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遣小队上去与暗堂接应,记住要把外边的一切眼睛都给做掉,不能留任何活口。”
随着沈安的命令,很快就有一名名烛照军组成小队,开始往东岸城而去,开始按照沈安的要求清理外边的守卫。
东部五城如同一条防卫线一般,但那也只是面对东部,在南部面前,唯一的威胁就是最前头的东岸城而已。
可以说只要以最快速度攻下东岸城,那东部五城就基本搞定了大半。
这一点沈安也清楚大晋国的贵族会意识到,因而东岸城肯定是最难咬的一块骨头。
甚至于在这里面会布置大量的兵力,要是换做之前,为了稳妥起见,沈安是绝对不会攻打东岸城的。
但现在不同了,万兽作乱,足以让大晋国和炎融部落的关系彻底撕开一个缺口,哪怕赵天双手段再强,也不可能这么快将其镇压。
相反由于其他贵族的原因,他在很多事情都会受到各方面的阻碍,这也是最好的机会。
“公子,等下您真的要亲自上阵吗?”
孙虎看着离去的那些烛照军,对着一旁的沈安询问。
如今这场攻城战可以说是最终战了,孙虎自然知道沈安无比重视,却是没想到这一次他竟会打算亲自上场。
如今的沈安是烛照国的支柱,一旦出什么事,烛照国内部引起的混乱不会比如今经历万兽作乱的大晋国要好多少。
所以无论从哪方面看,孙虎都不希望对方上阵。
“我打过的仗,比你模拟演练过的还多,你还是担心你自己好了。”
沈安自然知道对方在担心什么,笑了笑,直接从背包里拿出一把长剑。
这乃是之前在圣山当中获得的系统物品,长渊剑。
自从出了圣山后,沈安就没再用过他,如今他重新拿起来,不由得让他感慨万分。
这话也让孙虎面色一变,这时他才猛得想起,当初第一次见到沈安时,对方直接用手臂挡住了他从天而打下的那一棍。
而自己如今实力大涨,在面对沈安依旧有一种危险的感觉,自认不是对方的对手。
“是我小瞧公子了。”
孙虎猛得吸了口气,又将其吐出来,随后点头道。
而沈安则是没说话,静等那出去探查的小队消息,时不时用手指轻拭着剑身,哪怕是在大白天,长渊剑本身也散发出一道寒光,让得周围的人皆都是感到寒芒在刺。
约摸过了半天,太阳开始往下落的时候,不远处传来了探查小队的信号,表明外边的巡逻队已经全部被干掉了。
“全军听令,全力攻下东岸城,先登城墙者,赏十万银月贝!”
沈安见状,利用内力传声,这次哪怕没有其他人传信,声音也让得出征的大军听得清楚。
听到十万银月贝,每个烛照军脸上都露出了兴奋之色,一时间烛照军士气大涨。
“上!”
孙虎随后也骑上了他的战马,手中拿着信仰之旗,大声开口,自己便一马当先跑了出去。
很快烛照军中的骑兵队也跟了上去,紧接着后方的则是手持武器的步兵。
这一幕在不久之后也引起了在东岸城,城墙上巡逻的军队。
一开始他们还有些不明所以,但很快就看清了冲在最前面的孙虎以及后边的骑兵队。
紧接着就是密密麻麻,数量极多的步兵,以及一系列大型攻城器械。
为了这次反攻沈安几乎把家底都带来了,投石机,井阑,云梯这类大规模的器械,除了天阳城留了几台外,其余的全部带了过来,就是为了这次战斗。
“敌袭,敌袭!”
那大晋国的人大吼道,很快城墙上经过短暂的混乱后,城墙上也开始出现了弓箭手,瞄准了对方。
而东岸城的城门也都被打开来,大量士兵出现在城外,手持盾牌组起来,准备迎战。
盾牌在大晋国并不受到重视,这一套还是赵天双看烛照军学来的,可以说排列起来的盾牌军,可以很好的阻止敌人。
然而那些盾牌军才刚刚排列好,一支利箭以极快的速度朝着他们而去,瞬间击穿了其中一人的盾牌。
“啊!”
那盾牌身后的人惨叫一声,硬挺挺的倒了下去。
而他腹部还插着一把利箭,此刻直接断在其身体当中,一时间恐惧弥漫了整个出城的士兵。
而远处的沈安则是放下手中的弓箭,抽出长渊剑,脚踩神行百变,以极快的速度冲到前线上去。
“是首领!”
“城主也来了!”
“王上冲在最前头,劳资也跟着一块拼了!”
烛照军里有原先南部的人,也有圣山部落的人,此刻皆都是见到了沈安,发觉他也冲在最前头时,一个个不由得士气大振。
“杀!”
最前方的孙虎大吼,面对着上方的漫天箭雨,直接拿起信仰之旗,双手犹如陀螺一样快速旋转,尽数将那箭雨给弹了回去。
而受到孙虎的鼓舞,后方的人也都大吼,与此同时盾牌军跟了上去,直接挡住利箭,让得烛照军能够继续前进。
很快烛照军就与大晋国出城的军队正面怼上,只见得孙虎挥舞着旗帜,其上的枪头不断刺穿着那些士兵的身体,顿时孙虎本身与他坐下马匹染上了大量鲜血。
然而由于冲得太前,导致他一下子陷入包围圈,顿时四面八方都有武器朝着孙虎打来。
“别那么鲁莽!”
正当孙虎深陷包围圈时,沈安的声音传来,只见他从天而降,手中的长渊剑挥舞,顿时四周变得肃杀了起来,那些冲过来的士兵竟直接被其一剑杀退,让得孙虎目瞪口呆。
不过还没待他说什么,沈安就拿着长剑埋头冲了上去,竟直接杀出了一条道路,但无论是长渊剑还是他身上的衣服竟都没有沾染上鲜血,沈安的声音在其中仿佛如同异类一般。
这也让得他成为战场中十分显眼的存在,烛照军见到沈安直接在敌方阵营中大杀四方,一个个仿佛都受到了鼓舞。
反倒是大晋国那些士兵对沈安感到害怕不已,士气受到影响,很快出现了颓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