些虾下去。
菜刀在段玉手中如飞一般,几下就将鱼肉分开,斜刀切成鱼片,唰唰唰就扔进锅里。
还特地留下一小碗鱼肉给大金龟吃。
这锅里鱼肉,鲜虾,野菜,姜丝,色香味俱全,段玉尝了一口,还算不错。
大虾她一开始并不打算做多少,第一天出去卖,有人买一碗疙瘩面就送一串虾,两碗疙瘩面就送一半碗虾。
疙瘩面段玉定价小碗两文,大碗三文。
就这样,在家人的期盼中,段风和段清带着段玉走了。
为什么要带着段玉呢?
经过大家的商议,段玉运气好,出去卖东西准能成。这也是他们发现的,就像上次卖鱼,段玉在就卖了两条。后来他们去买了一次,很多人都是看看就不买了,最后只能带着段玉一起去,才将鱼卖掉,那一次还是运气好遇上了大顾客。
这一次出去,也是完全碰运气了。
他们没有做买卖的经验,也不懂其中门道,自然就是尝试一下。同时也是处于对段玉的信赖,知道按照她的运气,买卖一定不会差。
第一个村就是北山村。
北山村和他们北河村是个规模相似的村,里边都是罗姓和黄姓,不同的是他们这两个祠堂分开,村子左罗右黄,分开鲜明。听闻很久之前北山村是分开的,后来因为战乱外来人多了,将两个村挤在了一起,官府下来勘查后来变成了北山村。
这个村也不富裕。
“都是穷人,谁会买这个。”段风有些忐忑。
段玉思索着:“村里穷的多,有钱买一两碗面疙瘩的一定也有,去逛逛也没事。”
就当做市场调查了,段玉想。
不知道是不是段玉运气很好,一进村不远就遇到一群人在村子口的河边围着,看样子是发生了什么重要的事。
村民的注意力都在围着什么,并没有发现段玉三人过来。
走进了,段玉才能听到人群中的哭喊声,是个稚童的哭声。
“好可惜啊,怎么就这样走了。”
“就是,好好的一个黄花大闺女就这样没了!”
“可不是嘛,这罗家的太没有规矩了,说来提亲就提亲,说退亲就退亲,我们黄家的女儿,怎么能就这样被欺负!”
“救救我姐姐吧,大姨娘,三叔,求求你们了。哇呜呜…”
稚童哭得凄惨,可人群里边的人焦急却也无可奈何。
这冬日落水,不是死也丢了半条命,更何况这孩子等人捞起来的时候已经浑身僵硬了。
“童童,不是我们不救,是你姐已经没气了。”
一个大叔痛心疾首。
“是我们没有看好文文,早知道她因为被退亲心里难受,我们就应该好好开导开导她,这样钻牛角尖,如何是好!”
“都是罗家人干的,之前就说罗学名不是什么好东西,什么三三四四的猫狗都要勾搭,现在还白白害了一个好姑娘。”
段玉听了了解大半,拉了拉旁边一个妇人的袖子问:“小婶子,这姐姐捞上来多久了?”
那个婶子一看,是个大眼睛的玲珑娃娃,也如实说:“刚上来,村里摸了鼻子,说没气了。”
段玉突然想到那个小仙女娃娃说的话,要积德行善,既然遇到了,就要试试能不能救人才行。
万一她还有救却没人救然后白白没了一条命,那才是罪过。
阿弥陀佛。
段玉心里默念,挤过人群,小手偷偷在那个女孩子脖子上探了探。
一,二,三…
虽然有些微弱,可是确实还有脉搏!
“这个姐姐还没死…!”段玉惊呼。
“你说什么,小娃娃?”那个三叔连忙跑过来。
周围的人都看向段玉,那个稚童也停住了哭声。
“小孩子别胡闹,刚刚摸了鼻子都没了动静。”
“您摸摸这里。”段玉不管,让那个小姨娘手探向段玉的颈脖。
“会动!!”小姨娘惊诧。
有大人说话,段玉立马将前世学到的基本紧急救人的知识从脑海过一遍。
小姨娘的话让村民都围了过来,就想要知道姑娘是死是活。
段玉小手压住小姑娘的胸部,有节奏的有力压了压。
“噗…咳咳咳…”
运气太好了吧!
段玉怔愣的看了看自己的手,刚刚好像没使出多大的力气,这个姑娘就把脏水吐出来了?
“刚刚弄了那么久文文都没有把水吐出来,小娃子你居然做到了,你真是我们家的大恩人!”
三叔激动的握住段玉瘦瘦的小手。
“老天有眼,老天开恩啊!”小姨娘双手合十拜了拜天。抱住文文,摸了摸鼻子,呼吸微弱。
“有呼吸了,有了!”
村民炸开了锅,死而复生了?纷纷围了过来,想看出个真假。
段玉收回自己的手,奶声奶气道:“大叔,这是我父亲告诉我的,能救到姐姐,我也很开心。”
三叔激动哽咽,一个使劲的点头,段玉说什么就是什么。
“醒了,醒了。”
人群有人叫了起来。
段玉低头一看,躺在小姨娘怀里的文文睁开了眼睛,只是这一双石榴丹凤眼的瞳孔里更多的是疑惑。
“这是哪?”文文微弱道。
那个稚童哇的一声就哭了起来:“姐姐,姐姐你终于醒了,童童以为你不要我了…呜呜呜呜…”
文文并没有理会稚童,看着周围一圈的人,一脸疑惑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