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
奥胡斯作为丹麦的第二大城市亦是世界闻名的度假胜地,不仅能向世人展现以轻工业发展为主的极具现代化的都市格调,同时又能让你领略典型的欧洲田园风光,无论你追寻的是它的哪一面,只要细细品味皆能得偿所愿。
出了市中心在近郊的半山坡上错落着一些简单的木屋,住在这儿的人大多是附近从事农产畜产的工人或者农民,当然也有例外。近几年,随着当地政府在旅游方面的大力推广使得许多来到奥胡斯游览观光的背包客们乐意花钱租住这样富有特色的木屋,日常生活完全自给自足,只要租客愿意甚至可以直接参与到当地人的工作中,比如去乳品或者制糖工厂跟着那里的工人们学习制作方法。
这儿的环境相当惬意,怪不得她会流连忘返。秦拓焰一边这样想着一边推开了那扇棕色木门,这里的民风较为纯朴,居住在此的人们出门在外大多不会锁门,因此他才得以轻而易举地进入。
陈设如此简单,还好,该有的日常用品几乎不差;走进去首先印入眼帘的就是火炉边的木制摇椅,冬天的时候她应该就是坐在这儿一边烤火取暖一边看书的吧,手不自觉摸了摸颜色暗沉的椅子,不难看出已有些年头。十几平米的起居室只摆了张双人皮沙发,左边厨房的炉灶上摆了个煎锅,而四方饭桌上放着一个蓝色玻璃水壶,上面还罩了个同色的水杯,将手中的东西放在桌上,再次环顾四周。连个微波炉都没有,这丫头,就不能对自己好点儿?一想到她得过且过的生活着他便心疼不已。就连女人们最在意的卧室,走的也是简约路线,木制单人床、四开的衣橱以及一张书桌。眼睛一瞟发现临近卧室的地方还有一个小房间,不知道是干嘛用的,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秦拓焰就这样堂而皇之地走了进去。满屋映着的红色使他恍然大悟,差点忘了她是摄影师,自然会给自己准备一间冲洗照片用的暗房。屋子不大、成条状,以前大概是用来作储藏室的吧。墙壁上的绳索交错对称,上面用小夹子吊挂着很多照片,粗略看上一眼好像全部是风景类的,多半是这段日子她四处采风所拍。正要转身准备退出房间却被右边的黑色帘子吸引,似乎后头另有乾坤。不知怎的,离那块黑帘越近他的心越紧张,停下来深呼吸,再伸手拉开帘子,秦拓焰呆了,不光是吃惊更多的是感动,那块墙上贴满了他的照片。有在书房看文件的、在花园喝茶散步的、有睡着的、有在阳台上吹风的……她什么时候拍的,我竟浑然不知!
这时屋外依稀传来声响,很快由屋外移至屋内,想必是她回来了,秦拓焰蹑手蹑脚走到暗房门口,透过没有合拢的门注视着她的倩影。女子的身材不算很高,留着一头微卷的长发,额头还有发梢部分染成了她所偏好的蓝色,比起当初的干练又多了几分妩媚;她瘦了好多,虽然长长的披巾从上到小将她整个人遮了一大半然而他就是能看出来,过去圆润的脸蛋儿如今连下巴都变尖了,身子似乎也小了两圈,女人得掉多少斤肉才能达到如此效果?想起从前他常常会取笑她是个胖丫头,实际上那时的她不过是丰满,前凸后翘,身材相当具有诱惑力,比起眼前的骨感佳人,他更为怀念。
将买回来的食物全部整理好放进冰箱,蒋心柔才习惯性地走到桌前,准备给自己倒杯白水,刚拿了杯子,目光却被桌上的一抹紫色吸引,准备去拿水壶的手继而悬在空中不动。紫色桔梗?只用了两秒钟便想到是他来了,第三秒放下杯子拔腿就要开溜,只可惜,与他相比她从来都是手下败将。
“就这么不想见我?”你真的这么讨厌我吗?连面都不愿意见,感觉自己的心让什么东西给堵住了,直闷得他发慌。
罢了,既然避无可避那就尽量从容面对吧,至少不能让他看出自己的惊慌。于是,她假装镇定盯着男人瞧,他还是老样子、一点没变,依然帅气,就算站着不动也同样透射出那份贵族气息,看样子他过得挺好,她的离开并未对他产生多大影响。
“没想到你会找到这儿来,”大大方方返回至桌边为自己倒了杯水,然后咕噜咕噜喝了两小口,“嘿嘿,我怎么给忘了,你不光钱多,手底下跑腿的人更多,”背靠桌沿面对他,“以你的财势以及人脉,在地球村里找个人不算什么。”
“有时候钱多人多未必就能办成事,”她还是那般傲气,眼神中冷漠依旧却又带着几分伤感,“你也清楚自己有多谨慎小心了,明知道我会找你所以每到一处呆的时间从不超过半个月,常常是你前脚刚离开我派去的人才找到那儿,”这样阴差阳错不晓得已经多少回了,“今天我站在这里完全是命中注定的缘分。”
缘分?依我看是孽缘吧。蒋心柔冷眼瞥了他一下,
“我不是在说笑哦,”怕对方误以为只是自己信口开河随便讲两句好听的,赶紧解释,“能够找到你是天意,说起来,还得感谢你的偶像呢。”
偶像?蒋心柔不解,
“要是我没记错的话,你最崇拜的人就是著名摄影大师JO COOBER。”
“那又怎样,他跟这件事有什么关系?”完全不懂他想表达的重点在哪里。
“上个月我去多伦多开会,正巧大名鼎鼎的JO COOBER在当地美术馆举办摄影展,我心想说不定你也会去看,为了试试运气我就去了。”以朋友式的口吻向她说明前因后果,“知道吗?之前我一直以为JO COOBER是个女人,谁想到他居然是个男的,而且还跟奥菲一样是同志,因为个性较偏女性的缘故,所以他才给自己取了个女人的名字JO。”
“秦先生,请问你的重点到底是什么?”一年多没见,他怎么变得这么啰嗦?堪比五六十岁的老头儿。